燕槐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章 硬件带不动,学霸的未来时代,燕槐山,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次日,王深开车前往了中科院这边。
刚下车,王深就碰到了刘局长,看着这张熟悉的笑脸,王深总感觉这位仿佛专门在这边等自己一般。
刘局长将手中的烟头丢进了旁边的垃圾桶,笑着说道“王深,你现在可是学术界炙手可热的人物啊!有不少教授都在打听你的研究所还招不招人,私人掏几十出来搞研究,你还是第一人。”
听到这些话,王深耸了耸肩说道“这些钱,只是社会委托我们管理的罢了,对我来说意义并不大,能将它在正确的时间用在正确的地点就足够了。”
刘局长“。。。。”这些话怎么听着这么耳熟?
寒暄片刻之后,两人径直来到了一间大型实验室里面,看着眼前的这个庞然大物,以及正在忙碌的工程师,王深砸了咂舌说道“你们这排场可真够大的。”
站在旁边的刘局长刚准备说话,旁边就走过来一位老者笑着说道“那可不是!咱们这台试验机对标的可是无锡那台。”
话音刚落,王深便看到了一位老者站在自己前面,而站在旁边的刘局长连忙开口道“王深,我给你介绍下,这位是五道口学院的李川院士。”
听到这个名字,王深神色一振,连忙伸出右手开口道“李院士,您好!”对于这位华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大牛,王深并不陌生,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位老院士正是《rsc单发射与多发射体系结构》的作者,而自己曾经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关于图像采集的研究,就从这本书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很显然,这位华国工程院院士并没有所谓的门户之见,同王深握了下手笑着开口道“作为世界第一台能与电子计算机抗衡的光子试验机,能将集成度做的这么高,还得多亏你们研究所研制的那个锌纳米粉,我们将所有的光晶体管以及部分光敏元件都覆盖了一层,不然想做到眼前这种程度,简直不可能。”
听到这番话,王深点了点头,关于这一点他也是知道的,毕竟专利还在他那里,现在也没有什么地方能够大量生产这种材料,这里用的基本都是附近研究所研制出来的。
就在几人闲聊的时候,一名工作人员走了过来,朝着李院士开口道“都安装好了。”
李院士听到这名工程师的话,点了点头说道“开始吧。”
随着工作人员的离开,李院士也带着两人一众实验组的专家来到了一处玻璃前面。
刘局长看着玻璃后面的液体,不由得朝着王深询问道“这是液氮?”
王深摇了摇头说道“应该不是液氮,液氮的温度才-196度,很显然绝对零度还差得远。”
盯着眼前的画面,看着里面的液体正呈现有规则的流动,半响之后,王深朝刘局长笑着说道“这应该是某种氦4与氦3混合液体,低温状态下,氦3可以由浓相向稀相大量扩散,转而获得低温,在化学界以前就有人做过这方面的实验,据说可以达到。”
听到王深的分析,刘局长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而在此时,随着李院士在控制台按下了启动按钮,整个玻璃仓内,无数道蓝光突然出现,纵横交错却没有丝毫触碰,就如同城市夜景一般,绚烂至极。
看着眼前这一幕,众多实验组的专家以及工程师都忍不住相互击掌庆祝了起来,很显然机器已经成功运转了起来,并没有出现什么意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