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我大明,天子守国门,皇子戍边疆
岁月如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章 我大明,天子守国门,皇子戍边疆,大明:史上第一国门皇子,岁月如梦,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静妃之事,本宫略有耳闻,陛下圣命,臣妾自不敢妄加揣摩。”
“然后宫之事,臣妾可自行裁断,静妃身为陛下嫔妃,对外戚不加约束致使吕氏一族犯下大错,有教导无方之错。”
“不若责令静妃抄录大明律,抄录不完不得擅离静宁宫,陛下以为如何。”
马皇后坐在皇后宝座上便果断的处理。
今日出现在奉天殿大朝会上本就不该,除了静妃之事,其他事情她一点也不想多加过问。
老朱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
朱标在下方急忙道:“父皇圣明,母后圣明。”
群臣见此,跟着附和道:“陛下圣明,皇后圣明。”
众人本就因为空印案头悬利剑。
朱棖又过来以自绝威胁闹事。
皇后过来处理朱棖的事情,总算是解决了一件。
虽然老朱现在还没有说话。
不过看那态度,也是准备轻拿轻放。
“那便这般处理吧!”老朱勉为其难的摆手。
“儿臣,谢父皇母后隆恩。”朱棖震声感激。
他相信,经此一闹,母妃在后宫再无后顾之忧。
不过。
这对他个人来说。
却是开始。
“父皇,母后,九弟还小,西北苦寒,兰县更是四战之地,能否……”见静妃之事有着落,太子朱标便为朱棖求情,若是能趁热打铁一起解决了朱棖的事情,也不必他再去给礼部试压。
亲王就藩,只要礼部不跳出来指责,御使也不会多说什么。
群臣好不容轻松下来,松口气,却又被朱标的话给搞得大气不敢出。
“陛下,太子顾念兄弟情义,乃人之常情,然蓝城王就任封地,关乎皇朝律法,国朝国本,臣建议,蓝城王应立刻就藩。”谁也不敢妄加附声,翰林学士承旨宋濂却率先站出来打断太子求情。
翰林学士承旨可不是小官,乃是翰林学士的首领,不是单纯起草诏令,而是在禁中职掌机密,位同宰相,被称为“内相”。
而宋濂又身为太子师,此时必须站出来阻止太子继续犯错。
朱棖就任藩王,意义非凡,断然不能阻止。
此时如胡惟庸,刘伯温这样的聪明人,完全没有表达自己态度的意思。
一句话,兹事体大,不易妄言。
兰县虽是一县之地,却是临洮重地,归陕西管辖,陕西的西北门户,更是河西走廊的要害卫所。
替朱棖说话,明显陛下是想向朝堂表决心,不灭北元,誓不罢休,除了太子,谁劝都是为自己惹祸。
督促朱棖就藩,且不说其他,北元南下掠夺,朱棖若是死了。
今日谁开口让年仅九岁的朱棖就藩,谁就是罪魁祸首。
这种事情,即便是陛下下令处罚,出了事肯定不会揽在自己的手中。
而选择不说话,顶多就是劝谏不力,被陛下劈头盖脸骂一顿,拿他们没办法。
朝堂上,朝臣们都瞅着胖乎乎的朱棖背影,无声的叹息,似乎已经看到了朱棖的结局。
马皇后解决了静妃的事情之后,便不再插言。
老朱则是默不作声,按照他本来的意思,朱棖此时已经前往封地的路上了。
想要誓死攻破北元,需要皇子的血。
不是他老朱狠心,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统一华夏,是他作为华夏国主的必须的责任。
此时不说话,是因为今日朱棖表现令他奇异,这才有些许的停顿。
面对群臣凝视,朱标担忧,老朱观察,皇后不闻不问。
朱棖决然道:“父皇,踏灭北元,卫国戍边,本就是儿臣的责任和义务,儿臣愿意去。”
“此去,儿臣只有一个请求。”
老朱点了点头,略微平和的问道:“你有这份觉悟,朕甚是欣慰,什么请求,说来听听。”
朱棖震声道:“请父皇赐儿臣一副金棺,此去,不灭北庭,誓不还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