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2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零二十八章不能让他赢,从驿卒开始当皇帝,秋来2,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令箭催而张帅(总兵张承荫,战死于抚顺附近)殒命,马上催而三路丧师,臣何敢复蹈前辙!”
谁料二十三年后,明朝又“蹈前辙”,招致军在松杏一带覆没。栐
用兵打仗,一要兵齐,二要饷足,三要“候机缘”即掌握时机。
三者具备,是胜利的基本条件。
洪承畴率军援锦之初,曾与祖大寿相配合,采取以守为战的“持久之策”,把清军拖住,使其欲战不能,欲罢不能。
待其粮饷不足,士兵将吏懈息之时,给予重重一击,则未必不会成功。
至少可以肯定,明军也不至失败得那么快,那么惨。
从一开始,洪承畴想要持久战。
他又提醒崇祯和兵部,大军集中一地,转输艰难,供不应求是很危险的。栐
但洪承畴这些意见都未被采纳,诸如陈新甲、张若麒、马绍愉等一再重复以前所谓“师老财贵”的老调,不管主客观条件,一昧催洪等进战、速战。
他们又说通崇祯下令“刻期进兵”,不许迁延。
洪承畴只好先率六万人马至松山,其后继部队亦涌至松山,这十三万大军所需的粮食、马料怎能迅速运至松山?
洪承畴只预备了三天的行粮,这就迫使他必须同清兵速战以决胜负,大有“灭此朝食”之慨。
要不是贺今朝暗中派人用力帮他运输粮草,又安排人,洪承畴早就成了黄台吉的阶下囚了。
而陈新甲想出来的应对主意,同萨尔浒朝廷兵部想出来的主意,并无太多分别,可以说是抄作业了。
他偏偏还抄学渣的作业,妄图超过学霸。栐
皇太极和他的谋臣看准了明军的致命弱点,采取围困断粮道,而回避决战的方针,一下子击中了明军的要害。
明军被围,断了粮食供应,立即军心涣散,无斗志。
连将领也为断粮而惊恐不安,逼迫他们闯围回宁远就食。
严阵以待的清军趁机截杀,一夜之间,十余万大军被杀得七零八落,造成与萨尔浒一样惨败的结果。
明朝两次激战的失败,都犯了冒险主义、轻敌躁进的严重错误。
从这方面来说,强大的明军遭到失败也是不奇怪。
毕竟努尔哈赤也是明军的一员。栐
而到了后期,满饷明军多是在皇太极麾下效命。
杨镐分兵四路进攻,洪承畴合兵于松山决战,结果都是一样。
实际上,他们共同的失误,是把明军都置于孤危之地,因而易于被对方歼灭。
杨镐把军分作四路,企图合围赫图阿拉。
各路独自进行,彼此互不衔接,相距也比较远,如马林自开原一路,与南路刘铤自清河进兵,其间相距四、五百里。
一旦某路有难,其它几路无法应援。事实正是这样。
在杜松一路被围歼于萨尔浒时,其它几路却然不知,等消息传到杨镐后,再往各路发布,这就为时已晚。栐
努尔哈赤连续歼灭明两路,吓跑一路军后,居南路的刘铤竟然一点消息也不知道,还在直目继续深入。
这就清楚地表明,兵分势弱,每路军都处于孤危境地。
努尔哈赤以军事家的敏锐目光,一眼看穿了明军的这一致命弱点。
他采取“凭尔几路来,我自一路去”的作成方针,集中优势兵力专对付其中一路,然后各个击破,夺取了这场关系到后金存亡的重大战役的胜利。
洪承畴“合兵”的最大弊病,是统十三万之众也是“注入孤危之地,首尾无顾应。”
皇太极观察明军的阵势,因而迅速作出决定,合清军据险断援,掘长壕,断粮道,立陷明兵于绝境。
因为十余万大军环松山城而立营寨,它的注意力都放在松锦之间,时刻谋划解锦州之围,而忽略了它与后方杏山、塔山等城的联络,出现大漏洞。栐
这就给皇太极切断粮道,围困援军提供了方便条件。
尤其是大敌当前,洪承畴不思如何破阵解围,想要退师就饷,这是一大失误。
退兵时,不能善后,形见势绌,此又一失误。
清兵力掩杀,大明重臣宿将,选卒骁骑十万之众,覆没殆尽,九塞之精锐,中国之粮刍,尽付一掷。
洪承畴在中原与农民军作战时,都是追着农民军打。
他组织大批人马逃跑的经验几乎没有。
而王朴也是一个藏私的人,不肯轻易把保命保存实力的绝招交给旁人,以防止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情发生。栐
明军两次大败,固然有以上军事方面的种种因素和失误。
从根本上说,都败于明朝统治集团内部糜乱,政治黑暗、腐败。
两次战役得到了最充分的暴露。
杨镐奉命出塞东征之际,正是阉党专权,朝廷党争日趋激烈之时。
杨镐出征,内有阉党随军监督,将帅事权不能自专。
朝廷的党争波及到军队内部,各派都插手军队,各树己党,无法形成集中统一的指挥。
熊廷弼是明末着名的军事家,久驻辽东,多有建树,仍然禁不住党争的干扰和破坏,连他自己也被迫辞职归故乡。栐
疆场的事,不能由疆场将帅作主,完听命于身居九重的皇帝和朝臣的无知议论和决策。
大明在萨尔浒战役和以后的各战役连续失败,问题都出自这里。
这种情况,到松山决战前,变得更严重了。
崇桢一即位就铲除了阉党,本来可以使政治维新,政通人和,天启朝所造成的危机四伏的局面应该有所好转。
但正如洪承畴所说,文臣众多,台谏纷争,朝政继续混乱不堪。
在明代,九镇以制府,文臣为将,天子自为居守。
历代一直通行武臣为将的制度。栐
明朝加以改革,凡为将为帅都以文臣充任。
从实际上防止武臣权重,也就避免了经常出现的武装叛乱或挟兵权以干政的危险情况的发生。
这对于巩固中央集权,保持局势的持续稳定,维护皇帝的绝对权威,都起了重要作用。
历史的经验证明,一项制度推行已久,往往又生出新的弊端。
从万历末年以后,明朝变得“武弱文强”,弊病丛生。
凡国家军政大计,皆决于文臣,身任边防之职的武将都由文臣监军。
他们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作战方略,因而出现号令不一,事权不专的混乱现象。栐
故而贺今朝坐在反贼的位置上,自是希望明清之间消耗的力量越多越多,时间拖的越久越好。
不过一想到崇祯听从吴国俊不理会政务的言论,看似不正常的操作也透露出正常。
毕竟他任人不专,性多忌,好猜疑,主意多变。
今天听这个人有道理就执行,明日听那个人的有道理就改过来。
谁知道能维持多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