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阿Q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百八十九节 控局九,穿越之大民国,狂人阿Q,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日军一万人堵住了杜聿明的退却之路,但是他们手里有六万人,一鼓作气当可以拿下。可是遭遇了一连番的不顺利之后,杜聿明太过悲观了,他选择了避开日军继续退却。结果到了密支那依然发现有日军,他们的退路完全被堵死了。
按照蒋价石的命令,各只部队自己想方设法回国,而此时一个厄运降临到了王牌师200师的身上,他们被迫要通过蛮荒野人山回国。这是一段辛酸的经历,没有倒在战场上的无数战士却在丛林中永远的闭上了眼睛。尤其是他们师长戴安澜,这更是一个悲情人物。
戴安澜赵书礼不可能不知道,这是后世的历史上中**队出国作战第一个牺牲的将军,当时各个政要人物都给他发了挽联,其中包括太祖等人。而此人的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他之所以能做200师的师长,不是别人提拔他,而是他拔高了整个部队。自他当军官后,不管是在王牌部队还是王牌部队,他的部下在作训中总是能得到第一。包括在中央军精锐德械师中,他也是第一。做一个对比,孙立人此人后世人没有不知道的,远征军后来有名的王牌军军长,可是此时他跟戴安澜相比,还要有所不如。他的师毫无疑问比不上戴安澜的师,他们唯一的区别是,戴安澜奉命不畏艰辛的返回国内,而他则抗命跟美国人去了印度。
对戴安澜奉命殒命,而孙立人抗命活命两件事。或许永远也争论不出一个对错了。但是毫无疑问,加入戴安澜也像孙立人一样去了印度,恐怕后来就不会有孙立人的风光了。
冲着孙立人的名气,赵书礼不可能不关注这么一个人。他觉得此人死的可惜。病死在雨林中,无论如何不是一个将军的死法,更何况这可是第二个孙立人啊。于是他做了些安排,塞北的特务在远征军出兵前,就跟杜聿明搞过关系,希望关键时刻可以解救一批人。可是当远征军退却的时候,塞北特务秘密找到了杜聿明希望他能允许军队撤往印度,杜聿明可是蒋价石的嫡系。他不敢也不愿意把自家的军队送到人家的地盘上,于是拒绝了。特务又希望把戴安澜调走,他也拒绝了,最后直接找上戴安澜。戴安澜拒绝的更是彻底。戴安澜表示委员长对他有知遇之恩,他一定要把委员长的队伍带回去。
这里就看出他跟孙立人的不同了,当孙立人看到缅甸大势已去,溃败已成不可避免之势的时候,他果断的带自己的手下跟史迪威走了。他认为那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存士兵的性命,至于到了印度自己的部队还由不由得自己做主,是不是会被美国人英国人挟持,就不在他的考虑之下了。他是个典型的美国式思维的军人。而戴安澜则是典型的中国式军人,更死板的执行命令。并且对上司怀有那种报恩的心态。换句话说,这是一个有责任的中国式士大夫。
当得知戴安澜殒命野人山的消息后。赵书礼不由得想到了一个人,塞北某大学的一个教授,这个教授很有本事,他的弟子遍及塞北各界,可是他却感慨他是一个失败的教育工作者,因为他没有为中国培养出一代有抱负有责任感的传统的士大夫阶层。
戴安澜死后,日本人大肆宣传,他们消灭了中国的王牌师200师。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此时的200师人数不足3000人,建制基本上被打残了。而不得不说这是日军有意为之的,他们一路死缠烂打就缠着200师,直到确认了戴安澜的死讯。
戴安澜死了,孙立人到了印度,被英国人拒绝入境,要求他们交出武器后以难民身份进入印度。本来是去缅甸解救英军的中**队,在被英国人摆了一道不得不撤退后,竟然要变成难民才能得到英国人的庇护,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孙立人是什么感想。但是孙立人显然没有照做,他没有缴枪,反而是整军容,摆开干仗的架势,在美国人和他救过的那个英国将军的调停下安全进入了印度,但是这耻辱不知道他咽不咽的下去。
而此时在塞北,赵书礼终于等到了李忘川的回归。
李忘川在武汉时候就去了中央,后来跟随到了重庆,已经过去了大半年的时间了。他离开后,国际局势的纷乱,一时间让平时很自信的赵书礼都觉得似乎脑子有些不够用了,现在他回来了,得好好跟他探讨探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