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木樨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1章:牧马监(1),章献明肃皇太后,十里木樨林,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汉朝初期由于中央的权威、地方豪强的势弱,中央尚且能够有效控制地方豪强的恶性发展。
由于后期的攻守易转,地方豪强的不断强势;也为三国前期的地方诸侯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地方豪强视马匹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当然不能放弃喂养。
所以无论是曹魏征乌桓、蜀汉征南蛮、东吴征百越,军马资源的后备力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隋末李渊晋阳起兵时,李氏父子仅有兵士3万,战马千匹,尽管在以后的征战中唐朝步兵规模越来越大,可是骑兵仍然很少,武德二年,全唐总计有战马三万六千七百匹,可见唐初国内战马的缺乏。
直至武德三年,一位影响唐朝马政的关键人物降唐,这个人就是张万岁。
张万岁陇右人,对养马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和管理体制。
在张万岁任职期间,唐朝全国牧马迅速增长,河陇地区地丰物旷加之重要的战略地位,牧马大量地被徙来,这为河陇地区马牧业的兴旺提供了马匹基数。
经过张万岁多年的努力,到贞观三年李靖征突厥时,唐朝战马已经不输于突厥战马。
张万岁的陇西牧马场不仅为唐军提供了十余万的良马,而且马场栏中尚存十余万匹。
经过持续40年的发展,唐朝战马数量从唐初的五千匹发展到七十万六千匹,而且战马质量得到空前的提高,这也是贞观年间对外用兵每战必捷的重要原因。
贞观八年,张万岁去世,由其弟子韦盘提、斛斯正管理陇西牧马场,二人忠实的继承了张万岁的衣钵,使唐朝马政能够继续兴旺下去。
唐初马政事业之所以能兴旺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李世民的个人爱好。
李世民有五大爱好,即烈马、硬弓、书法、诗歌和猎艳。
李世民从十六岁跟随云定兴解雁门之围到四十六岁亲征辽东,他与马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晋阳起兵时的银电骥、玉极骝到贞观末年的飞白,他一生所骑战马有历史记载的至少十匹,李世民对这些战马的感情极深。
李世民爱马,也懂得马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所以他大力扶持国内马政,破格提拔调马人才并破例授予官爵。
监察御史马周曾就此事上疏太宗抗议:四夷进献的良马均直接送至陇西牧马场作为种马。
正是因为得到李世民的大力支持,唐朝马政才能在短短的十数年间赶上并且超越北方和西域的游牧民族。
宋朝是个倒霉的朝代,先是被辽国压着打,接着被金国人洗劫一道,最后被蒙古人横扫,即使对小小的西夏也是军事上连吃败仗,只能在送东西买和平。
宋人从首次讨伐北虏即告失败再到崖山跳海,几乎对外没打过胜仗,完完全全是亡于军事上的失败。
而宋人军事上的失败,除了诸多体制上的原因外,一个被认为最重要的先天性因素就是:宋比之前代有个军事上巨大的不足即缺少马匹。。
要知道论起财力,宋人比起汉唐,那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
汉、唐两代亦曾面临北方强大游牧政权的军事威胁,但汉、唐能在全盛之时大举反击,乃是因为有大批的马匹可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