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华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七章:学习强国和大明梦,日月永在,煌煌华夏,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r/>

朱允炆瞥了一眼解缙,发现后者此时完全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便不满的轻咳一声,后者顿时惊醒躬身。<r/>

<r/>

“陛下但有谕示,臣必鞠躬尽瘁。”<r/>

<r/>

“教育是国之根本,所谓长江后浪催前浪,咱们这一代人早晚会老去,接班的后浪总得比咱们更聪明才是,不然黄鼠狼下崽子,一窝不如一窝,国家怎么才能进步?”<r/>

<r/>

朱允炆敲了敲大案,笑道:“所以朕要为这群孩子编一套成系统的教材,你是《建文大典》的总编,是我大明首屈一指的大才子,朕想听听你的建议,如何给这些孩子选书。”<r/>

<r/>

解缙有些紧张的吞了一口口水,他知道他接下来的话,将会影响大明整个天下未来几百年的走向!<r/>

<r/>

皇帝历来颇有城府,且心中向来颇多主见,教育为国之根本所在,朱允炆不可能毫无腹稿想法就传召他。<r/>

<r/>

此番对答,一定要摸透皇帝的喜好才是。<r/>

<r/>

“臣的看法,应当以博学为主。”<r/>

<r/>

解缙组织起语言,字斟句酌的说道:“先洪武年,天下学子自小以古之先贤的书籍开蒙,而后读四书五经,习练八股文参加科举入仕,然今日之大世,八股取材已经注定落后。<r/>

<r/>

所以只读先贤古籍已是不行,教育,理当旁征博引。<r/>

<r/>

幼童入学,必先识字。《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即可。等孩子大上一些,再辅以其他的书籍课程”<r/>

<r/>

解缙的话还没说完,就看到朱允炆抬手,当下便缄口。<r/>

<r/>

“朕的想法与卿有些不同。”<r/>

<r/>

朱允炆摇摇头,古人谈教育,还是过于保守和固执了。<r/>

<r/>

“卿所言,左右都绕不开国学,国学虽重,然仍取材狭隘,朕想除国学外,再添新课。<r/>

<r/>

孩童入学开蒙,理应识字,而等识字之后,国学只作为主课之一,数学、青史、思想政治都要有专门的讲师,而辅课也要有,包括工匠方面、行伍方面等都应存在。”<r/>

<r/>

朱允炆为解缙勾画的蓝图恢弘壮阔,让后者不禁瞠目结舌。<r/>

<r/>

“一日四个时辰与学堂之内,光读国学一课甚是乏味,理当劳逸相合,而且我大明的儒林学子多手无缚鸡之力,身形消瘦羸弱不堪,颇失男子气概。<r/>

<r/>

所以每天的课程之中也要加上适当的运动,古之君子六艺还有骑射剑术,朕觉得这就很好,取其精华之处,幼时教这些孩子强身练体,等他们大了,再教他们操戈骑马,射箭挥刀。”<r/>

<r/>

体育课、军训课,这两课在朱允炆的眼中那是相当值得学习的地方。<r/>

<r/>

“每旬十日的最后两天休课,每五个月放一个月的假期,正好赶在三伏、三九,谓之暑寒两假。而平素上学之日,辰时起,未时止。学堂管一顿饭,也算节省百姓的民力了。<r/>

<r/>

百姓苦寒,吃糠喝稀,孩子的身体营养哪里跟得上,所以咱们官办学堂,在这一块也不能省。”<r/>

<r/>

解缙频频吞咽唾沫,良久才回过神来。<r/>

<r/>

“陛下爱民如子,微末之中也能挂怀圣心,臣钦服,只是如此一来,开销颇巨啊。”<r/>

<r/>

“朕知道。”<r/>

<r/>

义务教育还管饭,百姓还不抢着头把孩子送进学堂之中,大明人口怎么说也有好几千万,如此庞大的基量,朝廷的财政支出恐怕比每年的军费还高。<r/>

<r/>

“所以朕也没有说要开设全国,慢慢来,就朕先前说的南直隶、浙江和江西三省,每个府只建一所,每年国库的岁入如果喜人,那就年年开、年年办。<r/>

<r/>

十年咱们做不到全国每一个县都有,那就二十年、三十年,朕相信早晚有一天,我大明每个孩子都能有学上、有书读。<r/>

<r/>

这是朕的梦想,也是大明的梦想,那就是将来一个贩夫走卒、官衙胥吏都比今日翰林院的学子还有才华。学习才能获取知识,而只有知识才能强国,才能与朕共筑大明梦。”<r/>

<r/>

学习强国、大明梦?<r/>

<r/>

自皇帝嘴里吐出来的新鲜词汇总是层出不穷,但其中蕴含的兼济天下的情怀,也让人大为触动。<r/>

<r/>

解缙忙拿笔抄录下来,觉得又可以从这两个词中衍生出不少的知识点,填充进《建文大典》之中了。<r/>

<r/>

“就按照朕的意思,卿擢人编著教材吧。”<r/>

<r/>

朱允炆汇总道:“国学、数学、青史、思想政治四大主课,分童学、少学、青学三级,童学即六岁至十一岁六年,少学为十二岁至十四岁三年,青学为十五岁至十七岁三年。<r/>

<r/>

青学结业之后,朕想这些孩子就可以参加大考了,届时朕就要在南京改制翰林院,作为大学,这些孩子大考过关,就全部收录进大学再学个几年,而后各归本乡参加省考入仕。”<r/>

<r/>

童学、少学、青学、大学。<r/>

<r/>

省考入仕、优者再参加国考,这就是朱允炆为将来大明的学生规划的晋升路线。<r/>

<r/>

“童学结业后可直接参加少学,少学结业要有考试,考定不过关的无法参加青学,同理,青学结业考试不过关的无法参加大学。<r/>

<r/>

选修辅课的,可以在少学结业考试不通过的情况下参加辅课的学堂,青学结业亦然。”<r/>

<r/>

甭管自己的想法要多少年才能全面落实,朱允炆一股脑的全都说了出来,先把教育体系系统的落实下来,将来再慢慢填充。<r/>

<r/>

“知识学的不够,当不了官没事,学个修船作工的技术也不错,再不然就学着如何当兵打仗,天下之大,总有他们一展才华的地方,实在是惫懒之徒,那就回家种地吧。”<r/>

<r/>

有大学,自然要有技校和军校。<r/>

<r/>

官办学堂,全面免费。<r/>

<r/>

穿越而来,朱允炆的梦想就是让这个国家有朝一日能够人人如龙!<r/>

<r/>

知识是科技大爆炸的先决条件,知识,也是一个国家想要快速扩张的必备基础。<r/>

<r/>

人的一生都需要学习,学习文化知识、学习人情练达,学习经商做艺。<r/>

<r/>

努力学习没有能够成功的有很多,但起码也算是努力过,不成是因为天地本就不公,非己之罪,但懒惰的人还要去非议别人的成功,那就是最大的不对了。<r/>

<r/>

朱允炆现在就是在给全天下所有人都能当首辅、当元帅的机会,能不能成,就看他们几十年后的造化了。<r/>

<r/>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辟天录

洋猫南北

究极体

安宁的小鱼儿

我在斗罗召唤水浒

景公然

女爵爷驯夫记

星瑞

夫君个个美如花

画浮幽生

快穿后我只想吃恋爱的糖

孤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