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两百七十三章 钱粮不够用啊,家兄朱由校,北城二千,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过仅仅凭王舜鼎和地方官府的实力,想要让黄河平稳还是有些难度。”

“我想让你命锦衣卫去查一查,从洛阳至云梯关海口,到底有多少段黄河堤坝偷工减料,顺带也可以查出一批贪官胥吏。”

“殿下放心,卑职稍后就去办。”陆文昭应下,似乎也忘记了刚才和满桂在一起时的事情。

“你先下去吧。”朱由检摆手示意,而陆文昭也作揖之后退出了书房。

不过在退出书房小院的时候,他还是转头看了一眼朱由检的书房,随后不知道怎么想的,皱着眉头便离开了。

也在他离开后不过两刻钟的时间,王承恩就带着十几名王府的书吏,抱着数百本厚厚的账本前来。

朱由检示意他们都坐下,他们也手忙脚乱的把账本放好,算盘拿出,新的账本放在桌上,摆好笔墨。

等他们都忙完了,朱由检才说道:

“今岁的钱粮统计了多少了?可有四千万否?”

朱由检很大胆的说了一个数目,而王承恩却笑呵呵的作揖道:

“具体火耗后的钱粮是多少还没有算出来,但总的已经算出来了,交了一千三百余万石田赋后,大约是四千五百万石上下。”

“如果不是陕西、山东遭了灾,或许能到五千二百万石左右。”

“此外皇店、官场、纺织厂,九个月共盈利七百零六万四千余两。”

王承恩的一席话,让朱由检微微点了点头,表示十分满意。

他顺带算了一下,如果按照王承恩的话,今年户部的田赋收入不会低于三千五百万石。

再加上其他的杂项,户部应该还能入个三百多万两银子,而内帑可以入个四百万左右。

也就是说、天启五年在两省遭遇大灾的情况下,大明依旧入了一千四百万两银子,八千万石左右。

今年的赋税,几乎等同于曾经大明三年的赋税,而这样的赋税提高,不仅没有增加百姓负担,反倒让百姓过的更滋润了。

朝廷有钱,百姓有粮,眼下的局面似乎很好。

不过,朱由检一想到各种支出,就开始头疼了起来。

“陕西、河西、辽东、旧港、琉球等地的迁移,今年发了多少粮票、肉票?”

由于粮票制度的启用,御马监的账目倒是好算了不少。

粮票就拿来兑换粮食,肉票则是根据南北不同而使用。

北方有官场,南方则是靠渔业,总之补充少量的肉类给迁移的百姓还是没有问题的。

“共发下一千四百三十九余万石粮票,二千三百二十四万斤肉票……”

王承恩微微作揖,这作揖差点没让朱由检一口气没上来。

好在他听清楚了肉票的单位是斤,如果是石的话,便是把他杀了都拿不出来。

“旧港的肉票发放最多,不过沈布政使已经准备了许多捕鱼船,琉球、旧港之地也开辟了七处盐场,肉食的问题不会很大。”

沿海还能捕鱼为生,王承恩的安慰让朱由检稍微松了一口气。

“北方的官场已经遍布诸省,不过肉类上面的供应……”

王承恩说着说着看了一眼朱由检,随后才作揖道:

“殿下、大军再这么吃下去,恐怕官场要入不敷出了。”

“怎么了?”朱由检很久没有关心官场的事情,因此见王承恩哭穷,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对此、王承恩只是叹气道:“殿下虽然降低了外拱卫营的标准,但五府近六十万大军,每日要吃下去的肉便是三十万斤。”

“各地官场强撑着供应了两年半,场内家禽牲畜数量居然不如开场之时的数量了。”

“照这么吃下去,恐怕四个月后各地官场就要……”

剩下的话王承恩没有说,但朱由检明白对方的意思。

三十万斤肉,这还是外拱卫营的数量,加上上直和海军就是近五十万斤肉每日。

一年算下来,近两亿斤肉食,如果把这些肉食换成活猪宰杀后的肉量,每年要吃下一百万头猪。

当然、这自然不能这么算,因为沿海的拱卫营和海军大多都是补充鱼虾,真正吃家禽和牲畜的主要还是西军都督府和北军都督府。

哪怕就是上直,实际上也逐渐在削减家禽和牲畜的供应了。

朱由检缔造的明军,是建立在充足后勤上的一支军队,随意减少供应显然是不可行的,但如果从民间购买,就要考虑到这么大需求冲入民间,会不会造成物价飞涨的问题了。

朱由检简单算了一笔账,按照大明的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然后实际上得到的,是每年七十多亿斤的稻壳、麦壳等可加工的天然饲料。

如果用这七十多亿斤天然饲料反推,那整个大明的牛羊猪家禽肉产量也不会高于二十亿斤,折合为一百二十万吨肉食。

这么一来,也就是说八十七万军队的存在,占据了大明市面上一成肉食。

如果明军不降低标准,又没有办法自给自足,那市面上的肉类物价最少要上涨百分之十……

“得想个办法解决……”用反推法算出大明的肉食数量后,朱由检就开始头疼了。

不过这种时候,他却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了一样东西。

“对了,差点把它忘了!”忽然想起一个东西的朱由检,当即对王承恩问道:

“番薯和马铃薯的耕种布置怎么样了?百姓种的习惯吗?”

