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七年战争的中亚牵扯
施特劳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5章 七年战争的中亚牵扯,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施特劳斯,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波西米亚的围墙行动开始了,几天之后,由一些不安世事的当地人开始向邻近的西里西亚渗透,这原本是奥地利的省份,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之后,被迫划给了普鲁士作为欧洲当时的纺织忠心,虽然此地出产的各种纺织物在精美程度上还不能完美的超过意大利,但在数量上,确实让南方的那些个纺织中心都已经感到汗颜,这也是一个最为富裕的程省份,掌握它就意味着掌握了丰厚的税收来源。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正是通过这一举动才获得了大量的战争资本。不过他所积累起来的那些财富,恐怕根本无力支撑未来7年的战争。当然这主要是因为他并没有预想到战争会持续那么久。
而且对于这一地区的渗透,你已经无法阻止它获得足够的税收,不过如果奥地利军队能够收复这里的话,这样的税收在未来几年里都将成为空谈,这对于奥地利人来说显然是更加富有实际意义的。
为此当地的一些爱国人士,便利用商业交流等一系列的借口进行渗透,然后将环球集团为他们加强村落防御的各种行为告知了当地人。虽然这里已经被普鲁士统治了几年,但仍然有很多人心向故国,而且她们的富裕生活已经让他们厌倦了战争带来的危险,如果环球集团能够给他们提供相同的保护,那么他们就可以尽可能的避免战争带来的损失,这对于一群已经生活在蜜罐里的人来说,实在是一种无法放弃的诱惑。
于是在当地颇有发言权的一些任务纷纷派出代表穿过边境,去和环球集团在波心里下活动的那些人建立联系,很快,他们就得到了环球集团一方的积极响应,在他们的指导之下,这些人很快筹集了一些石块木材之类的材料,并和波西米亚的同胞们一样开始加固自己的城镇。
这样的变化开始从西里西亚向北,蔓延得以致朱邦很快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环球集团的承诺开始逐步在现实当中展现出威力来,这比之前的传闻还要让君主们感到惶惑不安。
不过也有一些君主们采取了极其明智的选择,比如法王路易十五就给边境地区的那些城镇美主动加强了防御,他直接派遣出了自己的军队来负责这一事务,让当地的百姓对法**队感恩戴德起来,这样他的军事行动就有了极其稳固的后方。在海宁的手下潜入西里西亚之后,他也派遣自己人前往附近的德意志地区散播相同的言论,并且主动宣称是环球集团派他们去做这些事情的,因此他们赢得了附近村民的一些信任,而法国的指挥官们则希望通过不同村落的信任来在地图上构建出一条快速通道来,这样只要战争爆发,他们就可以通过不同村民进行的掩护,而迅速到达敌人的核心地带。
这样的想法确实值得称赞。不过环球集团也并非没有想过这样的做法,只不过他们并没有必要以如此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战争当中而已。
当年有海宁承诺给俄国女皇的那2万士兵,如今虽然在经过数年的跋涉之后,终于进入了俄国境内,但它们似乎仍然在眷恋在印度、波斯和中亚取得的那些战绩。而且其中一部分虽然身处俄国境内,但仍然在和边境上的某些叛乱分子打交道,他们所维护的利益不是环球集团的,就是大清帝国的,似乎与俄国女皇没有半毛关系。
对于这种情况,伊丽莎白一世已经不止一次表达了不满,然而环球集团的高层从未予以过正是回应。相反的,远在北京的乾隆皇帝却曾经写信劝慰女皇,他说欧洲那些小国的战争根本不值一提,即便俄国拖后几年再出手,也不会有人能够影响到俄国获胜的最终结局。
像这样的外交事件,在原本的历史进程当中是没有的,但随着海宁的出现,各种通讯和贸易线路的开拓,俄国女皇和他的大臣们终于有机会见到这位喜欢纸上谈兵的乾隆皇帝的所谓雄才大略了,不过这一次来自北京的这位君主提供了一个正确的建议,以俄国现在的实力来说,他们所拥有的科技虽然比欧洲主流国家还稍显落后,但如果辅之以人数优势的话,那么确实没有几个国家能够成功阻挡他们的前进。
乾隆皇帝其实根本没有注意到科技对比这方面的事情,仍然在使用冷兵器作为主流武器的大清帝国,其对比的重点方式仍然是人数上的,他只是蒙对了俄国的实力对比情况而已,根本就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本来面目。
不过这样误打误撞的来往,却让俄国女皇对这位大清帝国的皇帝感到愈发期待,而一直与清帝国眉来眼去的环球集团也受到了女皇的猜忌。女皇不得不又一次派出了她的情人,曾经舍身为海宁挡过子弹的拉祖莫夫斯基去环球集团进行交涉。不过这一次海宁没有给这位老朋友面子,虽然他从莫斯科跑到中亚花了足足几个月的时间,而且一路上风吹日晒,整个人的健康状况都变得惨不忍睹起来,但海宁还是狠心拒绝了他带来的建议。
这个原因是很简单的,即将参与青年战争的俄国需要一个稳固的后方,正在这一带作战的大清帝国,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虽然他没有表明自己反清复明或者恢复中华的立场,但他也隐晦的提到了一个被统治民族的简单理想。拉祖莫夫斯基并没有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他只是模棱两可地感受到了海宁对乾隆皇帝的恶意。用他的原话来讲就是:“俄国虽然在大战之前不方便在中亚制造事端,但考虑到战争可能会持续很久,环球集团也不准备让那位皇帝如此迅速的结束这里的战争,他可以取胜,但不能立刻就腾出手来对我们构成威胁。”
拉祖莫夫斯基知道所谓的我们是什么,他不光指俄国还是在指已经在中亚地区逐步建立起利益链条的环球集团,那里的棉花种植和羊毛纺织已经成为颇具代表意义的产业。俄国贵族们更是乐此不疲的与他们进行贸易。
相比于俄国和大清帝国进行的恰克图贸易来说,俄国与环球集团中亚各机构的贸易,虽然存在着更加明显的逆差,但因为贸易过程当中的大部分支付都可以用纸币环球通宝来进行,因此并不存在明显的贵金属外流现象。
俄国宫廷虽然知道,即便没有贵金属的外流,财富的外流也是不可避免的,但因为近些年来,他们和环球集团的内部合作,也让很多贵族们拥有了更多的财富,所以他们仍然没有对此事采取必要的警惕措施。
在这种情况之下,环球集团与俄国贵族们之间的合作和贸易,就拥有了更加独特的本质面目。而大清帝国也确实有可能成为他们的威胁,这其中的危险自然不是小小的恰克图贸易,而是指直接的军事扩张。
俄国与大清的边界线很差,但环球集团与大清帝国的青年却更深。这样一个组织都已经对乾隆皇帝产生了戒心,而他们的利益又深深的和俄国捆绑在一起,那么宫廷之中那些担心中亚局势的人,毫无疑问是做了一个杞人忧天的噩梦。他们的策略也远不如海宁的稳妥。
至于那些至今为止还没有走向战场的士兵,其实他们已经在为接下来的战争努力了,只是那些该死的宫廷贵族们没有看到罢了。
为此仁慈善良的拉祖莫夫斯基专门写了一封信,在女皇面前狠狠的抨击了那些贵族们的愚蠢行径,并为那些勇敢的士兵们正名。
“他们确实还没到达欧洲战场,但他们已经率先开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