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河达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92.贾湖文河洛古城,史路冲天,错河达旺,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所以,该发表发表,管那么多呢,还记得周夫子说的吗,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形成了路,只要我们大家说的多了,那就是我们的了,标准不是人家定的,是人家说的人多所以才成了标准”!
“各位,尤其是方硕国,请你们尽快确认二者是否有同源性,然后就是要论证九千年的华夏史,五千年都不成,必须要到九千年,最后打个折扣还到了五千年呢”!
许乐自己笑了笑,有些无赖,但是对付无赖这就是最好的方法啊!
大家都会心的笑了!
随后大家又交流了一些问题,许乐最后和大家告别,希望能够在最快的时间里和大家见面,有可能是明年的七八月份,但最多是两年吧,他必然还会再来的,希望到那个时候我们大家都能够有所成就,他又给方硕国一张名片,如果有什么新的资料,不违反保密原则的可以发给他一份,如果发表会把各位的名字都写上,大家都特别高兴!
许乐让他们成立一个小组,重点研究一下贾湖遗址和王城岗那个是否是鲧作城,他现在判断还可以继续扩大一些范围,最后还是留了个引子,也算这三天的陪伴吧!
方硕国送了许乐一本贾湖遗址的契刻拓印,许乐和大家最后纷纷告别上了车!
已经都三点半了,差不多三个多小时能够到信阳,许乐想了一下大概的时间点,“阿钟,咱们差不多六点半到申城,在淮河边上停一下,看看淮河,然后买点毛尖带回去;然后十点多差不多开到江汉,今天晚上就住在江汉了,晚上咱俩出来咣当一下长江大桥看看奔流的长江”!
钟全嗯呜了一声!
随后,许乐靠在椅背上想着世界上最早的骨笛、家畜、酒、文字契刻雏形、祭祀实物、稻作坑,这些不是文明吗?那是什么?
许乐笑了笑,哎,真是双标王啊!
最主要的是居然自己国内的人很多都反对,这是啥思维啊,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祖宗,那你在华夏活着有啥意思啊?你是上天派来捣乱的吗?
想到捣乱的事情,他突然想起了一个传说,说妲己是女娲派来捣乱的,不会吧,真的是这样吗,不过肯定和女娲没有毛线关系啊!
可是,那是不是其他人派来的?
许乐刚想深入的往下想,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到底什么才能证明大夏的存在呢?现在看来,有问题了啊,贾湖契刻,从八、九千年前就存在了,到了三千五百年,中间将近五千年都是空白啊,哪怕是已经出土的东西都不能连成句子,这里面就有问题了啊?
到底是什么让中间被毁灭的这么厉害啊?
从现在来看,因为发现的少,没能连字成句,但写法,笔画结构跟甲骨文有明显的渊源关系,如“目”字,“曰”字,非常接近,贾湖刻符结构复杂度又明显不同于一般符号,也不同于埃鸡象形字,相比之下,埃鸡象形字更接近于图画,而非文字。总之,现在就断定不是文字,太武断了,也有待考古人进一步的努力吧。但是作为一个创造了可演奏七声音阶乐曲的贾湖古笛的古人,你会怀疑他们的创造力吗?
许乐摇了摇头!
“我怎么好像又感觉自己偏离了自己想要思考的问题啊”?许乐有点纳闷!
许乐打开电脑,新开了一个文件,《关于贾湖契刻作为世界最早文字雏形的意义探讨》。
许乐把所看到的东西先描述了一下,然后开始梳理了一下传承问题,大概写了两三千字,主要论证了一下贾湖的刻划符号不应被称为“陶文”,因符号载体并不全是陶。契刻符号共十六例,其中龟甲刻符九例,骨器刻符三例,陶器刻符三例,石器和颜料刻符各一例。
关于贾湖刻划符号与甲骨文的关系,最重要的有两点一些符号比较有象形性,如眼形、门户形,很像甲骨文中的对应单字;贾湖人在龟甲上刻出符号,与殷墟时期在龟甲上刻写文字也有相似之处,但贾湖的占卜方式不是烧灼,而是把龟腹甲和背甲合在一起内装石子,可能是使用一种手摇的龟甲响器。与甲骨文的最主要的不同是,贾湖符号没法儿证明它能记录语言,没有连贯的书写和文义可寻。
等回去之后再把陶寺的一些文字还有殷墟甲骨文的日字、目字等做一下对比,看看是什么情况,回去还得查一下废洲和两河流域的一些东西,最主要的是他提出了一个问题,文字为何最终会形成表音的和表意表形的两大类,应该说和海洋文明与黄土文明的各自道路相关,海洋文明的商业行为和黄土文明的农业行为,一个要求的是快还有准,一个要求的是厚重端正,差不多的思维方式,最终会演化成为一个快速书写一个端端正正的书写脉络,从而造成了世界性的两大流派,非要说谁的好但也没有这种必要,不管怎么样,真正活着的古国、古文、古字只有华夏了,但是从自身文明的发展角度还是要有必要说明一下这个巨大的意义!
许乐关闭了这篇文章之后又新开了一个题目,《从大范围地里概念探讨河洛古国的存在》!
许乐知道自己当初是怎么所谓发现禹墟的,那个纯粹是自己应该被封印了起来,相应深埋在地底的东西被震动了起来,最后才出现了所谓的祭台,那还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发现者,这次在洹北商城才是实实在在的第一次,但是通过对老道的奇门遁甲的学习以及老道留给自己的道医功里面的那些乱七八糟的玩意,他这段时间感悟非常深,尤其是对所谓的寻龙点穴法的认识已经到了一定的高度!
