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梦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汴梁时月 第一百六十四章 考试结束,北宋大相公,思梦语,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贡院。
苏轼和其他那几个人依旧在针对第二天考试的题目进行着激烈的辩论,不过陆垚对他们几个人的争吵显得丝毫不感兴趣。他心中清楚,不管是疑罪从有,还是疑罪从轻,这些人再怎么争吵,都是没有定论的一个事情。
而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这是宋朝,虽说北宋其实比较起其他朝代,算是一个相对于自由的朝代,但是说到底,还是一言堂的封建社会。最后定罪的,不是其他人,而是皇上一人。所以在陆垚看来,其实这些人的争论是没什么意义的,有这个时间,还不如思考一下,自己怎么从实际出发去做一些想做的事情,而不是在这里高谈阔论。
时间一点点流逝,毕竟明天还有一天的考试,双方最终也是停止了争吵,各自洗漱准备睡去。
陆垚刚才一言不发不感兴趣的表现自然是被苏轼看在眼里,他刚一躺下,就对陆垚说道:“陆兄似乎对刚才的议题没有什么想法。”
陆垚耸耸肩,说道:“并非如此,我确实是也不知道哪一边的说法是正确的,你们两边都有各自的道理。”
苏轼本想再说些什么,不过陆垚却是直接闭上眼睛准备睡去了。看来陆垚确实对于这个话题没什么兴趣,于是,苏轼也只能悻悻作罢。
当然了,陆垚肯定是在装睡。因为这些人刚才辩论的场景,不由得让陆垚开始对日后的官场做起了一番谋划来。想来自己从穿越过来到现在,其实一直在做的无非是赚钱,还有一些娱乐性质的活动,还没有真正参与到政治当中去,等到自己真的参与到朝野政局当中去的时候,自己要如何做到独善其身呢?
陆垚索性开始深思了起来,仔细一想,其实陆垚已经有些明白了过来,自己现在所处的时间,确实是有些混乱,感觉本来该发生的事情都没有发生,而本来没发生的事情,也有些在提前到来。不知道是不是和自己穿越过来有关系。就拿西夏独立这件事情来说,现在朝野之上似乎还完全不知道这件事情,之前陆垚跟陆盱提起西夏这个词的时候,陆盱还充满惊讶的眼神看着陆垚。不管这其中的原因如何,陆垚想着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凭借自己对于历史上大事的记忆来进行分析和判断,按照现在的局势,仁宗时期的第一次宋夏战争还没有爆发,若是按照正常时间顺序,到那个时候,范仲淹,这位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就要登场,接着就要打仗,那之后就是庆历新政,若是和这位大家在一起,说不定能找到一个新的改革方法。
对了,陆垚忽然想起,说起变法,在北宋影响更为深远的,那自然就是王安石变法了。而此时的王安石呢?按年龄来说应该是三十多岁,在做一个地方官,若是到时候,能够结合着范仲淹和王安石,再加上自己的力量,应该是可以控制朝廷局势的吧。
就在所有的学子们都在为这次考试发愁的时候,陆垚却已经想到了自己日后的打算了。
当太阳再次升起的时候,意味着这次省试,已经进入到了最后一天的考试日了。不管前两天,你的发挥如何,会考出什么样的成绩,但是今日一过,基本上也就盖棺定论了。
陆垚在吃早饭的时候,其实已经从一些学子们的脸上看到了一些沮丧的神情。不用说,这些人一定是前两天考试的时候没有发挥好的那群人,此时的他们正在为前两天的发挥失常而感到惋惜,有些人甚至已经表示,要放弃今天的考试了,因为前两天的状态极差,就算今天超常发挥,也不会中榜。这些人,还没等这一日的考试开始,其实就已经算是放弃了自己这一次的科举机会。
而此时,陆垚看到苏轼主动走到了这些人身边开始安慰起他们来,告诉他们,不管前两日发挥如何,他们也要对得起自己精心准备的这次考试,最后一天也是不能松懈。
站在陆垚身旁的苏辙倒是忍不住开始吐槽起来。
“自己昨天都没发挥好还要我们安慰,今天转头安慰起别人来了。”
陆垚笑了笑,看来苏轼自己也明白了过来,虽说自己昨天写的那篇文章有些举例是瞎编的,不过只要整体文章文采出众论点明确,依旧是可以鹤立鸡群,显示出自己的才华的。
整个第三日的流程,跟第二日差不多,在这里就不多做赘述了。
只不过,第三日主要的考试内容,和前两日倒是大不相同。
第一日的考试着重考察诗经义,用现代话来说,着重于对于诗句诗词还有典故的一些理解,其实这部分,在陆垚看来,就和高考的时候考察文言文翻译还有古诗词描写意境一样,更多的,是考查考生们的背诵能力和理解能力。
而第二日的考试,为试论,说白了就是命题作文,就拿这次的考试来说,虽说苏轼那篇《刑赏忠厚之至论》,最后流传到后世成为佳话。但是其实昨天给到所有考生的题目,都是这几个字,只不过是苏轼最后写出来的文章在后世得以流传罢了。这一考试科目主要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在这一项上,苏轼这种大才子就有了比寻常考生们更大的发挥空间。
