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华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百四十七章:大风暴前夕(三),日月永在,煌煌华夏,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自镇江回转南京,调研组开了个碰头会,在会上朱文奎交代了一句‘将镇江一行观察到的写进报告’,说完了这句话之后便从会议上离开,连晚饭都没时间同大家伙一道吃。<r/>

<r/>

现在朱文奎也没心情去一道吃这个饭。<r/>

<r/>

他得回住处静下心来仔细去翻翻《建文大典》。<r/>

<r/>

《建文大典》这本书朱文奎当然看过,而且看过不止一两遍。《建文大典》对于全大明的读书人来说属于必读刊物,就好像正常人吃饭一样。<r/>

<r/>

看大家自然是都看过,又因为属于必需品,反而没人真正沉下心去思考过。<r/>

<r/>

饿了就吃饭,谁还会去想为什么要吃饭?<r/>

<r/>

摄入能量、补充营养、蛋白质、氨基酸、卡路里。<r/>

<r/>

这些就是吃饭这一项行为更深层次的内容。<r/>

<r/>

读《建文大典》类同于吃饭,大家伙想当官的心就同饿肚子一样,这就是两者之间的联系。<r/>

<r/>

朱文奎亦同天下人一般,一样将《建文大典》奉为圭臬,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弃之如敝履,因为他从不去细看。<r/>

<r/>

这次来南京,总算是因为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朱文奎开始沉下心埋头去苦读了。<r/>

<r/>

而朱文奎的选择,则是先从政治卷先入手。<r/>

<r/>

他没有去看记载了青史朝代更迭的运动卷。<r/>

<r/>

“政权政治的核心在两点,一点是依托人民、一点是相信人民,没有这两点的支撑,则所有政权都是不牢固的,政权本身施政的方向也就易走上错误的道路。”<r/>

<r/>

深夜下的屋子内响起了朱文奎的低声诵读。<r/>

<r/>

“政治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一定要明晰对错,坚决不能容忍‘中立派’、‘骑墙派’、‘妥协派’存在,要么是对要么是错,不存在矫枉过正,对于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的行为,必须提早全部杜绝,不过正不足以矫枉。”<r/>

<r/>

“政治风气这个词是朕于皇明三十四年于内阁会议上提出的,当时正值国内全面革制迎来新发展,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都在改变思想,很多旧官僚习俗被打破和废除,很多不适应国家新发展的错误习惯逐渐被洗净,官场生态需要新的风气。<r/>

<r/>

要使我大明大几千万,未来上亿乃至数亿子民过上更好的生活,一定要时刻关注、重视政治风气是否健康、正确,尽早发现不正的苗头,一旦发现就要有自我纠错的能力和实际行动,这便是整风,现在要整风、将来还要整风,这是保护政治风气唯一和必须要去做的事情。”<r/>

<r/>

“政治阶级是大问题,也是大明自朕而下全天下人都应该慎重对待的问题,翻遍青史,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还有一些游走于阶级间的投机分子苟活着,但如今也被消灭了。这就是华夏几千年的文明史。<r/>

<r/>

在政治本身存在的再定位问题上,每一个人都在阶级地位中生活,其本身便拥有着属于他们地位的阶级思想,而这种思想是顽固的,打上特有阶级烙印的。”<r/>

<r/>

一段段出自朱允炆口中、笔下的内容、批注和一些由翰林院抄录下来的语录选集内容都收录在《建文大典》的政治卷中,朱文奎从没有像今日这般看的如此仔细。<r/>

<r/>

而这一次真正静下心的去读,个中更深层的感悟也就跃然纸上了,又或许是朱文奎的岁数长了些许,加上前后做了几年官,自身更多了一些对政治本身的理解,读起来,也就有了新的体会与心得。<r/>

<r/>

‘政治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一定要明晰对错,坚决不能容忍‘中立派’、‘骑墙派’、‘妥协派’存在,要么是对要么是错’<r/>

<r/>

朱文奎念叨着这句话,心思就转开了。<r/>

<r/>

什么是‘是’,什么又是‘非’呢?<r/>

<r/>

联想起早前朱允炆多次提及过的公器归于皇权的话,朱文奎纠结起来,他觉得自己似乎走进了一条死胡同里,因为朱允炆说的这番话和他表述出来的思想有着严重的冲突,这里面有矛盾点。<r/>

<r/>

只要公器归于皇权,那么天下就是一家的天下,这是不可动摇的政治核心。<r/>

<r/>

既如此,高举皇旗就没必要反皇旗,拥护皇旗就不能打倒皇旗。<r/>

<r/>

从这一基础出发,与之前那句依托人民、信任人民就有了冲突的地方。<r/>

<r/>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辟天录

洋猫南北

究极体

安宁的小鱼儿

我在斗罗召唤水浒

景公然

女爵爷驯夫记

星瑞

夫君个个美如花

画浮幽生

快穿后我只想吃恋爱的糖

孤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