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九章:黄义明定计退安南,黄义明定南边,聊斋公,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二十九章:黄义明定计退安南
刘惠恕
且说次日一早,前日在好古城邦主议事大厅参会的六部尚书、各城城主、各军主将、好古城尉孙瑛蕙、第二军主将钱壮壮与副将程识礼,以及陪同第四军主将孙甜甜(缅王妃)前来参加会议的缅王子哥娑尼,重新来到好古城邦主议事大厅共议抗击安南入侵之策。黄义明道:
安南原本中华故土,参之文献,古安南人原居中国东南沿海,属百越(同粤)族之一支雒越人之后。此见于《汉书?地理志》所记:“今之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粤分支也。其君禹后,帝少康之庶子云。封于会稽,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又见于见《吕览?贵因篇》与《淮南子?原道训》所记:“其俗本裸,文身被发,不制衣裳。”“禹之裸国,裸入衣出。”又见于万震《南州异物志》所记:其地“在广州之南,交州之北。恒出道间,伺候行旅,辄出击之。利得人食之,不受其财货,并以其肉为肴菹。”等等。从这些记载可见:安南人原本野蛮落后,有裸身、食人的恶习。其得已开化,始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出兵平岭南“百越人”居地,设南海、桂林、象三郡,其中象郡在今安南中部与北部。秦末,秦将赵佗割据岭南,建“南越国”。至汉武帝时(前111年),攻灭“南越国”,在其境设九郡,其中,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今安南中部与北部。由此时直至五代晚期一千余年,安南旧地均在中国历朝的直接管辖之下。
安南得以立国,始于后晋天福四年(940年)交趾人吴权趁中国处于五代乱世时,割据交趾自立,称“交趾王”。吴权死后,交趾出现“十二使君”割据混战。此后有将领丁部平定“十二使君”之乱,自称“万胜王”,于宋太祖开宝元年称帝,建“大瞿越”政权,后遣使向北宋王朝请封,被封“交趾郡王”。其后宋太宗时,大将黎桓篡权,建立黎氏王朝。至宋真宗时,又有闽人李公蕴夺取黎氏朝政建立李朝。李朝改国号为“大越”,并于宋神宗熙宁八年起兵十万,分水、陆两路犯我中华,连克钦州(今广西灵山)、廉州(今广西合浦)、邕州(今广西南宁)三地,屠我边民十万人。次年(宋熙宁九年),宋将狄青率军反击,打到越境富良江边,李朝仁宗(李乾德)请降、称臣,但又转而西征金边(柬埔寨)、南掌,攻打暹罗,称霸南亚。
时至大明永乐朝,安南初为陈朝当政。有权臣胡季犛篡位建立胡朝,又向明室隐瞒此事。更有胡季犛之子胡汉苍以权理安南国事的名义,向刚继位的明成祖朱棣上表,谎称陈朝子孙绝灭,请求明册封其为安南国王被允。但事隔未久,有陈朝王裔前往明廷控诉胡氏暴虐及侵扰明境与邻国占城事。明成祖闻之大怒,派兵五千护送陈朝王裔返安南复位,不意途中遭胡季犛军伏击,全军复没,陈室王裔被俘并被凌迟处死。明成祖闻之益怒,以“吊尔民之困苦,复陈氏之宗祀”为理由,派兵两路进攻安南,时越人“厌胡氏苛政,罔有战心。”明军势如破竹,于永乐六年(1406年7月)入安南,次年(1407年在5月)俘胡氏父子。由于陈朝王裔已灭绝,无人可继位,明成祖便根据安南旧吏“原复古郡县”的请求,将安南地名改为“交址”,设立三司(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建立起府、州、县的中央直辖管理方式,重新把安南纳入中华版图。
但交趾地区叛乱不断,永乐十八年(1418年2月7日),清化省蓝山乡乡霸黎利在家乡发动“蓝山起义”,至明宣德元年(1426年),黎利在崒洞之役中,败明征夷将军王通,次年,又在支棱之役中败明朝援军,击杀大将柳升。王通见大势已去,一边与黎利议和,一边向明廷通报战况。时明廷正需对蒙古用兵,无力两头兼顾。次年(1427年),明宣宗朱瞻基以“数年以来,一方不靖,屡勤王师”为由,宣布从安南撤兵,结束了明王朝对越南20年的统治。黎利则发布《平吴大诰》,正式称帝,建立后黎朝。但仍对明室保持表面上的臣服态度,四年一贡。当时双方国界,大致以大赌咒河(今越南黄树皮县和河江以南)一线为界,谅山、越池、文安、安州以北之山地属中国,以南之平原地区属安南。而时至明亡清初,三藩之乱正炽,安南王显然认为中原已乱,其背叛中华,入主中国的机会已到,于是兴兵从大赌咒河(位于越南黄树皮县和河江以南)推进到小赌咒河(现云南马关城外),又屯兵于镇南关南门之下向清军叫战。
论述及此,黄义明又道:现安南兵已抵镇南关下,拥十万之众却并不积极攻关。以我之见,其真实意图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亦即明面上是要打镇南关,真实意图则是要偷袭我江心坡邦都好古城。其之所以如此,是怕直接攻打镇南关,与清廷正面开战,则我五伦邦断其后路,是以采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而安南要取好古城,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借道南掌,渡南康河,过孟腊,渡湄公河,借道缅邦,翻越莱别山,取八莫,沿大金沙江(伊洛瓦底江)水路,取密支那,再进攻好古城。这是明路,亦是捷径。另一条则是沿南掌与中国接壤之林间小道、缅甸与中国接壤之林间小路,翻越高黎贡山脉之尖高山,渡梅恩开江,偷袭好古城。此条路是迂路,亦是险径。但是我料定安南人必走此路,因为其走前路捷径,则必然惊动缅邦与南掌,而缅邦与南掌现皆我盟国,必不允其借道。而此二国即便允许安南借道,也会惊动我邦早做准备。
言说及此,黄义明道:我现将安南入侵意图为诸位做如上解析,不知诸位可否认同?另外有何退敌妙策?兵部尚书杨忠良道:元帅分析精道,不敢二议,不知元帅能否将双方兵力对比状况相告?