而今天,第三日考试,主要的考试内容,为试策。试策跟今天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差不多,一般都是主考官就时务提出具体问题,让考生发表见解,所以又称“策问”,考生的回答则称“对策”。对策通常是千字文,但也有洋洋洒洒写了上万言的对策。由于策与论都是议论文体,宋人又将两者并称为“策论”。
而今日的试策题目,是由主考官欧阳修亲自出题。
“周天子之田方千里,号称万乘,万乘之马皆具,又有十二闲之马,而六卿三百六十官,必皆各有车马,车马岂不多乎哉?千里之地,为田几何,其牧养之地又几何,而能容马若是之多乎哉?千里之地,为田几何?马之法又如何?今天下广矣,常患无马,岂古之善养马而今不善乎?宜有说以对也。”
此题涉及对宋朝缺乏良马问题之关切,而要问答这道策问,不但需对马政有切实见解,也要掌握一定的数学、几何知识。
这种题目,自然是难不住陆垚了,他当即写了一篇论述,从不同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日的考试,也就这么在波澜不惊的情况下结束了。而当最后一场考试真正结束的时候,其实对所有的学子来说,也是一个解脱的时候。
陆垚虽然了解过许多的关于古代科举考试的资料,但是,这次他可以说是身临其境,亲自参加了一次宋代的科举。不得不说,单就这次科举考试的经历来说,陆垚觉得这科举制度,至少在这个时候,还是利大于弊的。
宋朝是国家全面推行科举取士的第一个王朝(唐朝虽有科举,但每年不过录取一二十人,宋代的进士选取数目扩大了十倍以上),科举制度为宋王朝源源不断地输送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特别是宋仁宗嘉祐二年的省试,出现非常多的牛人:苏轼、苏辙、曾巩、张载、吕大钧、程颢、王韶、吕惠卿……后来的宰相章惇也参加了这一次考试,但因耻于名列其侄子章衡之下,放弃了功名,嘉祐四年又参加考试,名列进士甲科。这份名单,庶几囊括了当时最优秀的政治人才、文学人才与哲学人才。其实,宋仁宗朝四十年间,无数才俊都被科举制发现,进入国家的储才库,几乎做到了“野无遗贤”。
陆垚思考了一下这次科举考试的题目,便会相信它确实可以遴选出合格的国家治理人才。虽说到了明清时期,所谓的八股取士可能在现代人的眼中开始变得有些迂腐不堪,但是至少就事论事,在陆垚所处的这个朝代,这科举考试确实是能推动社会的发展的。而今天有些朋友将科举考试想象得那么不堪,显然是对科举制度的历史缺乏了解,又先入为主地存有偏见所致。
然而,陆垚也因为亲身经历了这次的科举,才更加确定,这个时间段,范仲淹还没有到登上舞台的时候,毕竟范仲淹的改革当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改革,那就是,更改科举考试的制度。
科举到了宋仁宗时期,由于统治阶级发出了复兴儒学的倡导,在宋仁宗继位之后改变了之前统治者为及第进士赠诗的传统,而是改为赐予儒家经典。
这一举动正是宋仁宗时期科举考试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因为儒学的再次复兴,在科举考试中诗赋的地位必然要下降,那么其他方面的测试就会上升,策问就是如此上升到了最重要的考察内容之位。
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有记载“己未,诏礼部贡院比进士以诗赋定去留,学者或病声律而不得骋其才,其以策论兼考之,诸科毋得离摘经注以为问目。”
由此可见在宋仁宗时期科举考试中只要策问时能够得到好的成绩就可以得到一个比较不错的认可,也就是说进士的去留基本上都要靠策问的成绩。
但是策问定去留的弊端很快就暴露出来了,宋仁宗不得已又恢复了旧制,但是也没能达到目的。这也是后来范仲淹要改革的原因。
对此,陆垚倒是觉得无所谓,怎么说他现在自己还没有从政,等到了自己真正要变法的时候,再去考虑这些也不迟。
说回考试本身,第三日的考试,结束时间要比前两日都要早,在下午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整个省试。不过,为了照顾到路途遥远的考生,毕竟绝大多数考生今天都是写了一万字以上的论文,体力和精力确实也消耗了不少,所以贡院当中是有规定的,考生可以选择自行离开贡院,当然,也可以选择在这个地方再多呆一晚上,明日再离开,这贡院会开放到明天的中午,也就是说,最迟,明天中午再离开这里也可以。当然了,今天晚上的晚饭和明天的早餐午餐都是提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