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发白帝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章 弹劾,硬核接盘唐末,晚发白帝城,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半个时辰前,天都,仁寿宫。
五十七岁的开宁帝侧躺在大殿的宝座上,静静地打量着殿中跪倒的七位臣子。皇帝的衮龙大袍在昏红的烛火中越发暗淡,只有那双狭长的褐色眸子依旧迸发出危险的光芒,时而清明,时而浑浊。
皇帝摆摆手:“都,起来吧。”
“谢陛下!”
皇帝从面前的书案上捡起一份奏章,翻了翻,又合上,转而伸出右手指向角落里一名低着头的红衣朝臣,慵懒道:“屈爱卿,下午的时候你上了一道奏章,说要弹劾国舅周仁达。朕没看,也不想看,但这事儿还是要管的。现在,朕把你召到这儿来,当着诸位宰相的面儿,你可以说了。国舅所犯何律?致使你要弹劾他呀?”
监察御史屈献光闻言,左右望了望旁边的几个大臣,又看了一眼殿上的皇帝,却发现皇帝也在直盯着他,赶紧低下头,擦了擦额角的汗,壮着胆子开口道:“臣弹劾周国舅借周岁宴之名广发请柬,大宴宾客,实则勾连朝臣,结党营私。臣以为国舅知法犯法,罪加一等,望陛下严加惩处,以彰国宪。”
皇帝听他所说,未见喜怒,又问道:“屈爱卿所言,可有真凭实据?”
“据臣所知。今日周国舅借其府中小公子满周岁之际,在月明楼摆下酒席,宴请朝中大臣。其间谈吐狂悖,密议不轨。谁知杂役疏忽,酿成失火,火势引来了巡防营,大理寺与天都府的兵丁也随后赶到,调来水车扑灭了大火。然而等营救出困在楼中的宾客时,发现他们非富即贵。其中大理寺丞孔振亲眼认出了太子府少詹事刘珣与驸马都尉陈宗儒。还有人传言,范阳王李暹、左散骑常侍萧绰与兵部侍郎贾羡等人当日也在席间。臣以为方今陛下龙体不豫、太子新归,朝野正值不安之时。周国舅却在此时密会臣僚,邀请的人或是宗室亲王,或是六部郎官,或是外州刺史的家眷亲友,其勾连不轨之意昭然若揭。况且陛下屡次三番严禁结党,周国舅仍知法犯法,藐视陛下,藐视朝廷法度。若不严加惩处,恐难服众!”
皇帝听了,打开奏章又瞄了几眼,缓缓叹一口气,不动声色地问道:“你刚才说,太子新归,朝野不安。那依你之见,此事莫非与太子有关?”
屈献光赶紧俯身跪倒,连连叩头:“臣,绝无此意。”
“朕又没怪你。”皇帝冷哼一声:“起来吧。”
“臣,谢陛下!”
皇帝也不管他,转过头来朝着一旁的几位宰相问道:“屈爱卿弹劾之事,确属重大,几位爱卿都是朝中的元老,你们的意见呢?”
此话一出,除了中书令郭歆仍是纹丝不动地站着,其余几人都是眉头紧皱,互相瞄几眼,想从别人的眼神中看出点什么。僵持半晌,仍是每日开口。
“哎,不用拘束,朕今日召你们来,便是畅所欲言。”
这时,尚书省的老大,黄门侍郎俞简终于开口了,他一边观望着皇帝的脸色,字斟句酌道:“陛下,臣以为,周国舅在此时设宴,邀请公卿文物大臣,确实不太妥当,违背了,陛下的训诫,有结党之嫌。不过,自家的孙儿满周岁,毕竟是乐事,请的人多了一点,虽然不妥,却也情有可原。况且,臣以为,这席间的事,恐怕还未有查证,外人传言,也多只是猜测。目前来看,周国舅,大摆宴席是真,趁机密谋、意图不轨却未有实据,若是急着严惩,恐怕,恐怕未能服众。”
“俞爱卿所言,亦有道理。”皇帝又转过头:“屈御史,你以为呢?”
“陛下。”屈献光连忙反驳:“这周国舅**人,在席间言语狂悖、图谋不轨,确有人证,绝非是空穴来风啊!臣若无实证,绝不敢谗言污蔑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