黄义明道:安南地形狭长靠海,南北共万里,可谓物阜民丰,举倾国十万之兵来袭我,当非难事。而以我邦兵力计:在好古城草创八军,因卢桂生先此屠城,军中初皆女子。一军主将赵凤英,副将孙瑛蕙;二军主将钱壮壮,副将周秀兰;三军主将关向云,副将吴华明;四军主将孙甜甜,副将郑玉辉;五军主将李近芳,副将王佳兰;六军主将周颍,副将冯晓岚;七军主将吴爱梅,副将陈思静;八军主将郑秋菊,副将卫斯斯。八军草创,怕兵多伤农,初不欲多,每军人数初定为一千二百五十人,全军合一万人。这也是我邦用以征战的主力军。此后一军副将孙瑛蕙任好古城尉,副将由宋倩雯替。取大戏台后,二军副将周秀兰任城尉,主将钱壮壮婚后,其夫君程识礼另带五百家兵任副将。三军主将关向云婚后,其夫君杨晓黎带五百家兵任副将,五伦邦至此时始有男兵。下毒鼠关后,朱键深带五百男军任赵凤英一军副将,原三军副将吴华明任毒鼠关城尉。下正壶关后,四军副将郑玉辉领城尉之职。取反壶关后,五军副将王佳兰调任城尉。第一军主将赵凤英在打反壶关时负伤,其夫君朱键深陪同前往天目山治伤,一军主将职由原该军副将宋倩雯暂领,副将职由原朱键深山庄主管马力田暂领。得缅邦赠地后,第四军主将孙甜甜带领本部兵马,随同缅王子哥娑尼赴密支那城营建王府,并兼任大沙江上段千里之防事。孙福禄、赵财寿二公子携新婚公主,同赴毛淡棉遵、木各具二城任城尉之职。助南掌新王填塔拉复国后,五军主将李近芳嫁为王后,率本部兵马助守南掌王新赠之地,因杜近芳时在宫中不便,又让韩秀秀任五军副将,代领驻地之兵。
叙说及此,黄义明道:此外,自好古城副城尉樊海江回乡召慕后,我邦始以男兵充任城防军,而自克鲸山后,陆续有敌方降兵被我邦召作城防军使用,但具体数目不详,均由各城城尉掌控,未被充入正八军之数。上举为我邦立军概况,杨尚书可立册为纪,老八军中副将现多调任城尉,有尚未及补立副职者,亦烦杨尚书与各军将领相商,从新科武进士中递补缺额,并及后得缅邦、南掌新地所设二十五城当立城尉者,一并注册,以便日后统一调遣。
杨忠良道:听元帅所述,原立八军,仅有万人,另加程识礼、杨晓黎、朱键深所添男丁各五百人,全军也仅有一万一千五百人。另加钱壮壮、程识礼之二军用以运粮,不能参战;孙甜甜之第四军驻缅邦新得之地不能参战;杜近芳之第五军驻南掌新得之地不能参战;元帅手中可直接调用军队仅一军、三军、六至八军共七千人数。元帅虽用兵如神,妙算无遗策,但仅以五伦邦七千兵力抗击安南国十万大军亦显艰难。且抗敌卫邦、开疆辟土,全靠女兵,吾等男子颜面又何在?属下为元帅计,欲抗安南,当下急务,莫过于扩军。
黄义明问道:如何扩法?
杨忠良道:程识礼、杨晓黎、朱键深原统男兵,可各扩充至一千五百人,若与该军女兵合兵,一军可得三千人。另者,现女兵独自成军者,可一律补以男兵一千五百人数,另委新科武进士为副将统领,如此,则元帅现可调用之五军总人数,可增至一万五千人。此外,元帅定制,新建城池,城尉统兵不得超出三千之数。现可增至四千人,其中一千人为替中央军代训,随时可根据元帅指令,调拨八军以补不足。如此一来,五伦邦原有好古城、圭道城、劳康城,大戏台、毒鼠关、正壶关、反壶关七城,现又新添缅邦、南掌新得之地二十五城,合共三十二城,每城新增可供中央军随时调谴人数一千人,便是即时增添新军人数三万一千人,与元帅原统一万五千兵相合,即拥有随时可调遣军队人数四万六千人。不知元帅认为此法可好?
黄文明道:杨尚书所云增兵之法虽妙,只是不知新增兵力军粮安出?
户部尚书程好义道:元帅不必为此费心。根据中、缅两邦盟约:“五伦邦年付十万两白银给缅邦为礼金,缅邦回赠等价大米为回礼。”缅邦地温产大米,军粮不够,我邦还可以加金向缅邦增购,此是其一。其二是数日前我遇见奇技馆方知命馆长,据其相告:年前他发现了一种高产水稻,亩产可达百石,且一年可三熟,并已栽种成功,可以叫士兵屯田自种以补军粮之缺。详情可问方馆长本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