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胸有成竹北静王
迷糊又无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七章 胸有成竹北静王,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迷糊又无奈,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是在变相的警告我们,他想什么时候动手就什么时候动手,想什么时候放开就什么时候放开。」
水溶轻叹一声,又道
「我们招惹了一个不该招惹的人。」
一众勋贵闻言,都有些沉默。
半晌,有人恼怒的道
「真不知道东海的那条黑龙为什么这么听他的?」
「一群海寇出身,能有什么见识?」
水溶接连叹气,又道
「是他给东海郡指了一条明路啊!」
那人闻言也有些泄气,小声道
「这群土鳖倒是知恩图报,可我们就倒霉了!」
没想到,这话立刻引起众人共鸣。
「是啊!被他卡住脖子,以后见他都抬不起头来。」
「可我们也不能出手啊!」
「对啊!他冯渊不好惹,可四位阁老又有哪个好惹?」
这话说到了点子上。
内阁,并非大魏祖制。
至少在太祖时并没有这个机构。
太祖时有保龄侯史公担任尚书令,总揽天下之政。
至后期,史公退隐。
太祖却并未再置尚书令。
中书省的主官,紫薇舍人薛公也在同一时期病逝。
太祖不仅不再设尚书令,还下令废除了中书省。
从此,六部只能直接对接皇帝。
天下政令皆由上出!
不过太祖皇帝一时忙不过来,于是又在同年置四辅官。
这四人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
说白了,就是顾问。
他们要先看一遍奏折,并在上面写上施政建议。
随后,此四人分别被封为
文渊阁学士、东阁学士,华盖殿学士、武英殿学士。
以这四位学士作为辅官,就是内阁的雏形。
到了天泰帝时期,也沿用了这一形式。
并在此基础上,定下以文渊阁为办公地点。
同时也形成了以文渊阁学士为主,东阁学士次之的机制。
至此,大魏的内阁就初步成了定例。
到了景顺帝登极之时,内阁依旧是由四人组成。
选的都是与他亲近,又声望隆重之人。
或是,极有能力也可入阁。
除张松越和陈勤之这两位帝师,分别作为首辅、次辅之外。
还有两人,就都是资历、名望、能力,都极高之人。
其中一人名为费纮,字仲大。
他出身江南望族,铅山费氏。
祖上是太祖朝的重臣,他本人也曾在天泰帝时期官至户部尚书。
虽不是勋贵出身,但毕竟也是江南望族。
多少和四王八公沾点故旧。
四人之中,他是最后一个入阁的。
但也是唯一一个,只因能力出众。
被景顺帝请入内阁的!
景顺帝掌权之后,新旧党争不断。
他不想沾惹,选择再三告老请辞。
最终,景顺帝虽然同意他辞去户部尚书之职。
但也驳回了告老的请求,并请入内阁。…
专门提供钱粮相关的建议。
费仲大虽是旧党,但就连张松越这位新首也要对其礼敬有加。
无他,只因户部不能没他!
另外一个,名为夏蠃,字语冰。
他的
出身倒是一般。
同冯一博类似,都是普通乡宦之家。
但他在景顺帝还是太子时,曾任詹事府少詹事。
太师、太傅名义上都是帝师,隔三差五会给太子讲讲经义。
可日常负责教导和照顾太子,却是詹事府的职责。
其中詹事府主官,也就是太子詹事。
多为皇帝信重的勋贵出任。
可开国勋贵忠心可嘉,掌管一府也问题不大。
但辅导太子的大任,他们自问学问不足以教人。
于是这个职责,就只能落在一甲出身的少詹事,也就是夏语冰的身上。
再加上,詹事府还负责太子的日常起居,平日和太子接触最多。
可以说景顺帝登极之前,詹事府的官员,就是他最熟悉的臣子了。
这个夏语冰怎么也算是景顺帝的潜邸旧臣。
一众开国勋贵商量半天,却都哭丧着脸。
没办法,实在是这四人中,就没有一个好惹的!
说实在的,他们自认不是惹不起内阁。
主要是惹不起景顺帝。
张松越是新首自不必说,景顺帝对他几乎言听计从。
仅凭师徒俩的默契,他的地位就无人能及。
陈勤之倒是有意告老,可他的眼光格局,都是景顺帝最为推崇。
他在景顺帝登极初期所上《谨始十事》,至今被奉为圭臬。
大魏这几年不少策略,都有其中的影子。
费仲大虽然算是旧党,但娴于政理,办事练达。
景顺帝早将之倚为股肱!
凡涉钱粮之事,必过他手。
若非这位老计相,大魏的钱袋子早空了!
而且他与不少勋贵有旧。
开国勋贵们再傻,也不会攻讦内阁中唯一与他们有些关系的人啊!
夏语冰就更不用说了。
作为内阁中,景顺帝真正的心腹。
动他就是在直接挑衅景顺帝!
这边四人他们不想招惹,但冯一博那边也不好解决。
现在东海郡,虽然暂时解除了对他们的经济封锁。
但只要他想,随时都能再来一次!
这就让有海外生意的勋贵,被紧邻卡住了脖子!
于是开国勋贵再次分成两拨。
一方没有海外生意的,主张不能因小失大。
绝对不能对内阁出手!
那样只会让景顺帝翻脸,同时也会得罪阁老身后代表的势力。
最终得不偿失!
何况,没有了皇权的支持。
勋贵的根儿就没了!
另一方有海外生意的,或是牵连极深的。
自然主张按照冯一博的要求做,至少不能明确拒绝。
不然再来一次封锁,他们就要吃土了。
一众人吵闹不休,让水溶头疼不已。…
他没有什么海外生意,自然也不想参与什么党争。
可他正是因为不甘做一个闲散王爷,才会笼络一众开国勋贵。
之前他们在新旧党争时候抱团自保,成功让新党收手。
这让水溶觉得自己找对了方向!
可现在不过是遇到一点挫折,这群人就争论不休。
人人都只为自己,丝毫不顾对方的利益。
这让水溶又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是不是没有那么优秀?
他不禁想到,若是冯渊能加入他们,东海
郡王不也成了他们的一员?
那该有多好!
想到这里,他忽然眼前一亮。
「都别吵了!」
水溶一声高呼,让争得面红耳赤的勋贵们暂时停了下来。
他们知道,这样的争吵毫无意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