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星的乃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神奇石板,智能工厂,观星的乃粉,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们切身的体会几千年前的摩西的某些感受。他们在山顶上站了一阵,在那个无情而咄咄逼人的地方呆了片刻。摩西当年选择这个地方从上帝手里接过“十诫”,这实在是再富于想象力、再合适不过了。
但是,摩西这位希伯来法师到这里来的目的,果真是为了接受诫板吗?
对他的行动还可以另有解释,摩西的真正目的,难道不一直就是制造约柜,并在其中放入某种巨大的能源材料,即那种天然物质吗?
他当时已经知道能在这个山顶找到那种物质,这个命题极具推测性,但学者们却时时会沉迷这种推测,其中还为后人留出了一点想象的余地。
摩西如果知道西奈山主峰埋藏着某种能量强大的物质,那么,那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呢?
学者们已经提出过一种答案了,那就是:所谓上帝书写“十诫”的石板,其实是两块陨石。这个结论和沃尔夫拉姆笔下的“圣杯石”遥遥相符,他说,一群天使把圣杯石带到了地上。
一些研究《圣经》的一流学者也都认真看待这种引人入胜的可能性,并指出了古代闪米特文化里存在着一些陨石崇拜的信仰,还说:把写有戒律的诫板封在禁闭的容器里,这个做法显得有些不合情理……
在石头上面刻上律法,其目的肯定是要给众人去看……因此可以假定:约柜里装的并不是两块诫板,而是一块神石,即在西奈山上发现的一块陨石。
如果这个推断成立,那就可以猜测“西奈山上发现的一块陨石”所包含的元素究竟是什么了。这种元素具有放射性,或者具有某种化学性质,而摩西如果真想制造一种强大而持久的能源材料,并放进约柜里,他就很可能利用这种元素。
无论怎么说,这个猜测都并没有超出合理的范围。
摩西可能在西奈山上加工某种东西,而《圣经》也并没有排除这种推测。相反,《出埃及记》不少章节的经文都不同寻常,令人困惑,因而恰好可以对它们做出这样的解释。
以色列人“在那里(西奈)的山下安营”之后,很快就出现了所谓“神的显身”的现象。接着。“摩西到神那里,耶和华从山上呼唤他。”
在这个早期阶段,《圣经》并没有提到烟、火以及不久后出现的其他一切特殊效果。先知摩西只是登上西奈山。与耶和华做了一次密谈,谁都没有目睹过这次交谈。
意味深长的是,摩西从神那里得到的最初指令之一是:你要在山的周围给百姓定界限,说:“你们当谨慎,不可上山去,也不可摸山的边界;凡摸这山的,必要治死他……必须用石头打死。或用箭射透……都不得活。”
如果摩西真的打算在西奈山上加工某种物质,那就几乎不用说,他必定会有个强大的理由去划定一个戒严区。它界限分明,并且还是“神”划定的。
“用石头打死,或用箭射透”,这个下场当然能阻止胆大的好奇者偷看他究竟在山上做什么。
只有如此。他才能继续使人们相信他是在山上与上帝会面。
无论怎样。这场戏毕竟开始于摩西上山三天以后。接着,到了第三天早晨,在山上有雷轰、闪电和密云,并且角声甚大,营中的百姓尽都发颤……
西奈全山冒烟,因为耶和华在火中降于山上,山的烟气上腾,如烧窑一般。遍山大大地震动。
最初,摩西似乎只有部分时间独自在山上。而大部分时间在营地里。然而,上帝不久之后对摩西说:你上山到我这里来,住在这里,我要将石版并我所写的律法和诫帝赐给你。
这就是即将发生在西奈山上的那个关键事件的序幕,那个事件就是摩西获得了两块石板,他将要把它们放进约柜。形容摩西的经文也伴随着更多的特殊效果:摩西上山,有云彩把山遮盖。
耶和华的荣耀停于西奈山,云彩遮盖山六天,第七天他从云中召摩西。耶和华的荣耀在山顶上,在以色列人眼前,形状如烈火。摩西进入云中上山,在山上四十昼夜。
无所不能的上帝把两块石板交给摩西,难道竟需要四十昼夜吗?
这么长的一段时间似乎全无必要。然而,如果摩西根本就不是在接受“诫板”,而是在加工或提炼某种浓缩的、石头状的能源材料,以放进约柜,那么,要完成这项工作,他就太有可能需要那么多的时间了。
从这个角度看,被以色列人解释为“耶和华的荣耀”的山顶“烈火”,大概真的就是一种可怕的放射光,它或者来自于某种装置,或者来自于某种化学反应过程,而先知摩西正在用它们加工提炼那种能源材料。
尽管这个假说听上去有些牵强,但它的离奇,肯定不及《旧约》、《米什纳书》、《犹太法典》和大多数古代犹太传说对那两块石头诫板的描述。
据说,“十诫”的律条就写在这种特殊的东西上,并且是上帝亲手书写的。
正像《圣经》着意强调的那样:耶和华在西奈山和摩西说完了话,就把两块法版交给他,是神用指头写的石版。
摩西转身下山,手里拿着两块法版,这版是两面写的,这面那面都有字。是神的工作,字是神写的,刻在版上。
因此,从神学上说,先知摩西接到诫板无比圣洁,意义非凡,这是不用怀疑的这两块诫板上有上帝亲手书写的律条,因此可以被看作神的一部分。
从《圣经》的角度看,在上帝交给凡人的东西当中,没有什么比这两块诫板更珍贵的了。有人或许会以为摩西必定会悉心照管它们,但他并没有如此。
相反,他在一次暴怒中摔碎了这些纯洁完美的上帝馈赠。
摩西为什么要做出这个无法理解的举动呢?《出埃及记》解释说,那是因为不守信义的以色列人不相信摩西上山四十天后还会回来,于是做出一头金牛犊,并去崇拜。
摩西一回到营地,就当场看见以色列人正在那偶像前献祭、跳舞和膜拜。这位先知目睹这个怪异的叛教活动场景,“便发烈怒,把两块版扔在山下摔碎了。”
接着,他又焚毁了金牛犊,处死了大约3000名最恶劣的叛教者,恢复了秩序。
以上就是《圣经》对摩西摔碎石头诫板的经过及其原因的官方叙述。不过,诚板上的这些戒律显然生死攸关,无比重要,因此必须用新的来替代。
于是,上帝便吩咐摩西回到西奈山顶上,去接两块新诫板。摩西按上帝的吩咐行事,“在耶和华那里四十昼夜……耶和华将这约的话,就是十条诫,写在两块版上。”
后来,摩西带着两块诫板下了山,像前一次一样。但是,仔细研究《圣经》的有关段落,便可以发现,摩西两次下山,其间的确有个意义重大的差异。他第二次下山时,“面皮发光”,而对他第一次下山,《圣经》却没有提到这个奇特现象。
让人疑惑的是,什么东西让摩西的脸发光呢?
《圣经》的作者们自然会认为那是因为摩西接近了上帝,于是解释说:“(摩西的)面皮因耶和华和他说话就发了光。”
可实际上,应该有更合理更科学的解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