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如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零五章 :吊丧,拜访,唯一战胜国,菜鸟如林,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感谢帕塔亚、大汉国姓liu、copy12、落魄的胖子等各位同学的打赏

另外恭喜帕塔亚同学荣升舵主,恭喜大汉国姓liu同学再次稳居粉丝榜第三

————————

“仙家那是传说中的东西了,是否真的存在不得而知。”章太炎摇头说道,对《周易》有研究不代表对仙家有研究,虽然仙家是采用周易的理论。

“东晋时仙家盛行,根据《太平广记》所录,真君以东晋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日,于洪州西山,举家四十二口,拔宅上升而去……”阎锡山笑着说道:“便是当今,亦有些仙家传人流世,只是极少罢了。”

夏钧吃着东西也不插嘴,只是静静的听。

根据近期他对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明白了仙家、佛家、道家之间的区别。仙家讲究修身,佛家讲究修心性,道家讲究性命双修。

仙家与道家的区别就在于,仙家是靠外力修身,即按照《周易》、《黄帝内经》、《老子五千文》等典籍中的理论模拟宇宙、人体运转原理炼制金丹,金丹炼成后会自动吸收先天之气,等待吸足了先天之气,吞服后直接肉身成圣。

道家修身养性,其中修身是靠吐纳、观光之法。

仙家与道家之间修身的区别可以理解为,前者就像是耕种粮食,后者就像是采集食物。

道家采集不需要什么技术,方法简单,即采即得。仙家炼丹就像是种植,但需要等待,而且可能会没有收成。

或者也可以理解为,道家采集技术含量低,效果虽有,但不够效率。仙家炼丹技术含量高,难度大,效果好。

便如《抱朴子》中所云:“服药虽为长生之本,若能兼行炁(气)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药,但行炁而尽其理者,亦得数百岁。”

《抱朴子》中的观点,比喻成人要获得粮食,便是种植粮食虽然是正道,但如果在种植期间再去采集,就算种植不成功,也不至于被饿死的意思。

“年后我们华东将开设国学研究院,《周易》、《中庸》皆是研究重点,老章、老阎你们二人到时可得抽时间去讲学啊”夏钧对章太炎和阎锡山说道。

“国学研究院?”章太炎楞了楞,随即喜道:“好,到时我肯定去。”

阎锡山犹豫道:“我看看有没有时间再说,年后山西政务有得我忙的。”

“阎长官你还真是够忙的。”夏钧无奈的摇头笑道,阎锡山笑了笑,说道:“年后山西的重点工作就是保护地下水和退牧还草,另外煤炭开采规模不能再这样飞速扩张,否则再过几年山西可就连住人都不行了。”

“是啊老阎你要多上心,煤炭我们可以从国外买,但地下水枯竭和沙漠化一来,以后想要恢复可就难了。”夏钧感慨道。

阎锡山确实很忙,要说在各省当中,行政最勤劳的一省长官之中,阎锡山绝对是其中之一。

阎锡山有足够文化底蕴,手腕也很高明,这几年在山西大修基础设施,狠抓教育、治安,大力提高山西百姓的综合素质。

像很多地方长官是等中央政策,而阎锡山则是经常有创新之举,而且都是正确的创新之举。没有一定文化底蕴、眼界的人还真搞不来。

如果说地方长官也有分等级的话,阎锡山的能力绝对是顶级的地方长官,阎锡山明白华东体系最核心的夏钧的行政意图是什么,创新的行政举动只要符合这些意图就可以了。

当然,阎长官之所以忙得几乎抽不开身,那是因为他还经营着自己的产业。

不同于其他的地方长官,阎锡山和陈炯明二人是有经营产业的特权的,只是审查比较频繁。

阎锡山知道夏钧的底线,所以断然是不会去贪污和以权谋私的,他的产业多是在山西之外。

陈炯明则和阎锡山走得很近,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陈炯明倒也和阎锡山一样,想尽心管理好广东,所以陈炯明也如同阎锡山一般忙碌,但在能力上不及阎锡山,不过广东也被陈炯明发展得蒸蒸日上,因为有沿海优势,广东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远超山西的经济发展。

山西的经济此前基本上是靠挖煤,不过经过阎锡山的‘励精图治’,经济已经开始转型了。

今年阎锡山打算开始遏制煤炭开采,能源方面的问题他和夏钧探讨过,夏钧也支持阎锡山的想法。

如果在山西大规模的挖煤,那么山西就会被挖成像后世一般,到处地下水枯涸,以及到处的坍塌。

后世的山西的山都是光秃秃的,很多地方根本不能住人,因为没有水

当前中国的能源供应是比较宽裕的,因为在海外的石油开采规模正在不断扩大,煤炭开采方面正在往美国发展。

美国的煤炭储量世界第一,而且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开采煤炭比较方便,而且煤炭出口关税不高。

不过总的还说还是有关税,而在一些南美国家的煤炭开采则没那么多的关税,那些南美国家是已经独立的,国家有自主性。

这些南美国家有的很缺乏技术,而中国可以向他们提供生产技术,这些技术主要也就是技术设施建设和资源开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一豪门妖女

懒离婚

望族嫡女

爱心果冻

噬元无极

隐世修凡

官谋天下

一路登天

武松新传

一夜浊流

协议搅基30天

林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