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八十七章 江南不偏安,家兄朱由校,北城二千,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户籍的事情,在天启十五年以前必须完成,工业区也要在天启十五年以前部投产。”

“四年后,我要看到国朝年产最少四万台拖拉机,工业蒸汽机和大型的高压蒸汽机也必须数量达标。”

“此外,从明年年底开始,五军都督府内四十五岁以上的士卒进行转业,转业目标为铁道兵、衙役、兵马司、地方官员。”

“如果不愿意转业,那五军都督府按照其军龄,在当地购买田地,授田退役。”

“参军三年者,授退伍田十亩,参军军龄每增加一年,退伍田增加十亩,上不封顶。”

“至于退伍后,有愿意迁移前往麓川、关外三省、南州、旧港等地的退伍兵,依旧按照其军龄授田。”

“三年以上者授田百亩,军龄每增加一年,则退伍田亦递增一百亩,授田土地由退伍士卒自选无主土地,地方御马监负责发放拖拉机。”

朱由检决意裁军,而被裁对象和他当初定下的一样,是四十五岁以上的老兵。

不过,即便是裁军,朱由检还是给予了老兵们退伍后应有的待遇。

这其中,尤其是以海外退伍的待遇最为丰厚。

如果有一个军龄二十年的士卒选择海外退役,那他立马就能获得两千亩无主土地,并且御马监还会给他家发放一台拖拉机。

要知道这和村集体的拖拉机可不一样,村集体的拖拉机是朝廷的,而退伍兵手里的拖拉机可就是他自己的了。

除了不能买卖,御马监要定期上门检查外,怎么使用这个拖拉机是由士兵自己决定的。

说白了,就是变相的移民,不过这个移民从发放耕牛,改变成了发放拖拉机。

至于拖拉机的产量问题,朱由检倒是毫不担心。

明年年底才裁军,届时第一批工业区已经部投产成功,第二批工业区也开始建立,第三批工业区也开始清场。

等后年转业和退役的士卒们决定了去向,届时拖拉机的产量已经涨到了四五千,而等他们前往了麓川、关外三省和南州之地后,估计已经是年底了。

接着选地,建造房屋又得小半年,一来一去就天启十四年了,届时第二批工业区都已经投产一半了,也就是大明最少有每年上万台拖拉机的产量。

这种时候,退役士卒们申请拖拉机,那御马监自然就能爽快的批阅同意了。

士卒们的退役耽搁不了大明的半机械农业化,反而会推进大明的半机械农业化。

有他们这群人做对象给麓川、关外三省、南州、旧港的百姓看,其它百姓也自然会知道拖拉机的好处,迁移的人也就自然越来越多了。

现在关外三省的人口经过半年的迁移,不过从一开始的一百一十几万,涨到了现在的一百三十几万,这个速度太慢,朱由检得推一把。

他需要在天启十四年以前让关外三省能自给自足,在天启十六年以前让关外三省可以反哺关内,不然接下来的大旱,还是会让大明忙的手忙脚乱。

在短时间内,仅仅依靠拖拉机不现实,人力才是短时间内开发关外三省的最好手段。

别的不说,光看辽东就知道。

天启元年的辽东不过百来万人,耕地不过几百万亩。

但是到了天启十年,辽东人口暴涨到八百万人,耕地三千多万亩。

十年的时间,辽东耕地暴涨八倍,这些都是各地饥民勤劳开垦的结果。

如果现在辽东、山西、北直隶、山东、河南这五省各自迁移出一半的人口去关外三省,那五年之后,关外三省的耕地数量就能从三百万亩增加到一千万亩。

加上五年内大明的拖拉机能凑出三四万台开发关外,那每年就是五六十万亩的机械开荒,外加一百多万亩的人力开荒。

这加起来,每年最少就能开荒二百万亩,并且后续还会不断增加。

不过,这也就是想想罢了,毕竟别的不说,眼下河南百姓的日子可是十分滋润。

五千多万亩耕地中,有四千余万亩耕地都在六百万百姓手中,平均每人六亩有余,年产十二石米。

留下五石后,他们可以轻松将七石米卖出,每人收入三两银子,每户十几两。

正因如此,河南百姓对于迁移的事情最不上心,朱由检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他不可能强制迁移,因为在没有足数耕牛发放的情况下,人均六亩土地,已经到一个人能耕种的最大数目了。

也就是说,河南的农民是目前大明原本两京十三省的农民里,过的最稳定的一部分人。

迁移他们,就得给留下的百姓发放耕牛,不然百姓们种不过来那么多土地,不迁移他们,放任这么下去,等个四五十年人口增长,估计河南百姓反而要成为大明的贫困户。

因此,朱由检只能鼓励河南百姓迁移,以此每年来迁移个几万人,往后推延当地土地兼并爆发的时间。

想到这些,朱由检有些头疼,他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号召北方百姓迁移关外三省,然后号召南方百姓迁移麓川和旧港、南州。

