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问江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九章 祭祖,太平客栈,莫问江湖,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祭祖一事,无甚稀奇。
不过按照规矩,李玄都只要祭祀上两代人就行,列祖列宗就不一个一个祭拜过去,否则李玄都这个第三十六代族长要从大年三十拜到大年初一去。
换而言之,李玄都这个第三十六代人只要祭拜三十五、三十四两代人,其余从一到三十三,合在一处统一祭拜。
李玄都是“如”字辈,他的上两代人便是“道”字辈和“谨”字辈,“道”字辈中李道虚是飞升离世,并无坟冢,主要祭拜的便是师母李卿云,“谨”字辈是李玄都的祖父辈,主要祭拜的是当年在江湖上有“李公”之称的李谨宣,也就是李道虚、李道师的岳父,李卿云和李非烟的父亲。
若论境界修为,李谨宣是不如自己的女婿、徒弟、义子李道虚,也不如自己的孙子、徒孙李玄都,可有一点李谨宣比两人要强上许多,那便是名声。
李玄都的仁厚之名只是在小范围流传,这些人要么是自家人被李玄都放了一马,比如陆雁冰、李元婴、李太一、李道师等等,要么是后来归顺了李玄都,比如上官莞、柳玉霜、冷夫人等等。可还有些人直接死在了李玄都手中,比如张静沉、王天笑,甚至是大祭酒王南霆之死也被算到了李玄都的头上。
在许多人看来,李玄都的手段反而比李道虚更为激烈,仅次于地师,因为两人都是不那么讲究规矩。其他人都是对底下的人动手,地位高的人不动,大体维持了和气和抹去,可这两人却是无论地位高低,都可杀之,不讲规矩,没有半点风范,甚至有儒门中人嘲讽徐无鬼“不愧是徐家之人,果真是暴发人家,小家气。”
至于李道虚,为人处世太过孤立冷漠,有无情之嫌,又因为崇尚法家的缘故,喜欢事事藏于幕后而不显露于人前,过于讲究规矩,固然没什么恶名,可是也不会有什么太好的名声。
可李谨宣就不同了,无论内外,都有很好的名声。
当时李谨宣主持清微宗,待人极为豪爽,若是谁遇到了难处,去李家或者清微宗,走一遭,好生拜一拜,就能解决。就算不能完全解决,也能大为改观。时人用古人诗句赞誉李谨宣为“天下无人不识君”,又尊称一声“李公”,说他万家生佛,普度众生。
对于这一点,李道虚和李玄都都是不大认可,因为这份豪爽要以清微宗的庞大财力为支撑,而且大多只能交结到一些酒肉朋友或者趋炎附势的小人,平时凑凑热闹、壮壮声势还行,或是顺风顺水地出来助威助拳也勉强可以,真要到了生死攸关的地步,是绝对指望不上的。如果李家不幸败落,只会有人落井下石,不见有人雪中送炭。
所以李道虚上台之后,立时改变了策略,凡是登门求助之人,都吃了李道虚的闭门羹。两相对比之下,李道虚的名声自然好不到哪里去,清微宗的名声也很快又跌落回去,变回了“东海怪人”。不过李玄都也可以理解师祖的做法,无非就是当时的清微宗势弱,可随着海贸的逐渐兴盛,变得富足起来,只能用这种类似于撒钱的方法来巩固自己的位置,也算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
还有一点,李玄都也是佩服师祖的,那就是师祖行善,并不因人而异,无论贫富,无论贵贱,三教九流的落难之人,只要是有难处求到了这里,便都会出手相助,每逢灾荒年景,还会赈济灾民,接济流民百姓,故而无论士庶都要叫声“李公”,也算是发自真心。
从这一点上来说,师祖的确是个心地良善的仁厚之人,师母的仁厚性子也是随了师祖,只可惜一味好人却是难求长生,反而是真正的枭雄之辈,得了善果。就拿地师来说,志大才高,行事不择手段,死在他手中的无辜之人不在少数,可地师最终失败,也没有身死道消,而是飞升离世,很难说地师是恶果善果。可见这因果报应一说,是佛门的一家之言,做不得真的。
李卿云的墓穴紧挨着父母的墓穴,就在左边,算是一家三口团聚,右边则是李非烟留给自己的墓穴,已经建造完毕,不过她和李道师都还活得好好的,所以未曾启用。
这三座墓穴都是夫妻合葬的样式,无论谁先身故,先葬入其中,并不把墓封死,等到另一位也身故之后,夫妻全部葬入其中,才彻底封死墓穴。
随着李道虚飞升,自然也没有夫妻合葬的说法了,李玄都将一把李道虚早年时用过的佩剑放入墓中,陪伴师母,然后让人彻底封死了墓穴。
日后李玄都也多半如此,如果李玄都不曾因为意外身故,最好的结果就是夫妻二人结伴飞升,坏一点的结果是秦素留在人间老去,李玄都一人飞升。
秦素站在李玄都身旁,看到那座只葬了一人的夫妻合葬墓,不由感慨万千,一向对境界修为不怎么上心的她破天荒地生出几分紧迫,决定要好好修炼,争取在三十岁跻身天人造化境,这便是世人常说的有望长生,最好六十岁前跻身长生境,不敢奢求什么一劫地仙,能够有飞升的资格便是幸事。
至于祭品,本该是秦素负责,不过秦素考虑到两人还未正式成亲,便没有过多插手,李非烟从来就做过这些事情,以前都是姐姐李卿云来负责,后来姐姐身故,她就忙着跟李道虚作对,直到她被关押在镇魔台上,更是一窍不通。
正好李玄都使唤陆雁冰顺手,便让她负责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