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刀老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58章 很有逻辑,明末之席卷天下,金刀老炎,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这得要多少钱?
财政部和户部尚书两人同时对视一眼。
王铎颤声道:“皇上,这得要多少银子?”
丁毅真不缺银子。
前两年他发新新币,兑换银子,现在国库不知有多少亿的银子堆积在哪,但他又不能超发货币,防止通货膨涨,所以一直没敢乱用。
但现在花在教育上,是当务之急。
提升民智,是改革最重要的一环。
“宋飞,你来说。”丁毅道。
交通及建设部尚书宋飞出例:“回皇上,按咱们以前的经验,建盖一幢容纳一百人睡觉的大通铺房子,共分十个房间,长约六十米,宽约五米。”
“需用木砖泥等建筑成本约为五十两银,加上配套的木床等生活用品,人工费用,约一百两。”
接着户部和财政部纷纷发言。
“以每校三百学生计,去掉寒暑假等假期,每天伙食费为一百文钱,年伙食费大概在七千两银加三百石粮。”
“全国一千五百个县计,所有中小学全年需耗银两千五百万两加一百万石粮。”
全场再次哗然,人人变色。
无论内阁还和其他文武都是脸色大变,皇上这钱花的真是任性。
丁毅的这种算法,是把全国一千五百县每县的小学都算为三百人,中学也算为三百人,事实上现在平均都是只有一百多人。
全部由丁毅包吃包住,第一年因为要新建房子,大概要用到三千万两白银,以后每年大概在两千五百万左右。
丁毅这是大力的把财政收入投入到教育当中。
哪怕在后世,也没有学校包吃包住的。
这对庞大的新兴帝国大乾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压力,但也更是动力。
他将迫使丁毅,不停的对外征伐,抢掠,来满足帝国的需求。
群臣们听完后,觉的现在粮食不是问题,每年一百万石粮实在是小意思,登州一年的粮税都不止这么多。
但近三千万的白银,这从哪来?
张忻赶紧道:“这么多银子,从来哪?”
阮文龙道:“去年是全国商税实行的第一年,到去年十二月底,全国商税实收五千一百万两。”
“海贸税(原郑芝龙旗税加吕宋、大员、旅顺、济州等地)合计一千四百万两。”
其他的收入今天就不说了,又不是年终总结,仅这两项已经足够开支。
很多大臣第一次听到去年的商税收入,所有人不敢相信:“去年商税这么多?”
怎么可能?前明时,全国全年商税收入不会超过十万两。
当然了,前明也没有正式的商税,都是乱七八糟的。
“咱们大乾有一千五百个县,每县开一家堵馆和春院,每年各上交五千两,就是一千五百万,你们想想呢?”阮文龙道,其他商铺的税就不说了。
“今年上半年,到六月为止,咱们的商税已经超过三千万了,全年肯定要超过去年。”
群臣哗然,还有这样收税的?
实际上当然不止这些,像京城的堵馆和江南等人口众多的富地,年交税都是十万两起步,而且不止一家,有的连镇上都有,这都是收税的来源和大头。
“财政部和户部要规划好,看看钱够不够用,毕竟咱们也要考虑到各大臣和文武百官的年终奖。”丁毅这时道:“只要不影响到大臣们的俸禄,有多余的钱,就可以这么办。”
他现在国库十几亿真金白银,大明的白银都快被他收刮了,还故意说的这么好听。
大臣们当然无所谓,只要朝廷有钱发工资,有粮给他们吃,花钱就花钱呗。
反正皇帝有钱的。
谁都知道丁毅别说收刮百姓和民间了,前期到处抢掠就抢了两个亿,足够他花好久。
丁毅看到还有很多人有疑虑,继续道:“兴建学校,包吃包住,朝廷表面上花了大量的钱,其实带动了整个帝国的运转和百姓的生活。”
众人一脸疑惑。
“盖房子要用工人吗?要工匠吗?要木头石头吗?要泥沙吗?”
“学校包吃住,要买各种菜和肉吗?需要鸡和蛋吗?”
“多少行业和多少百姓会参与到其中,无数货物在市面上流动。”
“朝廷花了钱,百姓赚到钱,赚到钱后,就要多交税,又有一部钱回到朝廷手中。”
“这些钱只是在市场上流转了一下,带动朝廷各行各业的发展和进步,带动百姓的致富,社会得到安稳,大乾得到税收,诸臣得到奖金。”
“最终受益的,除了天下的百姓,也还是朝廷和诸臣。”
不得不说,丁毅还是一如既往的善于蛊惑人心。
他这么一说,现场很多官员居然还信了。
因为听起来很有逻辑,也很有道理。
“皇上圣明,微臣五体投地。”向来喜欢顶撞丁毅的马士英,这下也弯腰垂手,表示了尊重。
无论他有多奸臣,多想顶撞丁毅,但丁毅免费为天下学生,绝对值得他尊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