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斤论两花花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096、分歧,我的1979,争斤论两花花帽,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李兆辉可就这么一个儿子!
儿子娶媳妇这么大的事情,他肯定不能迁就,再说,他现在好歹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是在场面上混的,要是就这么随便了,人家指不定怎么挑他理呢!
所以,对李家来说,没有丝毫妥协的可能!
“我可也就这么一个女儿。”彭地华更不会退让,他俩儿子结婚的那会,限于经济条件,都是办的很潦草,在外面人情往来多年,只见出去,不见进来,要是不趁着嫁闺女回点本,以后就更加的没有指望了。
这很现实。
“要不然这样吧。”这么简单的事情弄得不可开交,让李和无奈,他建议道,“虽然两地比较远,但还是可以各办各的。”
“十一当天能跑个来回?”李兆辉这次不怎么支持侄子的意见,要是在老家,两家同时办那是常态,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可是这两家相距千儿八百里地,除非开飞机才有本事当天倒腾个来回。
李和道,“何必要在同一天办,咱们明年十一老家办了,反正回头两口子都要回门,这边女方的亲戚再另行办就是了。”
李兆辉刚高兴的要点头,却不想又被彭地华给否定来了,“国庆节统共就放两天假,我这边亲戚也就十一才有点时间,好嘛,你那边办完了,临了我这边亲戚聚不齐,像什么样子,这不白扯嘛。”
“实在不行,就婚期提前,春节就结婚,节前在老家办,节后回来这里办,不用等到明年十一。”既然协调不了,李和只能出这么一个注意了,此刻既没有五一小长假,十一大长假,只能这么整了。
“提前?”
两家人都有点愣,本来商量好的是明年结婚呢。
李兆辉摸摸胡子道,“离春节只有一个多月,时间可有点紧啊。”
“紧什么紧,能有多少事?”三婶自然想早点把媳妇娶进门,好了了自己心愿,“无非是通知下家里亲戚朋友,再镇上买点菜,家里杀两头猪,能费什么事?”
“那就春节吧。”彭地华想想就同意了,眼前姑娘已经和人家挪一起非法同居了!
所以早比晚好,万一生米弄成熟饭,他的面子就难看了。
最终两家还是愉快的决定了。
那么,放大小定就要提前,李阔又不得不开起了李和的捷达,送上聘金、喜饼、茶叶,又带着彭月去买了三套衣服,金银首饰。
眼看婚期要到跟前,李兆辉老俩口慌里慌张的要往老家赶,李和给买了一些东西,又亲自送上了火车。
从火车站回来,李和去了一趟公司,无风无雪,有点阴冷,但是太阳正好,把人整的懒洋洋的,所以即使是在冬季,大街上依然熙熙攘攘,没人愿意辜负这好天气。
凭着他在京城混两辈子的经验,他练就一个本领,就是他的一对招子可以在人头攒动中分得清本地人和外地人。
外地人大多匆忙,急急慌慌,这两年,外地人进京不像以前需要开村、乡、县三级证明,所以人越来越多,搞科研的浦江人多,当领导的南方人多,开饭馆的川粤人多,这些年盖了多少楼?
修了多少路和桥?
建筑工地绝大多数是外来的。
各大商场租出去的柜台,农贸市场、服装市场、维修装饰、饮食杂货的摊主们,绝大多数也是外地人,连扫大街和下井挖煤的矿工也是外地人……
至于本地人,闲人多,哪个城市都有下岗待业人员,可没有皇城根底下的闲人多,能有一口饭吃,绝对不挣命。
七朝古都,原本就是一座典型的消费性城市,提笼架鸟,斗鸡遛狗,坐茶馆,打茶围,承祖荫,吃皇粮,当甩手掌柜是传统,现下社会变革,倒是没有了这些娱乐活动,可还有其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