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星的乃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二章 国王学院,智能工厂,观星的乃粉,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高档的“独角兽”行使在泰晤士河畔,绿荫如野,湖光山色,进入眼帘。
国王学院坐落于伦敦市中心,泰晤士河畔,主校区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毗邻,其他四大大校区,分布于泰晤士河两岸,隔河相望,景色十分迷人。
在希莉丝的热情介绍下,钟泱也对于这里,有了初步的了解。该校是英国最具盛名的多学科、以研究见长的大学之一,其在研究领域的领导地位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极高声誉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超过20,000名学生在此进修生物、医学、法律、工程,商科和人文等近200个专业的课程。
不仅仅如此,国王学院还秉承了校父威灵顿公爵的传统,而拥有英国大学唯一的战争系,与它的神学系同样十分出名。主要的建筑为十九世纪哥特式建筑,及其雄伟壮观,该建筑原为英国公共档案图书馆,后转让与国王学院。
看着学校门前的的大石狮子,才从希莉丝那里得知这是国王学院的吉祥物――狮子雷吉。
虽说这里是作为当今世界上学术领域最为先进的教育圣地,但在装潢和布置上,却相当的复古,或者说简陋。
物质世界的轻狂、势利以及浮夸,似乎并没有蔓延到这里。入目所及,都是安静、祥和以及理性,浓郁的学术氛围,笼罩着整个空间,弥漫着知识的芬芳。
评价一所大学的等级,必然是因为这里的成就,而非设施基础。就在今日,钟泱才见识到中国在许多方面,已经距离世界的前列很远了。别说日后,就是当前,比起国内的许多大学,这所伦敦市内的世界著名大学,在硬件配备上也并没有超出多少。
可是一对比两者所取得的成就,便不得不让人感慨唏嘘。虽然这里面有着太多的因素干扰,可在教育理念上,双方就已然拉开了差距,这才是根本的原因。现在的中国政治家们,过于热衷插手教育领域了。
尤其是实行党化教育的赤化组织,例如**党,至于红门,它们还没有这个资格。
“1754年,英王乔治二世依《国王宪章》在新大陆成立国王学院,但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国王学院被改名为哥伦比亚大学,以纪念美洲发现者哥伦布。1829年,英王乔治四世和首相威灵顿公爵再于伦敦市中心泰晤士河畔创立国王学院──伦敦国王学院并于1836年与伦敦大学学院合并成为伦敦大学。”
见钟泱似乎对国王学院的历史特别感兴趣,希莉丝便卖力地介绍起来。身为贵族,掌握这些基本的知识,只是很平常的事情。作为受过正统英式贵族训练的她,不熟悉这些,才是有失体面。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与伦敦大学学院、伦敦大学帝国理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作为伦敦4个主要的学院,因其拥有顶尖的研究实力,以及一流的教学质量,被称为“伦敦大学四大金刚”,成为仅次于牛津剑桥,全英第2梯队的顶级大学。
这样的知识基础,才是整个大英帝国在工业领域激昂澎湃的根本动力。即使因为国土面积以及资源贮藏等先天性因素限制,英国依旧凭借着知识、工业生产力、以及高妙的政治取舍,成为了整个地球的王
即便现在正逐渐失去它对整个世界的霸权,可这些深厚的知识积累,依旧不容小视。
虽然有着预约,并且是史密斯引荐而来,不过在学院内部,钟泱他们也必须步行。在这里面,开车是不被允许的。即便是英国女王,来到这里也必须步行,这是学校的校规。比起后世在学校内出现开车撞死人的高等学府,这里才是真正的教育圣地。
钟泱第一个要去参观的,就是学院内部的图书馆,在进来之前,就被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告知,尽量不要去影响到正常的教育工作。
国王学院的每一个教学学院都有自己的图书馆,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图书馆藏书达80万册,还收藏有约2500种定期刊物,供在校师生借阅。
在希莉丝的导向下,钟泱最先来到的是maughan图书馆是国王学院的主图书馆,位于ryrand校区步行5分钟可到。
图书馆内部,人也不少,可并不嘈杂,显得静谧平和。空气中只传来悉悉索索的翻书声。即便偶尔有着交谈,也是轻声细语,这就是教养了。
走过不少书架,钟泱目光所及,馆内藏书居然涵盖的领域包括:美国研究、澳大利亚研究、拜占庭和当代希腊、经典文学、文化与创意工业、数字文化与技术、英语、欧洲研究、电影研究、法语、地理、德语、历史、语言学、音乐、哲学、葡萄牙与巴西研究、西班牙与美籍西班牙人研究、神学与宗教研究、战争研究、法律、医学lun理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数学和物理。
这样多的领域,如此全面的知识体系,不愧是这个时代的顶尖教育机构之一。在学院管理方面,对于华联的南华大学而言,此处有着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参观完了图书馆众人便走到外面的休息区,聊着一些当前的情况,希莉丝对于英国的教育概况,还是有着相当程度的了解。并且在这件事情上,钟泱也看出了她对自己国家的担忧。
比起还跟在列强身后亦步亦趋的中国教育界,英国的情况要好上许多。但和整个西方世界相比,就未必如此了。希莉丝的一些心声,也引起了钟泱对此事的共鸣,教育落后给英国经济带来致命打击。
早在一战之前,同时期的德国在这一方面远远走在了英国的前面。例如在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入方面,从1809年开始,财政拮据的普鲁士政府就每年拨款15万塔勒作为兴办柏林大学的经费。
到了1838年,普鲁士政府用于教育的支出更是高达300万塔勒,相当于同年英国教育支出的20多倍,1900年德国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9,而在同年英、法只占0.9、1.3。
1913年德国教育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16.8,占国民收入的2.4,仅次于居首位的国防支出。1763年弗里德里希颁布《普鲁士乡村学校法》,甚至开始明文规定5~12岁儿童必须入校学习,这就是全民小学义务制教育,这个制度促成了整个德国在工业技术领域的腾飞。
而这,也是德国能凭借着新技术挑战旧世界霸主的根本原因。
1765年颁布《西里西亚罗马正教学校法》对培训教师作了具体规定;1794年普王威廉二世颁布《公民法》,使学校教育世俗化;1872年通过了国家对学校监督法等等,这一系列法律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在19世纪初,德意志的许多邦就已实行了强迫义务教育制度,到19世纪末,统一的德国已经实现了初等教育的普及,教育的普及大大提高了国民整体科学素质。从1851年到1900年的这50年里,德国在基础科学与技术科学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共计202项,远远超出英、法两国之和。
20世纪初的20年中,德国就有20人获诺贝尔奖,无疑,德国已取代英国成为当时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大量新技术、新设备的迅速采用,促使德国在最新技术基础上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其工业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英、法。
尤其是1890年~1900年间,工业生产平均增长率为61,达到一战前的最高水平。1895年德国的工人及家属已达35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年~1913年,重工业部门工人的比重由高到54.5。德国科学教育方面的巨大成就,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发展,在其工业化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这样的情况,已经引起了许多有远略的人之担忧。可资本家们,尤其是有着犹太血统的资本财阀,却似乎并不关心这些。金融财阀的膨胀,关心的只是那些可以带来实质性收入的科技研发。
对于夯实教育基础,培养民众的智慧,不但并不热衷,反而是在压抑民智,愚弄大众。和中国的一些情况,别无二致,只不过在程度上,要轻微得多,也隐秘得多。。.。
更多到,地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