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痛麽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二章,黑宝葫芦,悲痛麽名,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度人者自度,后来的狐仙母女,亦没少帮天师世家的忙。据说四十三代天师羽化之时,曾留下法旨:“百余年来,云台山二狐对吾道贡献良多,已成仙果。天师府内可为其塑金身以祀。”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遵从遗命,便把西客厅辟为“狐仙堂”并塑了神像。
自古圣贤崇黄老,天下隐士多道家。在历史的推动下,宋元时期道教史上又增加了一些新的教派,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王重阳创立的全真道。其教以“三教圆通”、“识心见性”、“独全其真”为宗旨,故名“全真”。
其修炼主旨是清静无为,去情去欲,修心炼性,养气炼丹,含耻忍辱为内修“真功”,以传道济世度人为外修“真行”,功行两全,证圣成真,谓之“全真”。
许多人认为,全真道教内修内证,追求的是自己成仙证果,丹成飞升。属于典型的小我者自度自私自利的修行法。虽然其法可行,但其境不高。真的是这样一回事吗?
王重阳祖师全真七子中,当推创立龙门一派的长春真人邱祖处机影响最大。当年邱祖传道布教,声望与日俱增。以至于成吉思汗遣使相邀。当时的成吉思汗军队,凶悍粗野,杀戮成性,难以理喻。
身处成吉思汗四处攻伐屠城的时代背景下,邱祖为拯救民生,决定不顾个人安危去面见成吉思汗,临行前曾以诗言志:“十年兵火万民愁,千万中无一二留。去年幸逢慈诏下,今春需索冒寒游。不辞岭北三千里,仍念山东二百州。穷极漏诛残喘在,早教身命得消忧。”
时值近80高龄的邱祖,就这样亲率十八弟子,一路上讲经布道,弘扬玄义,跋涉万里,历尽艰辛,西行劝谏……终于在三年后抵达今阿富汗境内的雪山行军大营。两人见面后,邱祖抱拳稽首。成吉思汗问以长生之药。
邱祖回答:“我没有长生之药,但有长寿之道,养生当以清心寡欲为要。”
成吉思汗又问以治国之道。邱祖答曰:“欲统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需敬天爱民为本……”成吉思汗大悦,并命左右记下,以育后人。并赐邱祖玺书、护符,命其掌管天下道教之事。
邱祖西行的圣迹,被后世史学家誉为“一言止杀”。在丘处机的影响下,“一代天骄”深受感动,终于下令“止杀”,并赦免数万被俘士兵,几十万城池人民避免了家破人亡的惨烈灾祸。
后来,清乾隆皇帝为白云观邱祖白云观题词:“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就是对龙门邱祖“自度而普度”一生的高度评价。
与佛教的宏深大愿、无边誓愿相比,道教并没有说过多少惊天动地的“大话”,而是沿袭了太上老子的教诲——“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明道若昧,进道若退,见素抱朴,不饰虚华。踏踏实实地将自己修行与利益天下结合起来,同于道、同于德,同于天下,并且大智若愚,为而不争,韬光养晦,让利天下。
从中国道教的发展史上,我们更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和伟大情操。中国的发展,更需要提炼和发扬中国道教所蕴含的务实精神!
“我从哪里来,我在做什么,我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是世人任何时候都需要了解、明白的事情。也是困扰了人类几千年的根本问题。凡宗教者,都是借助于解答这三个问题的解答,来让众人得人间正道。
尤其是第三个问题,“我到哪里去”。这个问题的现实答案就是死亡。而死亡,是人类情感中恐惧的根源。
对第三个问题,或者说对“死亡”这个问题的解答,是所有宗教试图去解释人世、对众人做出究极承诺的最重大问题。那么,对于中国人来说,三大宗教(或者说两个半宗教)儒释道,完整的贯穿了中国古代自汉朝以来的历史,凝聚了中国人的智慧。那么这家有何区分?为什么我用这样的题目来反驳某人今夜频繁宣扬佛教的帖子?
先说儒家:儒者慎言生死,重在今生,也就是看重第二个问题:“现实”。这也是近代中国为什么仿佛匪夷所思的接受了唯物论,其实唯物论在中国儒家经典中随处可见。儒家和本帖关系不太大,暂且不说。
重点是佛教,佛教认为,看帖的你,和我还有股天乐,宋婷婷,周小川,谢亚龙,路人甲等等在人世间的一切都是暂时的,痛苦的,不永恒的,是无边无际的苦海,是火宅,幸福在哪里?在彼岸。只有‘悟‘,才能让你在“涅槃”的西方极乐净土,东方净琉璃世界得到永恒,得到快乐、满足和幸福。
佛教还有轮回说,生死流转,就像车轮(轮和回指的就是轮盘和转动),生息无周期,生了再死,死了再生,理论显得堂皇华丽又完整,极大的装饰性对中下层人士有着极大的吸引和麻醉作用。佛教的死亡观极为恐怖,分为几多类,不善(善不善的定论不是由你而定)就得恶死,而且下辈子就完了。
佛教承认个体,不认社会及家庭。这个通俗的说,你有罪过了,不伤你的家庭,由你自己带过。
而道教完全不同,道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认为,人生而可成仙的宗教。道教认为,生死殊途,生就是生,死就是死,死亡值得恐惧,“生可惜也,死可畏也”。生在人间,就要珍惜世界,珍惜身边人,在活着的时候追求人生的快乐、满足和幸福,幸福不在彼岸,幸福在今天,挚爱你的人生。死亡,就是终结,死亡就是幸福的结束,但是不要过于悲伤,这是宇宙的规律,谁都有死。肉体不可对抗死亡。
世界自然,不患不哀。这是道教的精神!道教尊重又藐视天地。
面对这种古今中外所有人类的永恒冲突:理想vs死亡,道教的解决承诺:以积极“修炼”羽化成仙来面对死亡。什么修炼呢?
用你对人生的热爱,热爱你的身体,热爱你活着的时间,你的家人,你的国家,民族。对不同的范围做出不同的贡献,道教称为“道士、道人、真人、君、仙人”等不同等级。恰和中国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求。这就是道教徒人生的修炼!
道教认为人在世上,如果有过,那么罪及家人和你的身边人,道教看重的是社会性,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的集体思想的起源。
什么是道教的“仙”,不是窝在山里苦修就是仙,而是当你对自己人生、家庭社会、国家、民族做出的贡献像海上的山、天上的云一样高时候,你的人就加上了山,就是得道的仙。
死亡,催人与草木同朽,秋虫共尽,这不可抗拒的力量和威胁滚滚而来。但是充满激情、敢于想象的道教徒,以澎湃昂扬的斗志面对死亡,修炼人生,登临长生大道。试问天下宗教,哪个有道教徒的大勇敢和面对死亡的勇气!
道教,以及道教起源的道家思想,来源于我们这个华夏民族面对这个世界最初的淳朴想象,是我们祖先试图把握这个世界的最初的思想试探,是属于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根脉,从混沌的盘古三清而来。
反思自己的文化根脉!好好修炼你我的人生!唾弃“阿弥托佛”,努力追求才是人间正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