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斤论两花花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57、陈硕,我的1979,争斤论两花花帽,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哪里能有你好命,没用几年时间就成了大财阀,我命运不济,就只能这样。”李若古话锋一转,又道,“我在美国的时候,看到你一个同学了。一个戴眼镜的,记不得叫什么名字了,就是你们以前寝室的。”
“陈硕?”
“对,就是这家伙,我在长岛一个联谊会上和他见过面,混的不错,现在在BNL做研究员。好像搞什么对撞什么的,我也不懂。”
“加速器对撞机。”对于陈硕能进bnl,李和还是很佩服的。
不必安慰平庸者的自尊,人与人最大的智商差距超过人与猴子的差距,有些东西真不是努力就可以代替天才的。
脑子好的人一般都不愿意努力,脑子好又努力的人一般都比较狂,如果遇到脑子好又努力,又低调的,只能认命的承认这种差距。
当然,各自的天分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对数理敏感,有的人对外语特别有感觉。
但是高能物理不一定是一般人做的了的。
高能物理理论这一块中国与国外的差距并不大,最大的差距就是高水平多用途的装置。
中国早在1988年就实现了正负电子对撞,是我国继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上天之后,是高科技领域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但是上万种一仪器设备基本是依靠进口,只有六七十种是能实现国产化的,与美国投入44亿美金建设的ssc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这种差距就得捏鼻子认,不服都不行。
“对,就是这玩意,虽然我不懂,但是听着挺牛逼的样子。”李若古继续道,“熊海洲我也认识,上学时候就挺傲气的一个人,人品具体我倒是不清楚,你俩怎么就较上劲了?”
李和道,“生意场的事呗,不是他死就是我死。”
“随便你们折腾吧,反正是不干我事。”李若古不忘提醒道,“请扎海生吃饭的时候,别把我给落下了。”
“一定。”
两个人一直喝到夜里十一点钟才散。
李和让董浩开车送李若干名回去,自己和张兵开着另外一辆车回去了。
熊海洲撑不住了,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当他焦急的准备给张先文打电话的时候,发现对方的电话永远通话中。
他亲自开车去了张先文入驻的香格里拉酒店,发现早已退房。
他又重新意识到,这又是一个套。
果然是一环套着一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