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猪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599 大力开发,皇明皇太孙,我喜欢的猪头,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一点老朱也是支持的,香料、宝石或者黄金等等,这是家境宽裕的人能用上。更何况老朱也很清楚,到了乱世,粮食这些东西才是根本,这比什么都要强。
在乱世,一袋粮食能活命。而一袋子黄金呢,有些时候还是没有太大的作用。
所以大明的官方的船队,或者非官方的船队在南洋往来,老朱也是支持的,主要是看到了巨大的好处。哪怕现在的大明没有什么粮食的隐患,不过更多的粮食堆在粮库,老朱没有任何的压力,他只是乐见其成。
毕竟朱允煐要在安南用兵,老朱也是明白的。治理西南,或者以后出兵安南,那都是需要大量的钱粮。福建、两广、云南,这都是大明的基地,需要更多的钱粮才行。
笑嘻嘻的小小朱说道,“咱知道,以后打下来安南,咱就要册封宗室。咱们出兵了,也要收些好处,以后也要给咱大明进贡珠宝、香料,还要给咱大明诸多粮食,咱给他们布铁。”
听到朱允煐这么说,老朱和小朱都笑了起来,小小朱有这个认知,他们都非常开心。
大明朝确实有着非常多的钱粮,兵多将广的也有着不俗的国势,他们以后肯定也要册封宗室。
册封宗室没问题,让宗室在大明周边开国,这是好事情。只是这也是无利不起早的时候,这些藩属国也算是侧面的在拱卫着大明,这样的安排没有什么坏处。
再者就是这样的藩属国,哪怕看似荒僻,也不是完全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大明还是有利可图的。
派出数十万大军攻城略地、帮着开国,但是以后的数十年,就要考虑每年进贡钱粮珠宝了。缺少一些个民生物资,大明朝也是可以慷慨的做些贸易,大家都不亏嘛!
听到小小朱这么说,朱允煐笑的很开心,看起来他的一些教育还是有些作用的。小小朱的一些见识,确实算得上‘高远’了,比起很多朝堂上的大臣都是要有着一些个远见。
一直以来,华夏文明都是农耕文明,对于海洋实际上不算热衷。就算是唐、宋的海洋贸易看似非常发达,但是他们也确实更加在意农耕。
看着小小朱,朱允煐说道,“垠儿也该明白,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咱以后要出兵安南,福广这些地方自然也是无比重要。那垠儿说说,福广是如何来的?”
小小朱仔细想了想,说道,“好像是唐时才有福建经略使,以前是百越之地,大概是闽越。早年闽越叛乱,汉武派军平乱。三国时东吴也没少在这些地方治理。岭南之地,早些年瘴气多,也是蛮荒。自唐宋后,越发安定。”
朱允煐忍不住笑了起来,高兴不已,“垠儿有这见识,咱很开心。莫要说福广了,以前那些地方是岭南,好些人看不上。莫要说那些地方了,就是咱现在的应天府,以前也没多少人看上。这都是要慢慢发展,就像现在的荆湘。”
大开发,这就是需要时间的,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也不是一代两代人可以办好的事情。
小小朱可以说有些迷糊的,但是对于老朱来说,这显然就是可以轻易理解的。或许有些事情,大家也都不愿意琢磨,可是仔细琢磨起来的话,那就非常有意思了。
都说江南鱼米之乡,就算是在春秋战国,江南之地也算是‘繁华’。可是很多人都清楚,当时的华夏文明的主要力量,还是在关中这些地方,这才是真正的争夺天下的重点。
以前老朱也是大过天下的,知道荆湘之地也算是宝地,不过肯定不足以和江南相比。
可是这些年呢,朱允煐从一开始就忙着将一些百姓迁移到荆湘,将一些屯田的卫所也是给朝着荆湘调派,在大力的开发着荆湘。
以前觉得这是耗时费力,可是随着荆湘开垦出来的土地越来越多,那边的粮食产出越来越多,老朱就越发觉得他的宝贝孙儿非常有远见,不愧是他亲自选择的接班人。
再想想,早些年陈友谅那些人盘踞在荆湘之地,不过那时候的荆湘之地,也不如现在繁华。
对于朱允煐曾经提起的荆湘之地要成为下一个富庶的鱼米之乡,老朱还是有所怀疑的,也觉得朱允煐这也是夸大其词的一件事情。但是现在再想想,荆湘之地还真的潜力非凡。
湖广熟天下足,这一直都是朱允煐期待的一件事情。而这个历史上在明朝中后期才有的局面,在清朝才真正成熟的地方,现在朱允煐用无数的资源在大力开发。
朱允煐也明白通过他一个人的努力,基本上是不可能完全办成这件事情的,但是他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只要小小朱再努努力,基本上就可以看出来一个雏形了。
到那个时候,别说皇帝有没有远见了,朝堂上的臣子,乃至天下的黎民百姓,都会闭着眼睛做出来选择。
毕竟荆湘这些地方的潜力很足,那边肯定也越来越富足,所以百姓自然的朝着那边迁徙,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都不需要朝廷的官方迁民了。
朱允煐和老朱笑眯眯的看着小小朱,或许在一些儒生的眼里,皇太子不是特别有文采,对于四书五经也确实不算精通。
但是在朱允煐和老朱的眼里,他们非常满意小小朱的表现。小小朱的见识、小小朱的认知,更加符合一个皇帝的要求,他也不该只是一个文皇帝。
看着小小朱,朱允煐再次问道,“垠儿,这荆湘之地,眼看这就要是下一个江南,就要成为咱大明的粮仓。你说说看,咱大明现如今有几个粮仓?”
大明朝疆域广阔,但是人口也多,好些地方也未必就是最适合种植粮食。事关粮食安全,这自然也是事关江山社稷,自然也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些事情也确实不能有任何的马虎。
再多的粮仓、再多的粮食,握在手里都不慌张,这也是朱允煐一直以来在努力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