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五章 望岳,中唐风华,守辎,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请问哪一位是杜子美、杜先生?”李守大声道。
话音刚落,就见一名中年男子从人群里走了出来“在下正是杜甫杜子美!”
李守瞪大了眼睛仔细看去,发现老杜居然是个满面风霜的沧桑之人!他身高在一米七左右,穿着一身浆洗的发白的袍服,胡子和头发也都有些灰白,明显的营养不良。
“哎呀!你就是杜子美?阁下的诗文我非常欣赏,今天诗会第一非你莫属,请随我进楼来!”李守急忙上前施礼,然后热情地拉住对方胳膊往酒楼里送。
“站住!”就在这时,其他才子不干了,“我们的诗文自以为做的还不错,凭什么就说姓杜的第一?我不服!”
一名身穿锦袍的年轻人抢出来表示反对。
杜甫闻言愣住了,他不由得看向李守。
李守缓缓转身,看了看对方一眼后说道“请问这位才子如何称呼?”
“在下孙百胜!刚才也作了一首诗夏日光荫漫漫长,柳树叶下牡丹香。敞怀携酒人欲醉,南风天里赏娇娘!”
年轻人不仅答出了姓名,还念出了自己做的诗。
“诸位,你们觉得这位小兄弟做的诗怎么样?”李守没有品评,而是问起了其他人。
“这写的什么呀!简直狗屁不通!”
“就是,南风天里赏娇娘,我还北风天里晒太阳呢!”
“不通不通,听我这首……”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李守如果直接说杜甫第一,估计很多人都出来反对,而要硬说自己就是东家,看谁第一谁就是第一,那指定会得罪剩下的读书人,所以李守把话题引到这位孙百胜身上,自己所受的压力就小了许多。
“不对!我们问的是姓杜的凭什么得第一,又不是评论姓孙的为什么没得第一!”还是有聪明人识破了李守的乾坤挪移。
“那既然如此,我再出个上联,你们要觉得刚才的诗会不公平,那就来对这个对子,有对的上来的本酒楼也可以免费请吃饭!”李守笑了笑,继续转移话题,“这个上联就是‘烟锁池塘柳’!乍看起来简单,可是诸位仔细品读一下,应该能发现奥秘!”
说完李守便带着杜甫施施然走进了酒楼。
剩下一堆才子在那里琢磨。
“烟锁池塘柳?这个不难啊,直接对雪罩终南山不就行了!”
“就你这水平算是文盲吧!烟锁池塘柳!想清楚了,这里面每个字的偏旁都不一样,五个字,偏旁分别是火金水土木,对应五行!就你那雪罩终南山根本就不行!”终于有明白人开始抬杠。
“还真是,那怎么对呢?”
众人纷纷陷入沉思。
……
李守带着杜甫一边走一边自我介绍“杜叔,在下姓李名李守,字无伤,你叫我无伤就行!”
在他心中,自己既然叫李白为李叔,而李白又是杜甫的好友,那么叫诗圣大人做叔叔也没什么不妥。
谁知道杜甫忽然摆起了手“使不得,使不得,乱了辈分了,西河郡公是吴王殿下的玄孙,那你叫我杜兄或者子美兄就行!”
“那敢情好!”李守急忙打蛇随棍上,“叫子美兄也显得见外,我叫你老杜得了!”
“哈哈,可以可以!”杜甫笑着点了点头。
李守以为杜甫把辈分拉到跟自己一样是客气的行为,但是他却不知道杜甫确实有着皇家血脉,因为杜甫的母亲出身著名的清河崔氏,她的母亲也就是杜甫的外婆乃是义阳王李琮的女儿,说直白点,杜甫是义阳王李琮的曾外孙,而李琮又是唐太宗的孙子。
这么数下来,杜甫跟李守确实同辈,而且李守虽然不认识杜甫,但其实杜甫却认识这位长安抖男。
后人说起杜甫,从他的诗里看去似乎一生贫困潦倒,但实际上杜甫是个典型的官三代。
他的祖父名叫杜审言,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做官做到了修文馆直学士。不过杜审言名字虽然起得是“审言”但平时说话却一点都不谨慎,不知不觉就会得罪很多人,而且他为人有些轻狂,不太受同僚的喜欢,在吉州任职的时候就遭到了周季重等人的陷害而关入大狱,被判死刑。
但接下来发生了一件传奇般的故事,轰动了整个大唐,也让杜家声名鹊起。
那就是杜审言的二儿子杜并,为了替父亲报仇他居然潜入了周季重的府邸将其杀死了!
周季重身边也有侍卫,他们也不是吃素的,所以又把仅有十六岁的杜并给杀了。
这件事情在当时轰动朝野,如果放在现在,杜并就是典型的扰乱司法的刑事犯,但在崇尚忠孝的古代社会,杜并的这种行为不仅没被指责,还成了孝子的典范,尤其后来事实证明杜审言无罪的情况下。
当时的许国公苏颋就深受此事感动,亲自为杜并作墓志铭,武则天闻听此事后更是把杜审言召入京师封为京官。
杜甫的父亲杜闲,官至朝议大夫、兖州司马。
童年和少年时的杜甫家境相当不错,由于母亲是崔氏的缘故,所以他能经常出入长安城里的贵族宅邸,从他的《江南逢李龟年》里也能看出,“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无论岐王还是崔九都是当时一等一的贵族,但杜甫能够“寻常”“几度”的去,足以说明他们家当时的地位。
家庭优渥的情况下杜甫自然吃穿不愁,对于科举也就不怎么用心,反而能够到处游历,直到他父亲去世。
这时候的杜甫家境便开始走下坡路,他也意识到自己必须踏入仕途才能解决一家老小的温饱问题,于是杜甫便在长安参加了科举考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