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只蚂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0 章 玻璃真的是个好东西,吴越王子,最后一只蚂蚁,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历史上平板玻璃出现在东方要到了雍正年间。
当时的对外贸易日渐繁荣,每年夏秋之际,分别从英国、法国、荷兰,奥地利和瑞典等地,许多大商船漂洋过海前来购买茶叶、瓷器和丝绸。
船上除了白银之外也有一些西洋物产,其中有一样比较特别的物品就是玻璃。
那些承接外洋船的行商,纷纷建造了一些夷馆,这些夷馆的建筑格局非常洋化。
他们把两层楼房的二楼窗户全部装上了玻璃,显得是十分气派洋气,外洋船租用这样的一个庭院,一个贸易季节要花近一千两白银。
玻璃用起来之后自然是有人眼馋,公元一七二九年,雍正起复遭到罢免的原广西巡抚,满洲上三旗包衣奴才祖秉圭,出任粤海关监督一职。
祖秉圭和前任粤海关监督的作风大不相同,他专心为内务府搜罗奇珍异宝,在发现了玻璃以后,就成了他进贡雍正的好东西了。
从此以后,皇宫之中开始使用这种进口的洋玻璃,结束了历史上几千年一直用纸糊窗户的历史。
平板玻璃的生产历史可以说是一波三折,钱昱记得在年代之前,所有平板玻璃都是用机械法制造的。
具体操作有压延、引上、平拉等模式。
但无论哪种做法,都不外乎把玻璃加热到半融化,处于在液体和固体之间的状态,然后用机械处理的方式制作平面,和小孩子做橡皮泥没有本质区别。
用铁辊去捏橡皮泥,显然效率低,质量差,应力分布不均匀,至于吹制法,更接近于手工作坊,质量完全没法控制。
大块的平板玻璃在70年代之前是奢侈品,个人住宅的窗户为什么都被木框分成小格子,就是因为用整块平板玻璃的成本太高。
而率先用“浮法”制作平板玻璃的是英国人,这个技术原理说起来其实特别简单。
就是把玻璃液体倒在液体的锡上面,在重力作用下,玻璃液的上表面因为重力而平整,下表面因为锡液的重力而平整,然后逐步冷却玻璃液形成平板。
但细想一下,操作细节有很多难题,比如如何精确控制玻璃的厚度,如何控制融化状态的锡,如何取出冷却的玻璃,如何在冷却的同时保持连续生产等等。
英国作为老牌工业国,拿出大资本开发,终于在1958年达成突破,搭建了第一条连续生产的浮法玻璃生产线,开始生产廉价的大块平板玻璃。
钱昱虽然说不能够生产出大块的平板玻璃,可是,他的要求本来也就没有那样高,仅仅是需要作出小块平板玻璃就可以了。
在制作平板玻璃的时候,钱昱还顺便把玻璃器皿给弄出来了。
玻璃器皿的制作相对于平板玻璃来说就简单的多了。
钱昱拿起一根铁管挑起一团玻璃后,放入模具中一边转一边吹,这是制作玻璃器皿的一种方法叫吹制。
其次压制的方法,就是挑一团玻璃用剪刀把它剪下,再放到模具凹模中用凸模来压制,主要是用来制作玻璃杯等物。
钱昱为了给媳妇们一个大大的惊喜,还费尽心思地把后世的玻璃镜子给做出来了。
<scrpt>();</scrp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