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八十六节 占领旌义,临高启明,吹牛者,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随行的民政人员贴出安民告示,随后又用朝鲜语不断的广播,让民心安定下来。</p>
南宫无敌饶有兴趣的参观了县城。旌义县城里一片凋敝的模样,房屋都是火山石为墙,茅草为顶的低矮房屋,即使是县学、监营这样的官房,除了屋顶能够用瓦之外,也同样矮小。基本上,人站在地上一举手就可以摸到屋檐。</p>
一般的百姓官奴婢家的房屋,连地板都没有,直接是泥地。稍微有钱一些的商人、官吏之家才有架空的地板。因为济州岛的地理环境,大多数房屋的室内十分潮湿阴冷。</p>
县里有县学,有官仓,还有一处小小的集市,有几家小小的商铺和作坊。</p>
店铺的老板都已经逃避一空,只留下空荡荡的谱子,南宫无敌看了看,无非是酱坊、杂货铺、木匠铺、酒坊、铁匠铺这样各地必倍的基本商业手工业。不过,他倒是看到了一家很特殊的作坊:弓箭铺。</p>
弓箭铺很大,里面空荡荡的没有人。烘烤竹子的火炉还点着火。在炉灶上熬煮的牛角胶、鱼鳔胶锅子正在火上熬制。地板上堆放着许多木材、竹竿、羽毛、牛筋、牛角等之类的。墙壁上悬挂着制成的弓身。</p>
漫步其中,到处可以看到制成品和半成品。南宫无敌粗略估计,仅仅制成的弓就有一百张,半成品少数也有三四百。至于羽箭就更多了――光制造箭身的细竹竿就有二三百捆。</p>
显然,这么多的弓箭不可能是为济州岛本身服务的,更有可能是济州岛向外出口的商品。</p>
联想到本地马牛众多,自然也就盛产牛皮、牛角和马、牛的筋腱――这些正是制弓箭的重要原材料。</p>
占领军司令部设在县城内最好的建筑:旌义监营。</p>
南宫无敌升坐大堂,没来得及逃走的被俘的县内六房小吏被赶了过来――朝鲜李朝的地方政体与大明具体而微。县监内也设有吏、户、礼、兵、工、刑六房负责县内事务。六房官吏全部来自地方百姓中间选拔的乡吏。对地方情况非常熟悉。因而攻下城池之后第一步就要控制这批人。</p>
没有俸禄,没有上升渠道,靠着灰色收入过日子的小吏们对王朝的忠诚度一般都不高,大明如此,在朝鲜也一样。特别是当自己的生命财产遭到威胁的时候,小吏们很快就选择了合作。</p>
李朝的官方语言是汉语,“谚文”虽然有,但是使用不广泛,士人和官员都不用,主要是妇女和下层百姓使用。因为官私的重要文书都用汉语书写,所以这些小吏们虽然不会说汉语,但是都能阅读和书写汉语。所以企划院派来的工作人员不借助翻译也可以毫不困难的和他们“笔谈”。</p>
小吏们很快就提供了足够的关于本县的情报。县城内的居民,包括紧挨着城墙的邑外村,一共有八千人口。其中三分之二都是官奴婢。当然还有许多百姓是居住在城外的各个村落里的。全县的总人口,包括公私奴婢在内有一万五六千人。</p>
关于马匹,所有的官马牧场都归济州牧统一管理,县监没有管辖权。不过私人的牧场还是有一些的,马牛羊都有饲养。</p>
“本县有没有叫金万镒的人?”南宫无敌突然问道。</p>
小吏们面面相觑,暗道这伙倭寇看上金老爷了!</p>
金万镒是当时济州本地有名的富户,因为一次性向朝廷献马万匹,被封为郎官。</p>
“金老爷住在济州,不在本县。”内中一个书吏回答道,“本县境内亦有他的牧场。”</p>
小吏们的供述中最有价值的是城内的存粮:两处官仓有存粮一万多石。这个数字让南宫无敌颇为振奋――至少在难民们没有到来之前,粮食是充裕的。</p>
但是随后而来的谈话却很快让他乐不起来了。</p>
县内有一万多石粮食不假,但是济州岛去年刚闹过灾荒,民间存粮极其匮乏,现在是刚刚入冬,等到明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势必需要救济。而且本县有五六千官奴婢,这些人基本都要从县监领取领事度日。</p>
官奴婢为县监种地、放牧,自己是得不到任何收成的,他们的口粮服装全靠县监发给。在遇到自然灾害的时候,大量的官奴婢不但不能发挥出作用,反而成了监营的巨大负担。(未完待续。)(未完待续。)<!-110-></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