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欣若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九章 舍故乡何志航北上 留京城李少…,红鸾记,心欣若舞,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孩子们的前面,只有我一个人在抵挡着,我是孩子们的娘。我也是娘!
林月莺以少诚未婚妻子的身份一起为外婆送的终。外婆看到月莺也可以瞑目了。
仅仅在外婆去世七七四十九天后,少诚就启程再次奔赴京城了,明年的春天再一次进考场了,这是个难得的恩科机会,一定要把书温习好,争取一举夺魁!
他再次联络了一起落榜的三个同学一同进京,还住在外城的夕照寺。这一次,他们将历年来考试高中的名篇买来细细研读分析,找出人家高分的原因。
按着历年来曾经参加过主考的顺序去拜访官员,递上名片和自己的文章,每天都去,不厌其烦。
即便是门房态度蛮横无礼也全不在乎,千方百计打点门房家丁,结识名士引见,交往应酬本不是少诚的强项,满面堆笑也不是他情愿,好在做这些事情马永昌比他们其他三位都强得多,一般都是他出面,另外三个只是跟随。
所有的应酬饭局吃酒陪客,马永昌都属于活跃气氛,带头造势的那一位。
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他们四人在京城举子圈中终于有了名气。渐渐地,少诚的文章也有门房愿意向官员进献了,渐渐地,有一些官员也肯在空闲时间接见一下这小四位了。
虽然如此,要想没有门路直达上层,还是非常艰难的。
思想起上次出门临行前,巩县县令严方敬给他介绍的那位李公子李经方,还未曾结识,不如就想想办法见上一面。
谁知打听了方知,李经方过继给李鸿章后,一直在天津读书,如今尚未中举,所以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目前不在京中。
只得作罢。
清朝富庶之地就是两江,而两江学子考中状元的极多,当然进士出身也非常之多。中原一带,由于连年贫困,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人那都是寥寥无几,更不要提状元及第了。
故此,在两江和其他地方相比之下,教育水平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举子考中的比例也是极大的反差。
既然如此,就不能对自己在本地会试的成绩有沾沾自喜的成分,要深切体会到中原与两江的差距。
这几年,由于满朝文武大多是两江一带的人,容易拉帮结派,结党营私,朝廷对两江学子有所限制,然而相比之下,中原举子们的水平还是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只能说相对而言,主考官会对中原举子的中榜机率稍微照顾一下。
苦读至第二年春闱,四人一同进场。
考试的时间是三月初九,三月十二和三月十五共考三场。放榜的时间规定在四月十五。因为当时正值杏花开放,所以称为杏榜。
一直等到四月十五,皇榜终于揭开了。
会试与乡试不同的是,每一位举子信息都早已登记在册,姓名年龄籍贯甚至包括在京所住的客栈,怕的是有同名同姓甚至同年龄同乡的人存在信息重复,所以在皇榜揭开的时候,考中一甲二甲的自会有官府报信到客栈,三甲的会集中发放通知。
所以即便你不去看榜也没关系,自有差官上门来送喜报,自然是一番敲锣打鼓,红包现场发放。
这天凌晨未到卯时,四人便睡不着了,起来穿衣洗漱,慢慢就来到贡院门口等待放榜。
本以为自己已经够早的了,谁料来到贡院门口,早已是人山人海了。
这来晚了啥也看不见怎么办?
马永昌建议挤进去,段骁建议原地等待,王海军说听段骁的,少诚想回客栈等待。
马永昌当即就给了少诚一个爆栗“这都火烧眉毛了,你还不急,要回去等?你看看哪有人回去等的?心咋那么大呢!”
少诚说“反正也考不中,回去还能吃个早饭,喝碗馄饨。”
“就只知道吃啊你!少吃一顿能饿掉你一斤肉吗?”
“能。”
“哈哈哈!你俩别吵了,听段大哥的吧!”
于是少诚也只得在此等候。
终于大榜张贴出来了,所有人蜂拥而至,为确保安全,贡院四周均有御林军守护,大榜前也是一样。
所幸大榜张贴得极高,站得远也能一目了然。
四人睁大眼睛寻找自己的名字,第一个发出欢呼声的就是马永昌,他毕竟已经挤得离大榜最近。
“中啦!中啦!”
四人以为马永昌中了,慌忙都问“中了第几?”
“第三十五名!快过来看,快过来!”
众人都让开路,这是默认的规矩,一旦有人喊中,立刻让路让人家前去确认。
四人顺着马永昌的指向,果然看到了第三十五名巩县李少诚的名字!
“啊,是少诚中了啊!你这死小子,我还以为是你呢!你小子要是都中了,那我不得也中啊!”
段骁捶了马永昌一拳头!
“是少诚,是少诚,我没说是少诚吗?!我可太高兴啦!”
“行了你别叫唤,我们再看看后面还有谁?”
少诚此刻头脑中一片空白,竟然有些晕眩中了吗?我是考中了吗?
他再往前挤挤,揉揉眼睛,仔细看向那写着自己名字的位置,心想这不会出错了吧?
“不会有重名的吗?”
“你可拉倒吧!前面写着巩县呢!全巩县除了你还有哪个举子能考中?也叫李少诚?”
“这么说不会搞错?”
“那咋可能!”
接连找到了段骁八十七名,王海军第一百六十九名,马永昌名落孙山。
<sript><sript>
<sript><sript>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