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求道之路(中)
施特劳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8章 求道之路(中),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施特劳斯,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得不承认的是。这样的斗争,在很多地方很多时空都是存在的,即便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未能幸免。苏联的成立就是这方面最好的写照之一,起初的时候,革命者们为了政治理想而继承了从原始社会发展起来的暴力机器,但是他们基于理想而设计的各种行政措施,并未能从现实当中展现出他们所设想的美好。苏联在随后走了下坡路,并给全球的社会主义斗争事业带来了沉痛的打击。
普通人与某些制度者的斗争,如果有成功的土壤让他将酝酿一个伟大的国家,如果没有,那他只能在这个伟大的国家面前倒下。这也勉强算是美苏冷战的内在逻辑之一。
幸运的是,新中国虽然没有得到多少这种斗争,处长的眷顾,但却通过艰辛甚至残酷的努力和牺牲最终赢得了胜利,而且在是否变成另外一条恶龙的关键节骨眼上选择了改革开放,这证明我们绝对拥有成为一个新的伟大国家的优秀潜质。
但是在1756年清帝国并不具有这样的优秀潜质,海宁如果想要在当时的全球范围内寻找关于此类潜质的蛛丝马迹,他的目光也只能停留在宾夕法尼亚。
只是他悲观的发现,即便是在争取所谓自由的过程当中,美国的民主也充斥着让人作呕的裙带关系,富兰克林此时虽然身在英国,但他依旧在为家乡的事情积极奔走他的许多亲戚也因为他的政治活动而成为了当地的议员。
哪怕伟大如富兰克林,尚且也不能避免这种流俗。海宁又怎么能够相信他们所谓的自由,所谓的民主能够真实的照耀进普通人群的生活当中呢?
这里确实有着如何创造一个良好国家的蛛丝马迹,但这只是蛛丝马迹而已。
海宁虽然没有放弃继续观察的打算,但他也已经失去了对北美殖民地的兴趣。
相反的,身为四大古国之一的印度,此时正以东方某神秘大国的身份,试图给他带来新的启示。
虽然做出这件壮举的指示,古老印度的一个邦而已,但那位叫做西拉赤-道拉的孟加拉纳瓦卜,确实近期在舞台上最为卖力的一个演员,身为观众的海宁,实在不好不给他投去关注的目光。
更何况他的表演,也确实并非完全没有意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