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双循环?80年代就有了
六千来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5章 双循环?80年代就有了,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六千来世,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经历了近十年的“培育”,21世纪初的华夏,正值“反思”思潮横行的年代,就连国企和央企都是学者们口诛笔伐的对象,更何况已经那些已经快要从历史舞台上消失的乡镇集体企业?
因此,即便是后世,一提起“乡镇集体企业”这五个字,大部分脑海里只会下意识地浮现出“低效”、“落后”、“lw”等词语,更何况这个东学西渐的2002年?
………………
见到谢邀和于晓华一脸皱眉与嫌弃的样子,温老有些悲哀地叹了口气,又扫了一眼杨铸,发现这个年轻人虽然表情严肃,但眉眼之间却并没有什么歧视的意味,似乎真的只是担心这种“复古”的下游企业组织形式会不会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他的20亿投资打水漂。
沉吟了一下,温老微微挺直了下略有些发酸的背脊:“小杨,既然你是铸投商贸投资中心的主管,那么对于咱们国家的一些宏观数据应当很清楚才对。”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从90年代中期开始,咱们国家经济对于外贸的依存度就已经高达70了,而随着华夏加入了wt,虽然今年的数据还没出来,但可以预见的是这个比例只会变得更高。”
“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两个问题……”
“第一、改革开放后,在咱们国家没有彻底驱动起出口这架经济马车之前,在当时那个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国内的经济是怎么保持平稳运转,并且逐渐螺旋形上升的?”
“第二、现在的人们,都只记得90年代的【大包干】,认为这是华夏基层解放生产力,盘活国内经济的重要里程碑;但却忘了,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那么问题来了……90年代前,国内的商品经济是怎么从最初的大蹦坏环境下,一步一步积累出足够的基础,这才迎来了后面的出口经济的井喷?”
80年代!?
杨铸迅速的抓住了温老言语中那再明显不过的时间点,再顺着他的话题一思考,顿时睁大了双眼:“以国内大循环为基础的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促进战略?”
温老显然没有听过这种来自后世的说法,闻言一愣:“双循环促进战略?国内大循环?”
仔细咀嚼了两下后点了点头:“小杨这个提法很有些意思,国内大循环……差不多吧!国家当初之所以能在那种极度恶劣的经济环境下一步步地走到今天,其实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在7、80年代海量的乡镇集体企业成为了当时的经济主体,在承担起主要出口制造任务的同时,有效地拉动了国家内需!”
这一下,别说花花同学,就连杨铸都有些懵逼了,哪怕是两世为人,他那时候毕竟还小,对于7、80年代的记忆已经模糊的不成样子,自然是毫无感触可言。
见到一脸茫然的杨铸,温老这才意识到眼前坐着是一个只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小杨毕竟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因此有些事情可能不是很了解,这样吧,咱们从头说起。”
“从70年代开始,华夏和漂亮国恢复外交关系后,华夏开始大量引进西方地设备和技术,用以提升自己的工业水平;”
“我还记得,刚恢复外交关系没多久,我们就搞了个【四三方案】……也就是引进了价值43亿美元,包含化纤、化肥、电力领域在内的26个成套项目和技术,用以改善国内当时偏重型的工业结构;”
“那时候的华夏没有多少外汇可言,这种大量的设备和技术引进,就造成了当时的对外负债——事实上,这种对外负债在70年代是普遍发生的,毕竟那时候咱们国家需要补课的东西太多;”
“而70年代后期,咱们国家又提出了82亿美元引进计划,对外负债进一步加倍!”
“那么,当时就有一个很直接的问题摆在面前——如何才能偿还这43亿+82亿美元的外债?”
“要知道,你引进的是设备和技术,并不能直接转化为对外出口,事实上,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比较落后,引进的这些设备和技术所生产出来的商品和生产资料,就连满足国内的工业需求都不够,就更别提出口了!”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把视线放在了从70年代就开始蓬勃发展的【社队工业】上——社队工业的产品,恰恰是那些不能出口的工业品的替代品——社队工业是那时候我们的叫法,其实本质上就是乡镇企业;”
“因此,从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上半期,华夏的出口创汇产品,有80以上都是农村的生产大队生产的——那时候咱们国家的出口全部是茶叶、丝绸、陶瓷、特色农产品、草编竹编工艺品、白酒、纺织品、这一类轻工业品;”
“事实证明,只要能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咱们国家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还是有竞争力的——当时在出口创汇的荣誉刺激下,这些产品在海外的美誉度还是比较高的,也有着当时看来十分可观的经济回报。”
“随着海外市场的逐步拓展,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的刺激下,华夏广大农村地区便出现了大量的小工业企业——这些工业企业,绝大部分都是为那些以农产品和农业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品的出口业务服务的。”
“于是乎,当华夏开始农村改革的时候,首先释放的,就是过去社队工业形成的工业生产能力——毕竟当时国家对于外汇的渴望程度你们这些年轻人是无法想象的,为了增加出口创汇,国家甚至实行了双轨制,单独给这些能出口的企业留资金指标、原材料指标甚至外汇指标。”
“而当社队工业的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企业效益进一步增强后,那么顺其自然地就带动起了整个农村经济的活力!”
“企业收益好了——员工工资增加——消费和能力得到释放——拉动本区域第三服务业活力——形成新的服务性和消费品产业——大量增加就业人口和创收手段——小范围内的半封闭式良性经济循环形成”
“小杨你出身于央企,对于这种一个企业带动一方经济的现象应该很了解才对,我就不过多赘述了!——总之,你把那些社队工业当成小型国企来看待就对了。”
“而事实上,这种自发性的经济内循环在80年代非常普遍,极大地拉动了内需,直接推动了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成为了当时国内大循环当之无愧的经济主体,也为华夏连续十多年双位数的gdp增速夯实了基础——在城市化进程尚未达到高峰之前,农村工业的蓬勃发展一度成为80年代一个重要趋势。”
说到这,温老不无黯然地叹了口气:“其实在我看来,初期的城市化和城市经济,无非也就是把这些社队工业全部搬到城里面去养蛊而已,代价却是现在的农村失去了自发性经济循环的支点……其中的得失与否,当真是很难说的清楚!”
简略地把乡镇集体企业在80年代的辉煌和巨大价值阐述了一遍后,温老看着杨铸:“小杨,难道不觉得,现在摆在咱们国家面前的时代契机,与20年前有许多高度类似的地方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