“回殿下……”王承恩这个官场大总管和种植大总管都不带想,直接回应道:

“眼下番薯和土豆,按照您说的,分布种植在两京一十六省,其中番薯种下二千三百余万亩,土豆一千四百多万亩。”

“不过……”王承恩有些尴尬道:“虽然有皇店的销售,但百姓都是把它们当做菜来吃的。”

“……”听到这话,朱由检人无语了。

亩产八石、二石,总产量加起来超过两亿石的番薯和土豆,居然还满足不了挣扎在温饱线……

“等等……”朱由检反应过来了,现在的大明百姓经过他的手段缓解一部分土地兼并问题,可不再是挣扎在温饱线上的饥民了。

如福建之地,都迁移出去省五分之二的人口了,而北直隶和陕西、河南、广东、南直隶等地更不用多说。

土地兼并最严重的地方,都被他通过迁移、发军屯田等手段缓解了矛盾,老百姓虽然不说人均五亩地,但人均三亩也是有的。

这种情况下,百姓干嘛要把番薯和土豆当主食?

资源问题解决了,除非有饥荒,不然脑子有毛病的才会把这些东西当主食吃。

眼下整个大明,在吃这两样东西的,只有陕北和山东的灾民。

这么一想,朱由检有些语塞,随后又摇头心想:

“今日你们爱答不理,到了饥荒时……”

这么想着,朱由检对王承恩说道:“既然百姓不吃,番薯藤和番薯就先拿去当做官场的饲料吧。”

“不过记住,这两样作物必须要保持八千万亩的种植范围,只能多不能少。”

“是……”听到朱由检的话,王承恩也笑了出来:

“如果用番薯藤和番薯做饲料,恐怕官场的牲畜和家禽数量还能变多一些。”

王承恩很早就想这么干了,只是奈何自家殿下一直在意扩大种植规模的事情,不准许他这么干。

现在好了、按照今年的产量,估计今年就能把种植范围扩大到八千万亩,而番薯藤和番薯还能剩余几百万石来喂养各地官场的牲畜,官场牲畜的粮食问题就不用着急了。

想到这里、王承恩脸上的笑意也藏不住了,而朱由检也摇头叹了一口气:

“好好养你的*吧……”

“奴婢领命……”王承恩高兴应下,而朱由检想了想

如果谷物的饲料加上在大明耕种面积达到四千多万亩的红薯、红薯藤等物,那的饲料产量应该可以达到三百多亿斤的。

限制人口和畜牧业的往往是粮食和饲料,翻了三倍的饲料产量,或许能让大明的牲畜数量达到国初的标准。

这样标准下,大明的人口数量或许也会缓步提升。

不过、这种提升只能持续到大旱爆发前,也就是两年后……

想到大旱,朱由检皱了皱眉头,随后才开口道:

“调钱粮先把北军都督府和上直的赏银给发了,剩下的钱粮,让毕自严从户部分别调白银四十万两银子,粮食二百万石给徐光启、王舜鼎两人。”

“让他们由上而下的解决黄河堵塞的问题,再重新修缮黄河。”

“最后发完军饷、百官俸禄后,还能剩多少?”

朱由检看向王承恩,而王承恩闻声也看向了身后的所有书吏。

书吏们当即敲打算盘,足足过了三刻钟后才开口道:

“殿下、掌印,要发军饷和俸禄,还得让各地常平仓卖粮二千万石。”

“最后发完军饷,御马监和户部、内帑还能剩下七十二万四千一百零九两,一千四百九十七万余石粮。”

书吏的话让朱由检微微皱眉,五军都督府八十七万大军的军饷是一千四百万两,按理来说银子刚够。

但眼下居然要卖粮二千万石,显然这笔粮食贩卖后的银子,是用来下发官员俸禄的……

“该解决冗员的事情了……”朱由检一眯眼睛,想起了自己从三娘子那里获得的账本的事情。

不仅如此、他还想起了账本上那些商贾、大臣的名单。

“把他们抄家一边,恐怕银子都够大明潇洒两年了……”朱由检眼神闪烁,随后转头对王承恩道:

“先把去年结余的粮食调往白马关,那笔粮食够对付虎兔墩他们了。”

说罢、朱由检转头看向了院外,喃喃自语道:

“等收拾了虎兔墩,我再回来收拾你们……”

为了又有人杠我,贴串数据。

大明的粮食亩产和肉产量和建国初的差距并不是很大,毕竟我们还没开始发展化肥和饲料,也没有引进约克夏猪。

50年,国16.2亿亩,人口5.52亿人,人均耕地面积为2.9亩。

大明在书里的耕地数量则是8.4万亩,人口暂时算作1.5亿,人均耕地为5.6亩。

——————

50年、我国的家禽和猪牛羊的年产肉量,是不到300万吨,人均10.8斤。

总耕地面积是我们二分之一的明朝,在粮食产量和畜牧种类一样的情况下,年肉产量在120万吨,人均16斤肉是不奇怪的(这就能解释明代各县志记载,肉为什么便宜了)。

至于50年之后,那就没得比了,亩产和牲畜种类都不一样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战神之上

烟灰公子本尊

报告!江队他有点甜

厘九爷

龙魂神将

夜行胖书生

日娱之乃木坂未来

秋七Aki

较量

九引

史上最强太子爷

点击:3422">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