所谓寻龙点穴,当代的人更多的是为了阴阳宅,对于许乐来说都感觉到好笑!
过去的堪舆人都这么不值钱吗?这都是为了王而服务的人啊,他们更是祭拜鬼神,只有达到了高度的人才有可能专门看这个,所以真正寻龙法是为了王朝服务的。看山看水看人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人不在多气高者王也!当然这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才可以,真正意义上的寻龙更多的是围绕土龙山川和水龙进行勘测。
必须要考虑山川峻险,水流湍急等情况,尤其是在古代,要离水近但还要有扩展性,地势要能防守也要有后路,通过山水聚拢人气,最终形成人中龙才是最主要的一件事情,所以作为河洛而言一定是要形成人中龙!
那么在那边的小龙和北面的黄河大龙之间,在东边浮戏山和西边的嵩山之间一定有一条长长的聚落群体,他们应该是一个国度或者说是大的种族群。
俗云下等先生满山走,中等先生观水口,上等先生看星斗。许乐还没觉得自己到了什么看星斗的地步,他觉得自己至少已经到了观水口的地步了!
阴阳堪舆,一定要有山和有水,“未看山先看水,有山无水休葬地“,“山管人丁水管财“,还有“水是龙之血脉“,“砂交水会,阴阳交之合“,“水是山家血脉精,利人害人速如神“等等。可想而知水在地理上的重要地位了。
山和水是阴阳一对,有山没有水,不能称之谓龙,没有水就无法证明其龙行至尽而结穴,所以天地自然的原则即是山随水转,两山夹一水,两水夹一山,阴阳相依,山水会即龙止。
所以山川大交则大结,小交则小结,不交则不结。总之龙脉结穴离不开水。如何才能相交?“龙逆水则龙真,砂逆水则穴真。”因为逆则交。阳从左边团团转,阴从右路转相逢。即是水顺转,山逆转或水逆转,山顺转。山与水必有一顺一逆,然后相交融结。
因为逆水局,定是龙脉逆水,此时龙必然是真龙,更得下砂逆向收水,则穴必真。
许乐回想着老道书上的东西,想着在嵩山之南面的王城岗遗址,西面二里头再到东面的二里岗遗址,在北面临近黄河一线,至西往东恰恰在中间的位置是个空白,而这个空白点才是最大的可疑的地方,这次没有机会过去了,有个介绍水沟遗址,但是许乐觉得不是这样的,一个是不够的,是配不上这样一条大龙的位置的!
许乐从一九二一年的安特生在渑池县发现仰韶村的彩陶开始,填补了黄河流域的新石器中晚期的文明空白,在一定程度就上说明了夏朝的存在。因为已经有了时间背景,那就提供了巨大的信史可能。随后又从西北方向的陶寺遗址向下眼神,在这个大的地理背景下,肥沃的黄土地为整个华夏各个原始民族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都出现了“满天星斗”式的文明聚落遗址。
许乐首先从气候展开论述,华夏的气候区大概可以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气候区。而华夏主要的活动地就是东部季风区,而位于河洛地区的洛阳,正好处于华夏东部季风区的中间位置,气候非常适宜早期农耕文明的发展。
季风区的气候特点就是四季分明,夏季天气炎热而多雨,冬季的气温也基本在零度上下,而春秋两季的气候过渡也非常明显。距今五千年左右,整个中原地区经历了著名的仰韶暖期,这一时期洛阳的气候比今天洛阳地区普遍高二-三度,雨水也较为充沛,这就为早期人类聚落文明的形成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另外,从地形与地理条件来看,洛阳正好处于黄河下游平原向黄土高原过渡的台地间,其北有邙山、黄河,西有崤山,南有秦岭的支脉熊耳山与伏牛山。而伊洛河从中间穿行而过,为其提供了足够的水源,再加上洛阳正好处于整个中原地区的腹地,所以自然就会成为各个王朝都城的首选之地。
黄河文明能够兴起的第三个原因就是土质。由于黄河搬运与堆积的作用,黄河中下游地区汇聚了大量被河流侵蚀过的土地,这些土地在下游地区完成了集聚,最终形成了肥沃的土壤。土壤肥力高,极其适合农业的耕作,所以对早期文明而言,这些土壤为早期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最主要的是,黄河地区的文明不单单是在洛阳腹地产生的,而是在以洛阳、登封、郑府作为三角地,如果再扩大的话应该是以西部的华山作为起点到东部的芒砀山作为终点,南部以申城的大别山作为三个顶点进行交互,在这个里面最核心的区域就是那个小三角,也就是洛阳登封郑府之间。
当然,与其说华夏文明的发源是一个地方,不如说是一个较大范围的地理区域。
这个区域西到运城与临汾、东到郑府、南到登封,已经发现了大量的原始聚落遗址,而这些聚落文明遗址的时间基本都集中于新石器中晚期到早商之间,但即使是这样还是缺乏一个更早的聚落群体,因此可以判断在适合的区域范围内以洛阳和郑府之间,大致在巩义县附近应该还存在大型远古聚落群体。
实际上
这里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夏王朝实际所统治的疆域范围;
这里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核心区域;
这里是华夏文明真正意义上的发祥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