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不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2章 这是个狠人,混在民国当探长,东风不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以栋是个狠人,是一个亦兵亦匪的人物。
他是弯头浜对面沙家浜人,跟房子龙从小玩到大的发小,不过比房子龙大上七八岁。
他家祖上在镇子里开了间叫“稻花香”的点心铺子,做些绿豆糕、云片糕之类的点心,日子还过得去。
王以栋是个聪明人,可是从小就不学好,常常带着一帮跟屁虫小孩,干些鸡鸣狗盗的事情,还常常打仨解(xie)俩,以至于在镇子里颇遭人厌。正经人家孩子见着他都避之唯恐不及。
老话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还真是不假。
镇上有家数一数二的大户,姓冯。祖上做过前清的翰林。如今当家的是冯济琛,曾经在江南制造局里任过小差。那也把家里弄的红红火火,成了沙家浜的首富。在整个上海滩也有不小的名声。
可惜得很,这冯济琛膝下无子,只有三姨太生了个独生的丫头,叫冯茹芸。那是十里八乡的美人。走起路来顾盼生姿不说,一双杏眼流盼起来,就会搅起艳风一片。
偏偏这美人冯茹芸就看上了整个镇上人见人烦的王以栋。三天两头地跑去街头厮混。此时门当户对已经没有那个严重了,但冯茹芸所为,实在败坏门风。让这一等一的大户人家在镇上抬不起头来。
冯家就琢磨着将小姐锁在家里,再动用点人脉,把王以栋赶出沙家浜。
谁知这消息让天天跟着小姐,并把小姐当成偶像的丫鬟小翠给泄露了出去。
王以栋连夜偷了条船,带着许茹芸沿沙河北上,一头扎进了海子荡。
冯家家丁团练一起出动,也没有找到这小两口的影子。
也有人断定他们是奔海子荡去了,但当时夏末秋初,芦苇茂盛,遮天蔽日,荡子里水网交错,冯家人又不识水性,就不敢深入。几十条船在荡子口上象征性的转悠了一圈,就回来禀报不曾见着小姐踪迹,也就完了。
冯家是世家,如此颜面尽失,在沙家浜是呆不下去了,不久就举家迁往了苏州。
海子荡是一块沼泽,方圆三五百里,从东南直插大龙湖的中心。
沼泽内水网分割着大小十余个沙洲,上面有着已成规模的村庄,人烟颇为兴旺。村民们从周边四面八方过来,开荒种地捕鱼狩猎,把自己的鱼获猎物和粮食经了沙河运到沙家浜,再过苏州河,陆路运往上海。沙家浜的码头据海子荡最近也是最大的码头大概有六十余里。沙河在经沙家浜连通着苏州河与大龙湖。是苏州河重要的水源之一。
海子荡里的各岛虽然大小不一,但一律的肥沃,周围鱼获丰富,荡里的村民们也能生活富足,安居乐业。在战乱频仍的年代里,这里出奇得平静,犹如一方世外桃源。
海子荡实施着一套独特的管理制度。全荡已开发,有人居住的十三个岛,不管大小,均推举一位岛主,前往中心岛,也是最大的岛蛤蟆岛共同议事,名曰“荡会”。议事的会议每逢初一十五举行。举行前还要办个仪式,叫做祭“荡神”。一般是保佑五谷丰登,消灾免祸之类。
会议与仪式由蛤蟆岛岛主姚吉顺住持。他的家族最早发现了此地,并占据了荡里最大的蛤蟆岛。所有的大小岛都必须要向蛤蟆岛缴纳土地捐银和人头捐。用于全荡的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比如码头、道路。以及救灾扶困之类。也用于支付这些公共设施服务的管理人员的薪酬。
凡有提议或决议,由十三岛主丢豆表决通过后才能实施。就连姚吉顺想做什么事,也得得到各岛主中占多数的同意以后才能开干。要是“荡会”通过了某项决议,姚吉顺有权予以否定。
各岛都有自己的武装,规模不一。小到十几个人,大到三五十人。而姚吉顺的蛤蟆岛却有着三百多人的队伍,而且武器精良,各岛均望其项背。
这些武装只负责自己岛内的治安,经费也是岛内居民纳税负担。但蛤蟆岛的武装经费全部由黄吉顺自家承担,除了维护岛内的治安以外,还负责整个海子荡的防务,以及跨岛的犯罪。
他们农忙时回家耕种,农闲时集中训练,更像一种志愿组织。由每户的壮年男丁组成。在蛤蟆岛,每户必须出一男丁,若无男丁,则必须缴纳相应的税赋冲抵。
王以栋带着冯茹芸一头扎进荡子里迷路的时候,就是被他们捉住的。
那时已是黎明时分,姚吉顺已经起来打了一趟太极拳,浑身通泰,心情极佳,东方刚刚开始鱼肚,景色又绝佳。见王以栋虽然狼狈不堪,但国字脸上还残留着一分英气,冯茹芸差不多是蓬头垢面了,但依然难掩俏丽与曼妙,再加上王以栋添油加醋地一番叙述,姚吉顺感动于二人对爱情的忠贞与勇敢,就将两人留在了蛤蟆岛,待有合适的地方再册封过去。而王以栋也被他留在身边走动,暂时负责接下来要集中训练的武装人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