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这就是一边倒的屠杀!
海不是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六十二章:这就是一边倒的屠杀!,汉武帝禅让,求我登基,海不是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为了避免误伤,避免各自被友邻的什的口号错误引导,拼在一起的两个什在战前会商议一个与周围什都不同的口号,由最后一排的士兵来喊,当听到这句口号的时候前面蹲着的士兵就可以起立射击了。
第一排士兵早就装填好了弹药,直接朝着前方便扣下了扳机。
大约不到两秒后,第二轮的射击就完成了,然后接着蹲下装填弹药。
紧接着第二排,第三排。
最咸鱼的就是第四排士兵,他们压根就不需要蹲下去,因为他们后面已经没有人了,前面的三排蹲下去是为了给后面的人让出射界,避免误伤。
按照现在这种速度,每名士兵一分钟可以发射三到四枪,具体多少要看个人的速度和团队的配合默契度。
四列也就意味着这片区域内,每分钟加起来可以发射十二到十六枪,再乘以四排,一台卡车上的步兵一分钟能够发射出去四十八枪到五十二枪之间。
这个发射速度对于骑兵来说好像不算快,但这仅仅只是一条宽度只有不足六米的防线上。
换而言之,六米的宽度,基本上也就只能容纳两名骑兵并排冲锋了,就算现在匈奴人多一些,他们也没再这么点的区域内挤下三名骑兵。
因为空间不够,战马奔跑起来也不是一条笔直的线,稍微有一匹战马跑歪了一点,俩人就直接亲密的接触上了。
虽然战马在奔跑中并排接触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危险,但问题是战马都挨到一块了,就问你战马上的骑兵还怎么打仗?
他连挥舞兵器的空间都没有了,若是强行挥舞的话,第一个倒霉的绝对是他身边的战友。
再者骑兵冲锋不仅需要预留安全位置,还要预留给对方骑兵通过的空间,不然马头撞马头,到时候俩人一块玩完。
宽度上就这么着了,不可能会在发生什么变化了,前后的距离也是有一定要求的,不说保持十米什么的,起码也要有个五六米的距离。
如果说给一帮人配上马他们就是骑兵的话,那为什么历史上训练骑兵会那么难?
还不是他不仅要训练战马,也要训练士兵,士兵不仅需要训练作战本领,也要训练对战马的操控,对队形的控制等等一系列项目。
这么多的科目加起来,没个两三年根本就掌握不到精髓。
如果都是一窝蜂的冲上去,但是床弩就能一次带走五六个,一片箭雨下去就能直接清空一片区域。
当然,难归难,对于现代化步兵来说,对上这种战斗,那是再简单不过的。
骑兵目标大,这意味着进一步的降低了他们的射击准度要求,不管是击中人还是击中战马,都能让对方失去战斗力。
而骑兵之间虽然有间距,但是从平面上看过去,那可是面前的都是人,他可不会因为前后位置不同就让你看出一条缝隙。
这也就更进一步的降低了对于射击准度的要求,只要把枪口范围瞄准在地面以上,人脑袋以下这个区域内,只要对方进入射程之内,不管他在哪,总归会有倒霉蛋被击中的。
而匈奴战马的冲锋速度大约也就在每小时三十公里上下,折合下来就是每分钟五百米左右,每秒钟八米三左右。
而汉朝分为大步和小步,小步就是单腿跨出去一步,约莫七十厘米左右,左右各一步为大步,约莫一米四左右,也就是说汉人手中的枪,射程在一百四十米至二百米之间,只不过这个距离上的精准度就不用考虑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面前密密麻麻的都是人,这个时候还需要考虑精准度吗?
在换句话说,就算只有一百四十米,那么一个匈奴骑兵从进入射程开始冲到阵前,也需要大约十六秒左右的时间。
也就是说,在他冲锋的这段路上,至少要躲过去四十八枪以上,就算这有点恐怖,直接来个腰斩,他也要躲过去二十枪以上才能冲到阵前。
所以说,在这种火力密度下,会有几个幸运儿能冲到阵前的?
就算还有漏网之鱼,就算敌人太密集根本来不及挨个点名,那不是还有小钢炮手榴弹呢嘛,那玩意儿虽然比不上火箭弹,但是在近距离上也是一个大杀器。
多的不说,搞死一匹马的能力还是有的。
所以,战场上一时之间出现了极其惨烈的一幕。
四百步左右的距离上,汉军的火箭弹不断的炮击这这一片区域,不断的打乱匈奴人的队形,让后面的骑兵不得不降低速度通过。
而这也直接的影响到了前面冲锋的人数和密度,从而降低了步兵的区域压力。
再加上近乎不要脸的射击密度,又导致了匈奴骑兵往往很难突破到五十米以内的距离。
而一直在后方观战的乌师庐也彻底的懵逼了,虽然很不想承认,但还是不得不承认,他慌了,他真的慌了。
这哪是打仗啊?
这就是一边倒的屠杀!
“快……快撤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