这其中,尤其是旧港和南州的土地最为浪费。

旧港的土地,尤其是南海府(爪哇)的土地如果开发出来,并且配合上拖拉机的话,那以这个时代的田亩产量,它完可以养活最少两千万人。

算上其它的地方,旧港想要很滋润的养活三千万人口,简直就是轻而易举。

不过,人口最稠密的江南三省的城镇人口根本就无心迁移,他们早就过习惯了打工赚钱的日子,要他们再回去务农,简直是要了他们的命。

至于剩下那八成的农业人口,他们基本也习惯了养桑卖丝,更不想去旧港。

因此,江南三省那最少有五千万的人口就成为了朱由检最头疼的事情。

放着他们不管,等天启十六年江南大旱,那他就准备等着养最少三千万张嘴吧。

并且还不仅仅是这三千万张嘴,其它地方还有饥民等着养活。

反正不管怎么算下来,他都得掏出足够最少五千万人吃的粮食,并且这一吃就是好几年。

这么一想,朱由检头疼不是没有道理的,而强行迁移江南百姓,这比让他现在就施行“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还难。

他大修火车、经营东北,旧港,说白了就是想让内地和海外的粮食可以源源不断输送江南三省。

这其中尤其以海外粮食最为主。

如果蒸汽船只建造成功,那印度厮当的优质粮食可以供给旧港,而旧港的粮食就能供给江南。

印度厮当距离旧港,旧港距离江南,这两地距离都是六千多里,以船只满载可每个时辰行驶六十里的速度来说,扣除补给燃料,休整的事件,基本上单程也就十天的时间。

九千料蒸汽船只可以运送三万石货物,一百艘就是三百万石,而旧港的粮食……

“承恩,今岁旧港田亩数几何?”

朱由检向王承恩询问,王承恩闻言也连忙翻找文册,最终在几分钟后找到了文册,并看到了旧港沉廷扬的奏疏。

“旧港今岁田亩三千七百二十六万余亩,上缴田赋二千四百六十余万石。”

王承恩念出了旧港的田赋缴纳,而旧港的田赋也在不知不觉中,占据了大明田赋的三分之一。

不过朱由检很清楚,旧港田赋之所以缴纳了那么多,赖当地的赋税采取的是军屯田的十赋三。

然而从明年开始,国朝的田赋都要统一调整为十赋一,这也代表旧港的田赋会降低到八百多万石。

“户部的奏疏中,国朝田亩数眼下有多少?今岁的田赋又有多少?”

朱由检不断询问,王承恩和曹化淳也翻找着户部的奏疏,最后找到并读出:

“是岁国朝田亩数八亿七千六百三十七万六千二百五十三亩四分,田赋岁入九千八百三十二万六千九百三十七石六斤。”

大明的田赋创下了新高,但王承恩念出的数目有些搞笑。

按照大明三十赋一的传统田赋,似乎九亿多亩耕地,在南北平均亩产一石半的情况下,最少要缴纳田赋四千三百多万石。

这么一看,似乎没有什么问题,而且田赋数量还多了。

但是问题在于,这九亿多亩田地之中,除去山西和陕西的田赋蠲免不用缴纳外,其它的北方和海外等省都是按照军屯法区域划分出的十赋三和十赋二的规矩缴纳田赋。

这几个省份的田地,大概是在五亿亩左右,除去其中有三千多万亩的开荒地不能缴纳赋税外,按照往年记录和军屯法,它们应该缴纳最少一亿两千石田赋米麦才对。

这接近一亿两千万石的米麦,去了稻壳和火耗,基本能入库的在八千万石左右,那么问题出现了。

除了蠲免的两省,以及负责西南军备的云贵川交四省以外,按道理剩下的湖广、江西、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南直隶这一京六省的耕地数量可是多达两亿三千多万亩的。

在其它一京六省已经缴纳八千万石田赋的情况下,这占据两亿三千万亩的一京六省,怎么反而只缴纳了一千八百多万石?

需要知道,它们之中也有数量在两千多万亩左右的军屯田,这两千多万亩的军屯田,至少缴纳了一千万石的田赋。

也就是说,剩下两亿亩耕地,只缴纳了八百万石田赋,而他们原本应该缴纳的田赋数,应该是一千三百万石才对……

因此,今年南方一京六省,最少少交了四百万石米麦……

想到这里,朱由检面色铁青:

“叫毕自严来见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战神之上

烟灰公子本尊

报告!江队他有点甜

厘九爷

龙魂神将

夜行胖书生

日娱之乃木坂未来

秋七Aki

较量

九引

史上最强太子爷

点击:3422">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