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痛麽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零三章,黑宝葫芦,悲痛麽名,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四百零三章
王凡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就吓了一跳,他原来是不知道老孙头竟然有这么多故事的。也不知道写这些故事或者流传这些故事的人是谁,竟然写得这么详细,仿佛他就一直跟在老孙头后面似的,就跟那些记录着皇帝日常生活的官儿一样,简直是细致到了极处,莫非老孙头房事或者出恭的时候,那些人也提着笔跟着不成?王凡龌龊地想道。
隋文帝听到了他的高超医术,便派人去请他,但他不愿进宫,推辞了。到了唐朝时,唐太宗又下旨召他,他方进了京城。唐太宗见到他童颜鹤发,问他高寿几何?他回答道:“已经九十九了。”唐太宗见他如此高寿尚视听不衰,知道他真是一个有道之人,名不虚传,令人尊敬,即要授给他官爵,又被他推辞了。
唐太宗问道:“先生能如此长寿不老,请问是如何修身养性的?”
孙思邈答日:“天有盈虚,人有屯危。不自慎,不能济。故养性必先知自慎也。慎以畏为本。子畏则孝,你畏则慈,臣畏则勋立,群畏则政治。是以太上畏道,其次畏天,畏物、畏人、畏身。忧于身者不拘于人,慎于小者不惧于大,戒于近者不悔于远。如此则人道尽矣。”
至永徽三年,孙思邈已经一百多岁了。有一天早晨,他一起床就冲了个澡,沐浴后,把衣服穿得整整齐齐的,然后盘腿端坐,把子孙们都叫到跟前,说道:“我要到天宫中去了,以后将与你们极少来往,望你们不要为非作歹,要多做些济世利民的事情,多尽做人之道!”说完,便羽化了。
子孙们非常哀痛,只好将他收敛。不料,当抬起他的尸体时,竟轻飘飘的,好像只有一身空衣服,并无尸体一样。子孙们知道他已成仙,转悲为喜,决心遵照他的遗嘱,继承道业,济世利民,为人们多做好事。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县)人,是初唐着名诗人,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号称“初唐四杰”。唐高宗咸亨四年(673年),卢照邻患了风痹病,这年他才37岁,寄居京城长安。
风痹病,是中医总称痹病的一种,因虚火攻心,风邪侵人人体所致。主要症状是患者焦躁不安,全身关节疼痛难忍。当时卢照邻正值人生的黄金时期,然此病折磨得他万念俱灭,痛不欲生。他遍请名医,精心调治,但却未见好转。
当时,一代名医孙思邈也在京城长安居住,被拜为“直尚药局”承务郎,时年133岁,依然耳聪目明,思维清晰。在他人的引荐下,卢照邻前往孙思邈居处,行弟子礼,请孙思邈为其医病。
孙思邈深知卢照邻的为人,“器小识短”,“刚愎自用”,“恃才傲物”,“浮躁狂妄”。他一边细心为卢照邻诊脉,一边耐心开导。他语重心长地叮嘱卢照邻:“圣人活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形体方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用当今的话采说,就是作人首先要修身立德,要善于容人,这样做了,疾病便难以染身,即使有了疾病,稍经调治,也容易痊愈。为了引起卢照邻的足够重视,孙思邈又苦口婆心地从反面告诫道:“德行不至,纵服玉液金丹,亦难延寿。”
孙思邈让卢照邻服用“祛风、化湿、散寒”的活血通络中草药剂,又从心里上予以疏导,让卢照邻不断排散久积于心中郁闷之气,和亲友和睦相处,坦诚相见。在孙思邈的精心调理下,卢照邻的病情得到了遏制,并有所好转。
卢照邻情绪稳定下来,不再“狂躁不安”,终于又有精力投入创作,写下了流传千古的《长安古意》七言诗,为后代文学发展拓宽了道路。
