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杂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五章反省,从小排球开始的征途,地里杂草,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宿主明石飞鸟
力量827【核心力量827、臂力828】
速度792【爆发速度789、反应速度795】
体力809【耐力81、心肺能力809】
弹跳819【跳跃828、滞空81】
基础技术764【发球801、垫球744、传球679、扣球82、拦网806、防守746】
进阶技术【斜线扣球812】、【直线扣球813】、【大力跳发821】
——
周末训练结束后,明石飞鸟将新得到的一点【卷王值】加在了跳跃属性之上,凭借这段时间身体发育所带来的优势,明石飞鸟如今的摸高已然从340上涨到了343。
看似涨幅不算很大,但对于高中阶段而言,这已经是相当惊人的增长高度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和比赛,明石飞鸟的各项属性值都有了小幅度提升,排球月刊上赞扬明石飞鸟已经成为宫城县新的“全国级王牌”这篇报道,虽然说是运用了岛国一贯夸张的说法。
比如帝国的绝凶虎、地表最强之男等。
但实际上真要说起来,明石飞鸟现在被称呼“全国级王牌”,倒也不算什么问题。
全国前三攻手可能差了点,但全国前十肯定稳了。
可这种虚名在别人看来很重要,但对明石飞鸟自己来说,所谓“全国级王牌”这个称呼根本没有丝毫意义。
因为自从和白鸟泽一战后,明石飞鸟就发现自己的排球水平似乎陷入了一个很尴尬的境地。
国中时期。
明石飞鸟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因为这具身体本身的基础素质很差,所以为了弥补自身弱点,他曾花费大量时间训练弱势属性。
并且这种训练一直持续到了高中阶段,终于在预选赛开赛之前,明石飞鸟成功将自身所有弱点全部消除。
如今除了【传球】这项主攻手基本用不到的技术外,其它方面不说很强,但也算是中规中矩。
然而问题就出现在这里。
刚开始明石飞鸟也认为自己这样的训练方法,可以让自己朝着六边形战士的方向发展。
但经过和牛岛若利一战后,他突然发现自己现在不但不是六边形战士,反而变成了一名各项属性都极其平庸的球员。
他丧失了自己的优势。
预选赛刚开始的时候,这些问题都没有暴露出来,因为哪怕是在面对乌野和其它种子学校的时候,青城都几乎是以碾压式的优势取得胜利。明石飞鸟本身的实力甚至都没怎么得到发挥。
直到牛岛若利的出现。
与白鸟泽那一战,看似青城取得了胜利,并且在最后关头明石飞鸟还和牛岛若利正面对抗了六个回合不落下风。
但明石飞鸟自己心知肚明,这一战取胜最大的功臣并非自己,而是及川彻。
因为及川彻从开局就在算计白鸟泽,极大程度上消耗了牛岛若利的体能。再加上及川彻本身高超的二传技术配合,明石飞鸟才能勉强和牛岛若利抗衡。
如果当时真的是一对一,明石飞鸟必败无疑,甚至连一丝翻盘的机会都没有。
因为他没有足够强势的突破属性。
“大意了啊!过于注重‘避短’,反而忘记了‘扬长’。而且基础虽然已经足够雄厚,但进攻手段不够多样化,缺乏变化······”明石飞鸟看着数据面板叹息。
其实真要说起来,也并非明石飞鸟大意,主要原因其实是因为高中训练时间不足,终究不是职业球员,哪怕明石飞鸟有外挂加成,一天除掉上课和休息,能够训练的时间也就那么三四个小时顶天了。
在这种情况下,球员自身排球技术会存在缺陷,才是正常状况。
“距离全国大赛还有不到一星期,白鸟泽历届在全国大赛最好的成绩也就是八强,也就是说像白鸟泽这样的对手,在全国范围内至少还有七个,还真是够吓人的,看来得想想办法了。”
······
上午训练结束之后。
明石飞鸟下午约见了出版社编辑若山希夏交稿。
因为月中明石飞鸟就要启程前往东京参加比赛,所以为了防止来不及赶回来,明石飞鸟前几天专门熬夜将新的一卷写完。
最近这段时间,出版社其他签约作者的压力很大,而压力来源就是明石飞鸟。
正常情况下,每发表一卷的间隔时间差不多是一个月,一般能在一个月内成功交稿,就已经属于非常勤奋的作者了。
但明石飞鸟却将这个勤奋的标准,直接拉高了一倍。
加上即将交给若山希夏的第四卷,平均下来,明石飞鸟发布的时间间隔,刚好是每半个月发表一卷。
因为明石飞鸟发表的时间间隔很短,导致读者的续读量很高,所以这段时间《慎重勇者》的销量也是接连攀升。
昨天出版社刚刚给明石飞鸟打来上个月的稿费,税后收入为436万日元。
这个稿费已经是绝大部分岛国打工人一年也很难赚到的收入了。
也因此,明石飞鸟在出版社的地位一跃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
最近几个星期。
出版社众多签约作者耳边最常听到的话语,就是“老师,您快看看飞鸟老师的更新速度,您再看看您自己,您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有些事不用我来多提醒了吧!”
或者是“老师,飞鸟老师又更新了,您的草稿怎么还没传过来啊!”
再或是“老师,当我求求你了,您就算不考虑您自己的稿费,也该可怜可怜我这个小编辑吧!人家负责飞鸟老师的新人编辑,这个月因为飞鸟老师的更新,已经拿到奖金了。”
估计这些三十多岁,甚至四五十岁的老作者,也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儿子都已经上大学了,甚至有的都已经是爷爷辈的人,居然有一天还能体会到曾经上学时期,一度被“别人家的孩子”支配的恐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