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八章 箭在弦上第二十五节,大汉帝国风云录,猛子,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汉国建兴二年(公元199年)。
正月,晋阳。
今年的新年是在欢乐而紧张的气氛中度过的。长公主殿下和朝中大臣们为了准备中原大战殚精竭虑。同时间,整个河北都在盛传朝廷将于年初再次出兵征伐大漠的消息,而各个州郡也在新年后开始大肆征召民夫。
正月十五后,杨凤等将领奉命返回河东。
大将军李弘和太尉徐荣在十里长亭送别杨凤等人时,一再嘱咐他们,不论中原战局如何发展,务必要齐心协力守住河东。
去年西疆马超叛乱后,韩遂有后顾之忧,为了稳住关中形势,他和袁绍的关系一度很密切。韩遂此人老谋深算,马超肯定不是他的对手。在目前庞德已经北上大漠,关中威胁大减的情况下,韩遂极有可能在击败马超后,突然和袁绍联手出兵入侵河东。
“大将军、徐大人,你们回去吧。”杨凤拱手说道,“河东五万大军已经养兵数年,兵强马壮,即使面对数倍于我的兵力,我们也能从容应对。河东不会有失,定能固若金汤。”
“我们担心的不是你们守不住河东。”徐荣淡淡地笑道,“我们担心河东大军的军心啊。”
“这两年,晋阳的南北两军,冀州七大营,还有塞外各路铁骑,在冀州、中原等地频繁交战,立功受赏者很多。相反,河东大军自兵制修改以来,至今还没打过一场像样的仗。将士们因此情绪很大,个个立功心切。如果大军在牵制过程中出现不听指挥的情况,打乱了中原大战的部署,后果就严重了。”
徐荣指着何风、梁百武说道:“我最担心你们两人。上次翼州大战的时候,你们两个就吵着要去翼州,还上书长公主,要请辞大营统帅一职,说什么宁愿去翼州做个军司马,也不在河东待着看热闹。大营主帅尚且如此,其他将领可想而知。更不用说那些下级军官了。”
何风张嘴想说什么,但看到站在一边的李弘,他把到嘴的话又咽了回去。
梁百武颇为不服,轻轻地哼了一声。显然,他对不能参加中原大战一事,至今仍在耿耿于怀。
“将士们盼着打仗,盼着立功受赏,这是好事,但因为想立功而影响了军心,甚至影响了士气,这就是坏事了。”徐荣继续说道,“朝廷这次千里迢迢把你们几位请到晋阳来,主要就是想和你们说请楚。此次中原大战关系到社稷中兴,只能胜不能败,东西两个战场必须要紧密配合,切切不能因为一己之私而坏了中兴大业。”
何风神情冷淡地看了徐荣一眼,嘴里小声说道:“既然太尉大人对我不放心,何不把我调到中原战场上去?”
“哼……”李弘冷笑一声,“在晋阳待了这么多天,还是没有想通?”
“我要求很低,不过是去中原打仗而已,为什么不行?”何风一咬牙,把心中的怨言说了出来,“别人在中原打仗立功,我在河东看热闹,换作是你,你心里舒服吗?”
“我把你调走了,梁百武还有心思待在河东?你手下那些大大小小的将领还能安心打仗?”李弘摇摇头,十分气恼地说道,“你都是统军将军了,怎么还不知道轻重?这几年河东战事较少,我去信叫你研习经文,你学了吗?”
何风脑袋一低,不做声了。
“学那玩意有啥用?难道能拿来打仗?”粱百武不屑地说道。
“看样子,你们两个把我的话当耳边风,根本没学了?”李弘脸色一变,怒声问道。
两人脸显惧色,不敢回话。
“你们呢?”李弘指着杨凤、华雄、张白骑、孙亲等人问道。
“自从大将军来信后,我们就开始研读经书了。”孙亲指着杨凤说道,“栖之兄底子好,最近一年常在学堂和河东的名士、诸生们辩议时政,很受儒士们的欢迎。”
李弘脸色稍稍好转,目光随即转向何风和梁百武。
“我问你们,将来天下平定了,你们还有仗打吗?大汉还需要几十万军队吗?到时边疆有边军,州郡有营兵,京畿有南、北军,你们这些将军怎么办?”
“我回家种地去。”何风一甩手,赌气地说道,“我回家养老还不行吗?”
“回家?”李弘冷笑,“你回得了家吗?”
“立即给我回去-<38看书网^>-看光武皇帝中兴后,昔日战场上的那些中兴名将都去干什么了。”李弘指着两人的脑袋,极为不满地说道,“知道我为什么叫你们研习经文后,马上给我写信。否则,你们也不要去河东了,到晋阳大学堂读史念经去。”
何风、梁百武看到李弘生气了,急忙连连点头。
“中原的战你们虽然不能参加正面的攻击,功劳不够大,但中原大战后,就是你们打关中、关西和洛阳了,将来,西疆、益州的战也是你们的。这些功劳难道还不够吗?把目光放远一点,功劳多得是,不要这样意气用事,知道不知道?”
何风,梁百武喏喏连声,再不敢胡乱说话了。
在十里长亭送走了河东诸将后,李弘和徐荣的心里都是沉甸甸的。
大战越来越多,将士们的功劳也越来越多,但封赏却越来越少。为了得到为数不多的封赏,将士们之间争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随着大战的不断延续,这种现象会愈演愈烈,将来可能影响到大军的士气,甚至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大战的胜负。
“祢衡的奏章你看了吗?”李弘问道。
徐荣点点头,“大臣们对祢大人的奏议持赞成意见的多,但长公主持反对意见,而且态度很坚决。她认为祢大人的谏言根本就是祸国之论。听荀攸大人说,长公主有意要罢免祢大人,以告诫那些持赞同意见的大臣们。”
“这完全没有必要嘛。”李弘叹了口气,“大臣们上奏劝谏,乃是保证社稷长治久安的重要途径,怎么能稍不如意就处罚上谏大臣?这不是堵塞劝谏之路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