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尽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0章 回门宴(下),大唐奴牙郎,夜尽长,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隆基将卖宅之说,从头到尾又细思了一遍,越想越是有趣,便朝周钧问道:“灞川从卖地变为卖宅,如何进行,细说给朕听。”
周钧答了一声喏,说道:“卖宅首要之事,便是划地。何谓划地,便是将灞川三洲切分成数个区域,再根据位置、交通、风水等等,确定这块区域的用途。”
李隆基听到这里,有些疑惑:“既然是卖宅,将灞川三洲多划为宅地便是,何须再考虑其它?”
周钧摇头道:“陛下,倘若灞川三洲全部筑为宅院,怕是无人愿意来买了。”
李隆基:“为何?”
周钧:“宅院想要能够卖出去,买家最看重的,不是宅院的大小、庭院、用材、设计等等。”
李隆基:“那看重些什么?”
周钧:“周边,或者说……配套。”
李隆基:“何谓……配套?”
周钧:“古有孟母三迁,买家挑选宅院,考虑的因素有许多,交通是否便利,买物是否近市,周遭可有私塾,踏青游园可有去处等等,都是买宅院时要思虑的要素。”
李隆基久居宫中,不熟民间之事,听见这些话,看向身旁的高力士问道:“百姓买宅,当真如此?”
高力士躬身道:“禀圣人,周二郎所言不假。”
李隆基转头对周钧说道:“你继续说。”
周钧:“灞川划地时,要把土地分为工、商、士、宅、景、庙六大类。工就是作坊,商就是互市,士就是私塾雅苑,宅就是宅地,景是山水阁台,庙就是佛寺道观。”
这言论着实新颖,众人闻所未闻,不仅李隆基,其他人都听得仔细,生怕漏了些什么。
周钧:“工类土地需要进料和出货,噪声大,倾倒多,所以要安排在靠近长街,又远离居民活动的地方;商类必须与宅类土地为邻,而且又不能距离工类土地太远,同时还要做到产业分散等等……”
李隆基听到这里,向高力士说道:“找个人,将周二郎所说的先记下来,朕回去要慢慢看。”
高力士连忙应了下来。
周钧继续说道:“士类土地,需要置于风景优美、环境静谧的地方,可以与景类土地交叉搭配,而且周边需要事先留出净地,以备日后扩地之用。”
“景类土地,在灞川之中,主要是丘陵、溪涧、瀑布和湖榭,在划地时,可将士类土地和庙类土地,错落的放置入每一個景区,确保山水之景与人文之景,交相辉映,互成别趣。”
“庙类土地……在灞川中,已有三处佛寺,两间道观,两间庵所、一座经教寺和一座大食寺。之前就有佛教徒和经教徒,因为争夺宣讲场院,大打出手,后来所幸及时压下,才没有闹出大事。所以,不同教派的庙宇,不可挨得太近,彼此规格也不可差的太远,不然就会引发教徒的不满。”
一口气说得这么多,周钧有些口干舌燥,嗓子也有些微微嘶哑。
杨玉环在一旁发现,对身旁的宫婢说道:“去给周二郎添些酒水。”
周钧向杨玉环称了谢,饮尽酒水后说道:“划地一道,最后也是最难的,便是宅类土地。”
李隆基问道:“宅院划地为何是最难?”
周钧:“宅院设计,寻工造大家来做,并非仅仅只是做出一套样板方案。而是要根据不同买家的需求,完成十几套方案,再从中选取出数套,作为样板向买家推介。但是,不同方案建成的宅院,如何进行选址和安置,又是一门学问。”.
“就拿灞川溪洲来说,中丘南场新建了一百六十九套宅院,其中有三套,是长安大族定制的庄园,又有一十二套,是三进三出的大户宅院,再有三十六套,是两进两出的中户宅院,剩下的一百一十八套,是类似飞檐连楼的连排小宅,一般只能容纳三口至五口人。”
“之所以如此划地,是因为在开建之时,就已经向来灞川看宅的买家们,数次询问过了意向,根据不同买家的需求,反复数次调整了设计方案和建宅规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