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百九十八章 博闻广识,大魏芳华,西风紧,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魏芳华第八百九十八章博闻广识要改进军械,秦亮当然会召见少府马钧等人商议,次日一早、最先召见的大臣就是他们。</p>
秦亮反复琢磨之后,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案。</p>
对于火铳,首先是加长铳管、以增加射程。采用锻接的方式,先敲出短管、然后拼接成长管,前后修两次内膛。因为此时没有镗床,修内膛确实比较困难,要是先敲出短管、更容易打磨;这也是此前晋军的熟铁火铳、造得比较短的原因。</p>
再把“Z”字形的火绳点火機关、改成食指扣动的機关,更符合人体工学。伐吴之战前,其实少府考工室就搞出了这玩意,但当时大战在即,秦亮便决定延用成熟的经过验证的機关。</p>
实际上点火装置最好的是燧发机关、至少在造不出镭汞火冒的时代是这样;那样不只方便上刺刀,主要是不用担心明火火星发生意外、把士卒自己身上的火药给点了!但是燧发的工艺暂时达不到,其结构更复杂、还需要使用强度更大的钢铁材料;用钢铁锻打精细零件,哪能比得上更软的铜简单?因此秦亮还是打算一步步走踏实。</p>
不过采用火绳点火的火铳,整套工艺下来就已经够复杂了!这对于中秧集權的王朝、当然是件好事,极大地提高了地方士族豪族谋反的门槛。</p>
毕竟朝廷制作这些东西,很多技术是保密垄断的;即便以后技术渐渐扩散,寻常的地方大族、也很难收集到足够多的工匠。如果叛军没有这些东西,那么从武器到战术都有代差;官军要是在有代差的情况下都打不过,估计到那时候、大晋王朝也该到寿终正寝的时代了。</p>
之后就是试造野战使用的青铜炮。以前的火炮都是青铜造的臼炮、以及放在船上的小口径炮;现在秦亮要求马钧依旧用青铜材料,制作中等口径的长管炮、专门用于野战。</p>
理论上没什么技术障碍,先秦时期就在造青铜器了、也能铸钟。此时的工匠只要不用难度更高的钢,用青铜的话、几乎不管什么模样的东西都能铸出来。不过以前那些大口短身的臼炮、才是最容易实现的工艺,因此晋军起初主要是用臼炮,完全不怕炸膛。</p>
青铜炮再配上木车和驽马、以高机动能力,一旦试造成功、炮车顺利成型,晋军的火力又能得到增强!</p>
马钧等告辞之后,秦亮也从筵席上起身,想活动一下身体。只见侍中王沈、散骑常侍郭统还端坐在那里,他们当然不敢在皇帝面前失仪,秦亮走到侧门门口时、便好心回头道:“一起出来活动一下手脚罢。”</p>
显然跪坐的姿势、古人也不太舒服,但是多年以来的礼仪习惯。秦亮也只是在里屋内、才摆了桌案椅子。</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