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问江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一十章 三尸归一,太平客栈,莫问江湖,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没有兵刃在手,谁敢用血肉之躯去试一试“叩天门”的锋芒?传说陆吾神都抵挡不住,被“叩天门”刺穿了脖子,还有人能强过陆吾神吗?

正当白鹿先生彷徨无计之时,一道细细的红线在秦素的身后诡异出现,淡不可见,细如毫发,隐隐融入虚空,若断若续,让人无从觉察。

正是紫燕山人出手,他自知正面敌不过李玄都,便想要围魏救赵,对正在恢复心神的秦素出手。就算秦素正值巅峰之时,也不是紫燕山人的对手,更何况此时秦素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抵挡不住。

就在细细红线马上就要触碰到秦素的时候,一条雪白狐尾席卷而至,将秦素包裹其中,又有一条雪白狐尾直接将这条红线打散。

只是红线并不直接消散,又化作一个血色婴孩,周身环绕粘稠的血浆沸腾翻滚,张口啼哭,声音虽然不大,但是稚嫩无助,令人心生怜惜。

时值乱世,伤妇死于乱兵,怀中孩儿年幼无知,对于母亲之死全然不觉,吸乳不出乃“啼”而“呼”母,母不应,复“衔怀中乳”,再衔而无乳,则又该“啼”而“呼”母。母死诚然可悲,孤儿无知而衔母尸之乳更令人下泪,人间惨事大概莫过于此了。

婴孩啼哭之声不绝于耳,声声阿母直指心底。苏蓊和秦素也好,石无月、玉清宁、慕容画也罢,都是女子之身,女子天性,忍不住生出悲戚之意,仿佛心如刀割,亦心神震动,不能自已。

这个血婴十分诡异,介于虚实之间,与皂阁宗的鬼胎和“幽冥九阴尊”有几分类似,也不知是以多少魂魄炼制而成。

李玄都皱了下眉头,不得不暂时放过白鹿先生,挥剑斩向血婴。

这一剑不再是轻描淡写,而是化作一道光柱从天而落。

此乃十卷天书中的“补天诀”。

李玄都自中尸三虫处得了十卷天书之后,因为时间缘故,只是从中挑选了两卷天书修习,“补天诀”就是其中之一。

光柱将血婴笼罩其中,然后开始向内合拢,原本两人合抱粗细的光柱很快便只有大

腿粗细,再有片刻,只剩下一线。

身处其中的血婴自是不能幸免,身形巨震,不断崩碎,先是化作无数碎片,碎片又化作无数齑粉,最终随着光柱彻底消失不见。

趁此时机,赤羊翁帮金蟾叟化解体内的牛毛剑气,紫燕山人将自己的佩剑交给白鹿先生,而他则驾驭四根骨杖。

四隐士心知肚明,此时却是两难抉择。一味抱团逃遁,应该能有一二人走脱,可其他人却难逃毒手。结阵顽抗,也许能全部逃出生天,也许会全都留在这里。

是打是逃,总要有人站出来做个决断。

便在这时,赤羊翁喝道:“四散而走。”

另外三名隐士立时明白,这是要壮士断腕了,四名隐士都是天人造化境的修为,面对长生境并非毫无还手之力,长生之人想要击杀或者捉拿一位全力逃遁的天人造化境大宗师,还是需要花费一番手脚,就像当初徐无鬼在西域捉拿李玄都,也不是一下子便抓在手中,两人还是有过一段追逃过程。

若是四隐士分别从四个方向逃走,李玄都至多追上一人,被追上之人必死无疑,可其余三人就能趁机逃出生天。至于李玄都会选择追谁,那就全看运气了。

四人不再犹豫,立时分开,化作四道流光,各自逃窜。

李玄都也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去追紫燕山人。

两人一追一逃,转眼间已经掠出数百里,紫燕山人纵然速度极快,可还是比不上李玄都,很快便被李玄都追上。

李玄都也不废话,以“御剑术”驾御“叩天门”刺向紫燕山人。

这一剑好似长虹贯日,速度之快,让紫燕山人根本没有闪避的余地。

剑光一闪而逝,将紫燕山人穿心而过。

不过紫燕山人毕竟修炼了巫教秘法“体之术”,不逊于“漏尽通”和人仙体魄,还不至于就此身死,纵然李玄都的剑气盘踞不散,使得他的伤口不能自愈,也不至于继续恶化下去。

紫燕山人面色惨淡,用出秘法,燃烧自身精血,整个人瞬间干瘪下去,周身血红色的气机涌动,便要就此远遁。

可是李玄都并不打算给他这个机会,已经提前用出“星转斗移”,出现在紫燕山人的身后,大喝道:“哪里走?”

紫燕山人只觉得李玄都的声音好似惊雷乍响,又好似当头棒喝,身子一震,体内气机呈现溃散之势,有了片刻的凝滞,接着便被李玄都从后面掐住脖子。

这是“慈航普度剑典”中的“大慈雷音”,本要以剑发声,可到了李玄都这般境界,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张口发声也是一样的效果。

接着李玄都一拳打在紫燕山人的后心位置,出拳劲如崩弓,发如炸雷,一拳如同撞响天钟,轰然巨响。

这一拳直接将紫燕山人的气机彻底打散,除了人仙体魄之外,“漏尽通”也好,“体之术”也罢,都少不得体内气机的配合,李玄都此举便是要废掉紫燕山人的“体之术”。

“叩天门”又至。

紫燕山人连惨叫声都来不及发出,被“叩天门”从上到下一分为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修真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崛起草根路

风吹走的云

星空本源

新生的礼物

历史天空下

杜家二爷

花豹突击队

竹香书屋

网游之巅峰暗牧

蹦跶的粽子

修仙琐录

望月归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