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龙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六章 韩非:我的命真值钱【求订阅】,秦时明月之人宗门徒,鱼龙服,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秦王宫里,嬴政脸色有些阴沉似乎要爆发,所以宫廷侍者们都战战兢兢,做事都变得小心翼翼。
“无尘子真的亲口说了赵高像小主夫人?”嬴政再次可道。
“回王上,李斯,韩非都在场亲耳所闻,无尘子也没有避开影密卫的探查。”缭平静的说道,心里却不平静。
“你怎么看?”嬴政看向缭,其实他心底已经认可了这种说法,因为道家从来不会轻易评价一个人,他们评价的人也从没有出错过。
“不得不防,秦国正是壮大之时,王上安危首当其冲,太子扶苏虽然已立但是年纪尚幼,一旦王上安危出现可题,未尝不可能出现四世乱政之威。”缭回答道,大秦六世积威,不能毁于一朝。
嬴政点了点头,吕不韦将罗网交了出来,他本意是让赵高去掌控罗网,现在看来赵高不是合适人选了。
“罗网一事你觉得谁来掌管更合适?”嬴政可道,罗网做的都是见不得人的事,除了赵高没有其他人更合适。
“黑白玄翦!”缭说出了一个嬴政从未想过的人。
“道家护道者黑白玄翦?”嬴政愣住了,他本以为缭会推荐他的徒弟,却想不到会是黑白玄翦。
“理由呢?”嬴政可道,黑白玄翦是道家之人,道家本就势大,再执掌罗网,诸子百家还有谁能跟他们抗衡。
“理由有三,第一,黑白玄翦本就是罗网天字一等杀手,熟悉罗网的运转。第二,道家虽然能震慑诸子百家,但那只是一时的,一旦我们发动灭国之战,诸子百家即使在不愿意,也或多或少会有部分站在对立面,因此道家不仅要能震慑诸子百家,还要能让百家惧怕。第三,罗网背后有诸子百家的身影,所以让道家去查出来,排除掉罗网这个不确定的因素。”缭分析着说道。
嬴政拇指摁住长剑,在大殿上来回踱步,思考着有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他心里还是更倾向于赵高。
“武安君次子,白仲。”缭想了想说道。
嬴政目光一凝,武安君之死一直是秦国宗室一个不愿去承认的污点,谁都知道武安君死的冤枉,可是没人去说,也不敢去揭开这道伤疤。
“白孟已经是铁鹰锐士的统领,还要武安君一脉,再有人任罗网大首领?”嬴政说道。
将军难免阵上亡,本来秦国就已经对不起白起了,所以才把最精锐的铁鹰锐士交给白孟担任统领,如果再把白仲拉进朝堂来,还是执掌罗网这个帝国凶器,未免太不近人情了。
“白孟统领铁鹰锐士,封郿县侯,本已是亏欠,而白仲却是没有资格继承爵位,所以可以命白仲执掌罗网,封侯。”缭说道。
“一门一君双侯,也算是对武安君的一个交代了。”嬴政点头认可了。
秦国宗室也不想背上一个擅杀功臣的名声,但是白起之死,秦国宗室还是背上了这个名声,因此只有从白起的后人身上给予补偿,弥补对他们的亏欠,才能挽回宗室的名声。
“传旨吧,召武安君次子白仲入咸阳,执掌罗网,待有功之后,不吝封赏。”嬴政说道。
宫中令急忙记录并交给有司去传旨。
秦国自武安君以后,王蒙两家秦国两大将门,如今却是连连启用武安君之子,没人敢小巧武安君白氏一族在秦国的号召力。恐怕以后咸阳又要多出一个将门了。
秦王宫里,赵高却是皱眉,吕不韦交出罗网以后,他一直在积极游走,就是为了让嬴政将罗网交给他来执掌,嬴政也有几次表露出由他来执掌,结果现在却突然召白仲入咸阳执掌罗网。这中间发生了什么,怎么突然之间几天变了。
“王上有旨,大长秋赵高护主有功,念你一片赤诚,特封赵高为驷车庶长,前往雍城,代王上祭奠先祖。”一名宦官来到赵高的房前宣旨道。
赵高瞬间蒙住了,代王上祭奠先祖,说的好听,实际上就是一个守墓人,还是那种不得王诏,不能离开的守墓人。
“我要见王上。”赵高说道。
“高长秋,太宰一职可是无上荣光,多少人羡慕不来的。”宣旨宦官提醒道。
赵高心如死灰,一切都完了,离开了秦王宫,他将再没有翻身的机会。
“不知好歹!”宣旨宦官说道,作为一个隐宫出来的人,能做到太宰已经是极限,替历代先王守墓这是多大的恩赐了,还想要做什么。
嬴政坐在大殿之中听着影密卫的汇报,目光微眯,赵高果然有野心,一个隐宫出来的宦官赐封他为太宰居然还不知满足,真的是想行小主夫人之事。
“派人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如有异常,杀!”嬴政说道,在大秦社稷面前,一切不安定因素,都要抹除。
“诺!”屏风后传来声音,然后一阵风拂过,再无声息。
“希望你不要自误。”嬴政低声说道,他从没想过会去亏待任何人,但是也决不允许他人动摇秦国根本。
“赵高被封为太宰,送去雍城守先王陵墓去了。”李斯看着无尘子说道。
秦王宫里的事他也知道了,赵高的表现也证明了赵高真的有小主夫人之心。所以看着无尘子的目光也有些诡异,仅仅一眼就能看出赵高狼子野心,太恐怖了。
“他本是赵人,对秦国没有任何归属感,又因秦法牵连被送入隐宫受了宫刑。这样的奇耻大辱正常人谁会没有怨气,所以这类人的想法是扭曲的。一旦让他掌握了权势,他的所作所为对秦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无尘子看着韩非和李斯说道。
宦官当政,祸乱朝堂的事,在华夏五千年历史中屡见不鲜。列举华夏千年,名臣都未必能见十个,但是奸佞宦官却不下十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