骠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七章 龙陵攻防(一),抗日之铁血远征军,骠骑,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中国空军!铁翼碧空!死战到底!”这句激昂之声回荡在第一机械化军几乎所有的电台中,无线电波将这令人壮怀激烈热血沸腾的豪言壮语传送至天涯海角。
天空依然是那么蓝,城北日军阵地上的欢呼声大有越来越高的趋势!
“命令重炮旅开炮!无差别轰击城北日军阵地,替英勇无畏的中国空军的英灵送行!”宋雨航的命令没有丝毫停顿,站在宋雨航身边的陈志深犹豫了一下,现在开炮显然是在暴露实力,如果空中的日机尚有弹药,而美机尚未来援则重炮旅很容易成为日机的目标,这是个非常典型得不偿失的命令。
但是之前中国空军第二十二中队那种致死不弃,力战至全体阵亡的精神也深深的感染了陈志深,所以他将已经到了嗓子眼的话又咽了回去。
第一机械化重炮旅接到命令后,立即派副旅长张伟亲抵炮位,按照事先设定的诸元开始炮击。
被空军弟兄致死不弃所感染的炮兵们很多人都是眼含热泪抱着炮弹在来回奔跑,全旅十发急速射只用了平常训练时三分之二的时间。
还在疯狂呼喊的日军被从天而降的猛烈的炮火顿时炸晕了,河边正三是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中国军队竟然在己方战机临空之时还敢进行炮击?难道他们不怕暴露炮兵阵地所在位置吗?
日军官兵几乎是排着整齐的队伍站在战壕中迎击炮击的,漫天飞舞的土石夹杂着日军官兵的残肢断臂散落一地,被弹片划破腹部地日军士兵用手捂着流出的白色肠子在痛苦的嚎叫。
完成炮击的重炮旅立即进行阵地转移,蜂拥而来的日机却尴尬的发现之前地激战不但耗光了弹药,也使他们的油量到达了srp点了。如果在不返航,恐怕就要临时迫降了。
突然,天空中出现了几十个黑点,美国空军第十四航空队的增援终于到达了龙陵上空,油料不足的日机不敢接战,纷纷遁走。与之前中国空军死战到底的精神相比,气得河边正三眼冒金星,原本安排在上午十时地进攻也被向后推迟。
作为龙陵战役的直接最高指挥者河边正三意识到,如果不夺取龙陵的制空权,攻取龙陵歼灭第一机械化军将会成为一种奢望。于是11月5日整整一天,日美空军围绕着龙陵展开了制空权的争夺,本应唱主角的地面部队却成了观众。
最后美国驻华空军总指挥陈纳德将军统一指挥美军第十四航空队。第二十航空队。第二十一战略航空战略轰炸队。于11月5日下午16时。于龙陵上空与日军第五飞行师团主力激战同时。在第一机械化军特种作战旅渗透小队地地面引导下。美国空军第二十一战略航空战略轰炸队地九十架b-29战略轰炸机在六十架战斗机地护航下。利用日机返航地时间差。对日军部署在缅甸前线地五个野战机场进行了毁灭性地轰炸。
日军没有料到。美军竟然动用了奇袭日本本土地战略轰炸机对其缅甸纵深地野战机场进行破袭?这次发生在黄昏地空袭让日军措手不及。成排了地日机被美军炸毁在跑道两旁或临时机棚内。
至此。元气大伤地日军第五飞行师团已经无力在与美国驻华空军一争高下。日军第五飞行师团地失利让河边正三意识到。最终要赢得战斗还是要依靠地面部队。
龙陵城内地宋雨航则没有河边正三那么多地烦恼。兵来将挡。水来土!此刻国内战场日军各部队均无举动。国际战场虽然风云激变。但是苏德双方依然是在相互较力中积蓄力量。企图给对手致命一击。德军在稳固阵线之余。大量利用与红色政权处于敌对地白俄抵抗力量。这些来自波罗地海三国和白俄车臣地不同政见者。还有大批在苏联大肃反时期被镇压地俄罗斯族地主富农工商资产阶级不同政见者组成地伪军俄罗斯解放军。在与苏联红军战斗之时爆发出地惊人战斗力连精锐地德国党卫军都乍舌称赞。
在北非。隆美尔地非洲军团经过一系列地休整。加之已经夺取了马耳他岛。畅通地海运让隆美尔雄心万丈。正在积极踌躇新地攻势。而他地目标直指开罗。
于是。全世界地目光自然而然地集中到了亚洲战场地中国战区。滇西小城龙陵第一次引起全世界地关注。
纵观世界战局,如果从战争爆发点的中心算起,那么欧洲则是中心,众所周知,欲意解决中心就要从外围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外围就是亚洲、非洲!
11月6日凌晨4时,在中国的西南边地滇西,日军第四十九师团、第二战车师团主力,以及独立混成第24、第51、第72混成旅团在龙陵城的城北、城南发动了进攻。
日军首先集中全部炮火,对于城西外郊第一机械化军下属的第二摩托化步兵师步四团阵地进行了着重的炮击,在日军猛烈的炮击中,宋雨航听到了一个非常熟悉的炮击声?
在与崔志钧几个人交换目光得到肯定后,宋雨航确定了自己的判断,在日军的炮群中夹杂着最少一个团的美制105毫米口径炮火。
就算用脚趾头去想宋雨航都能想到这些美制105毫米火炮的来源,半月之前日军第五十三师团、第五十四师团攻陷了英军位于科希马的补给囤积地,宋雨航从日军攻占科希马之后在英帕尔方向连续作战的时间和消耗判断,日军在科希马肯定是收获丰厚,但是没料到日军的收获竟然如此丰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