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五章 油田现状,重生之石油大亨,大花花,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油田一般分为稀油区,这种区块产生的原油有的流动性就像是汽油一样,虽然颜色不像汽油那种透明状态,但这种油稍稍处理就会成为汽油、柴油,这种油称之为轻质油。
不过像这种轻质油极少,绝大部分的稀油都是黑色,用手摸起来像豆油质感的那种油脂,而这样的原油在国外可能算不得什么,但在国内就是特别好的原油了。
这样的轻质油也可以作为汽油的生产原料,只不过工艺稍稍复杂一些,需要提纯,并且加一些加一些化工材料让其性质稳定,适合用于汽车燃烧。
不过相对于稠油和超稠油来说,就算是最不好的稀油,他的商业价值也远远超过稠油。
总的来说,稀油区产出来的稀油大部分都用来汽油、柴油炼化,这也就是为啥这边三个项目部,张由满这边却只联系李斯的原因。
当然,如果张由满开的要是沥青厂,估计联系的就是稠油项目部了。
相对于价值高、产出容易的稀油,稠油区产出的稠油和超稠油的开采难度大,商业价值也就更差一些。
很多刚上班的油田员工不知道怎么区分稀油和稠油,一般有经验的老员工都会这么解释:你用手抓,如果这油像拉的屎一样粘稠,甚至比屎还要粘稠的就是稠油。如果这东西落地冷却后像塑料疙瘩,这东西就是超稠油。
为什么说油田人不容易?油田工作强度大?
因为稠油的开采、运输实在是太难了,而华夏大部分的原油都是稠油和超稠油。
简单把稠油的开采和大家聊一聊。
想要把地底下的稠油弄出来,首先怎么选底层、打井、投产,这些复杂的事儿就不说了。
咱们就说日常生产!
平日里这些超稠油,采油站通过热驱(往地底下打水蒸气),让这些超稠油从底层里流出来,在通过抽油机采出。
这些稠油因为在产出前,会有热稀油、或者是电加热处理,所以原油从地底下到地面的时候温度很高、所以就成为液体状态。
但是当原油到了地面,并且丛管线往采油站运输的时候,这些原油就越来越粘稠。
而夏天的时候还好说,毕竟天气热,原油的粘度随之也就差一些。
但是到了冬天,尤其主要产油地都在东北、西北地区,这些地方的到了冬天温度特别冷,只要抽油机出现了问题、井口出现了问题,用不了1个小时的时间,这些稠油在运输管线里就会凝固,再想把管线疏通就太难了。
在油田基层生产中,最怕的不是抽油机出了问题、也不怕电机报废,最怕的就是管线堵了。
抽油机、电机坏了能修,而且价格也不高!但是每个油井就只有两条管线(一条掺油的、一条输油的),哪条管线堵住了,这油井冬天就不能生产了。
所以每当管线堵了,那么采油站的基层员工就要倒大霉了!
作者的爱人09年的时候上夜班,他在那年冬天就赶上过2次管线冻堵。
第一次管线冻堵,是头一天晚上发生的,结果到了他上班这一天,时间已经过去20多个小时了,管线依旧没有解开。
而在这个过程中,因为那个年代管理多少还差一些,所以站上的员工那火烧、拿热油炝点、拿压风机打压,都不好使,而7、8名员工更是干了一天一夜。
因为我爱人上的是夜班,所以他只参与了晚上的工作,后来我爱人跟我回忆,说那天晚上特别冷,将近零下30度,他在外面跟着大家干活儿,到了最后四肢都冻僵了。
不过最终这条管线还是没抢救过来,因为这事儿站长还被大队长在会议室批评了。
第二次关系,也是头一天晚上发生的(我爱人上一个班的夜班工人,比较懒,经常出事儿),结果这回站上的人又是忙活了一晚上,不过这次倒是幸运,在第二天7点钟的时候,大家齐心合力把管线弄开了。
09年那会儿,油田员工的年纪还都是30岁左右,大家对于工作的热情也特别高,所以管线解开了,大家都特别高兴,所以下了班,即使大家基本上两晚上都没合眼了,大家依旧出去大吃了一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