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推测
施特劳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2章 推测,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施特劳斯,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727年签署那一条约也就是《恰克图条约》,它是真正意义上清朝对外妥协的开始,虽然一般不将它和晚清时期的那些不平等条约相提并论,但已经彰显出了满清统治阶级对外的怯懦无能。
当然雍正皇帝是可以给自己找一些借口的,因为当时的他正急于处理朝廷当中的权臣之一,隆科多。
隆科多当时负责与俄国方面商讨这一条约,他被查办之后,雍正皇帝出于改弦更张等一系列原因的考虑,最终默许了条约的草草签署,而在达成基本的协议之前,隆科多在领土问题上是一直坚持寸土不让的。
雍正皇帝的这种行为,很难不在历史上受到诟病。而且,就当时清俄两国的情况来说,已经将统治核心转移到相对温暖的华北平原的大清帝国,很难还去认真的经营北方的边界。这样的客观变化导致他们主观上的被动和懈怠,以至于给后世带来了许多麻烦。
只不过,在乾隆皇帝当政时期,随着双方国力的逐渐强盛。清政府不再惧怕俄国人的南下行为,而俄国人的进攻重点也逐渐从东方变成了向西,也就是欧洲的核心地带进行发展,同时男方的奥斯曼帝国也又一次成为了他们付出的目标。
在这种情况之下,双方似乎达成了高度的默契,并没有出现之前那种剑拔弩张的情况。当然,阿睦尔撒纳的情况应该是个例外,准确的说,他应该是双方互相试探对方底线的一个产物。
既然是试探而非正式的攻击,那自然是因为双方没有公然揭破表面和平的决心。所以对于大清帝国来说,俄国就仅仅是个值得警惕的对手罢了。
也因此那位太子妃,叶卡捷琳娜殿下的老乡们也顺理成章的承受了这样的猜忌。
不过这里毕竟是莫桑比克,是一个远在非洲,而且远到足够任何人都无法直接对大清帝国构成威胁的地方。所以即便面前的这群人值得警惕,阿桂也不会浪费闲情逸致在不该浪费的事情上。
他只想知道,这群在海宁看来有可能可以视为亲信的人,来这里究竟有着怎样的目的?
“安哈尔特的勇士们,我早就听说过你们的大名,你们是这世界上最好的佣兵之一。我很想知道你们大老远的跑到这里来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只是想要躲避一下故乡的寒冬吗?”
对于普鲁士人来说,冬天确实是有些煎熬的,尤其在工业革命、全球变暖之前,倘若能够在冬天离开故乡的话,那相信所有人都不会多,做犹豫这一点在后来的美欧国家得到了具体的体现,那群喜欢在极夜到来之时前往马尔代夫度假的瑞典为就很能说明问题,不过,这群普鲁士雇佣兵还没有过上国家社会主义瑞典的好日子——他们可没有足够的钱财去马尔代夫度假。
所以,他们的回答是这样的:“我们收到了任务。让我们南下前出侦察荷兰人的动向。对了,还有他们的盟友,祖鲁黑人。听说南边的几个祖鲁王国对津巴布韦的绍纳文明非常感兴趣。绍纳人的情况其实很糟糕,他们的土地上虽然遍地都是矿产,但他们并不会利用,也没有什么工业可言,在这种情况之下,荷兰人完全可以怂恿他们的盟友抢夺土地和矿产。因此我们认为我们在进行一次伟大的战争。”
林奈和布封听到了这段话之后,立刻对他们的骑士精神予以了褒扬,这也不愧是调整骑士团的后裔,至今都仍然坚守着出强扶弱的信条。
阿桂对他们的行为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不过他心中想的却和林奈等人并不一样,所谓的前出侦察,看上去虽然很符合这群雇佣兵的身份和战斗能力,毕竟他们也不是环球集团的嫡系,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些炮灰而已,放到危险度很高的侦查岗位上去,对于高层来说也完全不会心疼。而他们的作战能力和意志品质又是有基本保障的,甚至信誉上恐怕也没有多大问题,所以侦查后来的结果应该也很值得相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