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里的黑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章 出乎意料的第一仗,明末风流小公爷,海里的黑石头,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乙邦才率领游击队由淮安出发,身穿明军的鸳鸯战衣,大摇大摆地跨过黄河。
非但没有掩藏行踪,还大摇大摆,招摇过市。除了小股土匪,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
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沂州,然后将泗水以南地区全部清理干净。
等于将黄淮的防线,向北推进了百十里。
随后,分兵三千,一路向东,将安东卫据为己有。并由此顺着海边一路北上,寻找一个合适的补给地点。
以后的各类物资都要依赖于海路,选择合适的地方作为补给点,是非常重要的。
乙邦才则带着其余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兖州进发。
兖州在崇祯十五年被清军攻陷,四个城门被烧了三个,城内的房屋也被烧成了灰烬。鲁王府二百多年来积累的家底,都被人洗劫一空。
故而,如今的兖州城,已经是四面透风,残破不堪。
经过夜不收化妆侦查,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你就是穿着明军的盔甲进城,都没人拦你。
因为清军从来没有给投降的士兵配发铠甲,所以他们的盔甲和以前一样。
兖州只有八百多名士兵驻守。
城墙到处是缺口,通过飘动的旗帜和几个懒散的士兵,象征性地宣告,此地已为清廷所有。
周围更是匪盗横生,根本无人问津。而且还与守军互通有无、相安无事。
三百名清军,五百名明朝投降的士兵,在牛录章京的威逼之下,进行了一场象征性的反抗。
然而人数差距太大,还没有城防可以依托。短短半个时辰,就被乙邦才包了饺子。
三百个辫子兵拒不投降,依托城内建筑,进行着最后的抵抗。
仅仅两颗燃烧弹扔过去,被点燃的辫子兵,发出凄厉的嚎叫。于是,他们知道了,什么是上天的惩罚。
跪下投降的清军,不会得到宽恕,只会痛痛快快地砍下头颅。乙邦才等人在这里打游击战,没有地方安置俘虏。
剩下的五百名大明士兵,则继续守城。反正不管是谁,他们都是投降,大顺和大清都跪过,现在又跪了大明。
乙邦可没打算长期留在兖州,五百兵马至少和附近的土匪有交情,不会让他们进城胡作非为。
到了这个时候,乙邦才还不知道,自己这一战居然是这次抗清的第一仗。
休整三日,继续向北进发,摆出攻打济南的架势。
进入山区的时候,已经是初冬了。也许是因为小冰河期的缘故,雪花飘落,山顶上还覆盖着淡淡的白雪。
随着积雪融化,山路变得崎岖泥泞。途中人迹罕至,偶尔经过的村庄更是冷冷清清,一个人影都没有。
当队伍抵达九仙山时,前方出现了一道临时关卡,堵住了去路。
关卡上没有旗帜,看不出是哪支队伍。
守军似乎有些麻木了,既不防守,也不投降,就这么漠然地看着这一队人马陆续进入关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