一千多年前,孙思邈便对患者施以药物和心理并举的辨证疗法,并提出了“立备延寿”的科学论断,时至今日,临床上仍有可操作性,这正是一代医药大师孙思邈的高超之处。
孙家原是药王孙思邈的故里,村民们大都以孙思邈后裔为誉。可大家都姓焦、张、李,而没有一户姓孙的,这是为什么呢相传说孙思邈逝世之后,村民们将他安葬在村南一块平地里,为他守护坟墓,逢年过节祭奠。但时间不长,不知是什么原因,村里大人、小孩一下子全都病倒了。其症状是口干舌燥,浑身发烧,经多方求医治疗毫无效果。实在没办法,大家想起了济世救人的孙思邈,便都来到坟地跪倒在他的坟前,祈求他能够显灵,拯救村民。
大家跪着祈祷,不觉个个神志昏沉,都已进入了梦乡。只见孙思邈来到大家面前,手摇芭蕉扇,坐在一只张着大口的老虎背上,随手将口袋里的李子撒在地上,然后骑上老虎朝着南方飘然而去。
一阵凉风吹过,大家逐渐苏醒过来。人们互相诉说梦境,结果说法完全一致,大家无不称奇,于是便请了一名解梦先生。先生冥想了一会儿,向大家解说道:“是孙思邈在天上显灵,示意大家改姓。原因是孙思邈洪福太重,再跟他姓就孽得发烧病。他梦中手摇芭蕉扇,老虎大张口,又撒了一把李子,分明是暗示大家改姓为焦、张、李三姓呀!”众人听了,便都改成了这三姓。
从此以后,全村人身安康,五谷丰登,就很少有人生病了。虽然外村也还有姓孙的,他们也都说自己是孙思邈的后裔,但因早先迁移出孙家原了,他们没得发烧病,所以也就没有改姓。
葫芦头泡馍,是西安着名的食品之一。有趣的是,外地人往住顾名思义,以为葫芦头就是葫芦的头部,其实,这一食品的基本原料是猪肚子和猪肠子。那么,它是怎样得名的呢?里面还有个故事哩西安,唐代叫长安,大医药学家孙思邈曾住在长安城里的光德坊里。那时,他虽说已有九十多岁了,脸上爬满了一道道皱纹,胡须变得象银子一样白,可是,依然经常出诊,为病人解除痛苦。由于腿已不大灵便,就拄了一根龙头拐杖,在拐杖顶端的龙嘴里,拴了一个金黄的药葫芦。长安城里的居民们,人人都见过这个葫芦,也都认识这个葫芦。
孙思邈的住宅旁,有一家小小的饭馆,主要经营用猪肠子、肚子做的猪杂碎汤。也卖几样素食。可是,很少有顾客来吃,生意冷冷清清,眼看就要“关门大吉”。孙思邈出诊回来,有时候来不及叫家人做饭,就到这家饭馆吃饭。他是上了年纪的人,消化不好,不吃荤腥,只吃素食。饭馆的掌柜十分崇敬他,从来不收他的饭钱。
有一天,孙思邈在这里吃过饭后,掏出了长长的一串铜钱,放在桌子上,对掌柜说:“我在你这儿已经吃过十顿饭了,可是,你没收一枚钱,今天,我一并拿了,这一次,你说啥也得收下。”
掌柜把钱拾起来,塞到孙思邈怀里,“别人的饭钱我是要收的,可是您的我不收。”
孙思邈很为难:“我怎么能白吃呢?”
掌柜诚恳地说:“您老人家给穷人治病时,从来也没有收过诊金。我不收您的钱,一是为了表达我的一点敬意,二是权当代替穷人付一些诊金。”
“你的心意我领了,可是钱你得收下,因为你的本钱并不多,而且生意也不兴旺呀!”
那掌柜的说:“您老人家能来,就是给我的饭馆添了光彩。我的日子再艰难,也不能收您的钱。”
这一次,掌柜依然没收钱。孙思邈觉得过意不去。回到住宅后,想道:我得想个办法,帮助这位掌柜度过难关。
第二天,他又来到饭馆,问掌柜:“为什么你的猪杂碎汤总卖不出去呢?”
掌柜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顾客都嫌腥味大,油腻多。”
孙思邈想看看这里是怎样做猪杂碎汤的,便走进了厨房。他见厨师将肠子、肚子里里外外只洗了一遍,不禁摇了摇头。
孙思邈对掌柜及厨师讲道:“要想去腥腻,必须经过十道手续:捋肠子、刮肚子、翻肚子、摘肠子、回翻肠子、漂洗肠子、二次捋肠子、笊肠子、三次捋肠子、煮肚子。只洗一遍就下锅,是不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