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老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章咆哮的海峡,颠覆清朝,自由的老枪,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凌晨,山本司令从睡梦中被唤醒,“报告司令官,海面上出现大批舰队!”山本立即从床上跃起,走到观察口向海面上张望,果然在晨曦中出现了大批战舰的影子。“司令官,正如你所料,敌人把登陆地点选在对马镇!”参谋长佩服道。对马岛的防御司令部应该位于岛中心位置的大田。昨天晚上,他们还在大田。
昨天晚上,山本看着对马岛防御地图,琢磨敌人把进攻地点选在那里。山本试着自己是中国指挥官,站在中国指挥官的角度思考,最后把目光锁定在对马镇上。对马镇作为战略要点,虽然易守难攻,但是一旦登陆对马镇,可以左右分兵,可以缩短时间迅速攻占全岛。虽然登陆攻击时要付出较大损失,可是能缩短占领全岛时间,总体算下来损失就少了。关键是一旦对马岛易手,敌人会很快切断南北的联系,日军防守部队将陷于各自为战。
山本得出正确判断,走到地图前在对马镇的位置画了一个红圈。这时参谋长进入道:“山本司令,刚刚接到一线部队禀告,观察哨从早晨观察敌情,截至到黄昏,今天对面格外安静,海面上活动的船只少了一半。”山本闻听一愣果断道:“不好,今天晚上或者明天早晨,敌人肯定会发动进攻,命令全岛进入战斗准备,你我立即前往对马镇,我要亲自坐镇指挥。”对此,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山本格外冷静道:“海面上出现的敌舰队是炮火打击舰队。命令要塞炮群进入射击准备,命令预备师团待命,随时支援对马镇。参谋长拿起电话大声喊道:“是要塞炮台吗。只要敌舰队接近12公里,即刻自由射击。”要塞大炮的射程是12?5公里,在这个距离内,300毫米的要塞大炮对战舰会产生致命威胁,因此要塞大炮作为第1道防线,其作用不可估量。
北京号战列舰临时作为炮火掩护指挥舰,指挥舰队进入攻击位置。此时。北京号舰长在望远镜里观察对马岛的情况,一名军官在传声筒旁随时把声纳兵报上来的数据向舰长禀报,“距离对马岛14公里。,13点5公里。”北京号战舰的前后主炮,射程是13?5公里,射程比要塞大炮多出1千米。言外之意是。敌人的要塞大炮够不着两艘大型战舰。而己方进入射击距离可以轻松打击敌炮台。
战舰的声纳系统误差是50米,而日军炮兵观察哨的目测距离误差是1000米,肉眼观察只能在炮击过程中休正。“距离是13公里,”负责报数的军官话音刚落,敌人的要塞大炮便开始轰鸣。舰队停止前进,北京号舰长观察弹落点的水柱道:“再前进三百米!”舰队又前进了三百米停止前进。此时,前面的水柱似乎开锅。不久,要塞大炮停止射击。大概日军炮台指挥官观察到战舰没有进入射程。
“敌人的欢迎礼炮结束了,现在该轮到我们回敬了。来而不往非礼也。命令,目标敌人要塞炮群,开始射击。北京号前主炮率先怒吼,接着哈尔滨号前主炮开始射击。由于事先侦查的结果,射击诸元非常准确,北京号首发便打在1号炮台侧面,虽然没有什么危险,但是有了修定数据。第三轮炮击,日军1号炮台被准确集中,一股浓烟从1号炮台升腾。
甲板上一片欢呼,这时日军炮台急了,开始猛烈还击。少顷,哈尔滨号的炮弹集中了日军12号炮台,里面的炮弹居然发生殉爆,整个炮台不翼而飞,大股浓烟升腾、弥漫。“哈哈!打得好,新式穿甲弹太猛了!给我狠狠的打,要让日军的要塞大炮都成为坟地。”北京号舰长高兴地大声嚷嚷。
日军指挥部内,山本聆听巨大的爆炸,内心感觉不妙。“报告司令官,要塞指挥部禀报,1号、12炮台被摧毁,敌人使用的是穿甲爆破弹,要塞大炮的防护层根本抵挡不住。”山本有些迷惑,参谋长道:“司令,敌人舰炮比我们射程远,要塞大炮只能挨打了。”“报告,6号炮台,9号炮台被摧毁!”恶讯又传来,司令部内一片慌乱。
“慌什么?”山本大声咆哮接道:“命令要塞部队撤出炮台,要塞大炮已经成为活靶子,没有任何作用了。”参谋长忐忑道:“司令,看样子敌人做了充分准备。”“如果敌人不充分准备,也不会发动登陆作战。敌人战舰能摧毁炮台,但是战舰不能登陆,只要我们能挡住步兵登陆,就是胜利,”山本面孔狰狞,转眼之间没有了颓废的表情。
接下来的战斗几乎就是定点清除,日军的要塞炮台为什么如此糟烂?原因有多种。其一,他是老式炮台,虽然经过加固修缮,对付一般的舰炮没有问题,洋人工程师是在现有舰炮威力的参数下加固修缮的。其二,中华帝国的主力战舰,使用了新式穿甲爆破弹,同样是针对现有的要塞炮台量身定做,而敌人不知情,自然收到奇效。截止到中午,日军22做炮台悉数被摧毁。
按照作战计划,北京号舰长命令全体炮火打击舰队前行,要对日军所有防御工事,进行摧毁打击、炮火覆盖。没有了日军要塞大炮的威胁,驱除舰、炮舰无所顾忌、放心大胆靠近岸边。顿时,舰炮开始大合唱。北京号、哈尔滨号战列舰留在后面,观敌瞭阵。在炮火轰鸣声中,对马镇日军防御工事,笼罩在一片烟雾、灰尘中。炮击30分钟后,停止一个小时,待烟雾散尽后,在炮击半个小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