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陈立夫的雄心壮志,山沟皇帝,雨天下雨,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bqg34
这年头在地方为官,官声还是很重要的,甚至是一个官员是否能够升迁的重要考量,毕竟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谁是好官,谁是贪官,他们能够分辨出来。
而且百姓还是用最简单,甚至是愚昧的方式进行分辨。
你让他们得了好处,能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那么你就是好官。
如果没有,不用说的,你这个官肯定不咋地,不是贪就是渎职,早点滚蛋吧。
嗯,如果陈立夫直接动用上海财政,给上海的百姓一人发一两银子,那么在当地百姓的眼中肯定是个大大的好官。
当然了,回头他就会被逮了,逮他的还不是督察院反贪处的人,而会是翰林院调查统计科的鹰犬。
花钱收买人心,你陈立夫想要干嘛,造反吗?
陈立夫可不想为了修建一座大桥,就搞的议论纷纷,一旦收费,以后人们说起吴淞江大桥的时候,可不会说他陈立夫修起了这座大桥,而是会说他陈立利用这座大桥收费,到时候还不知道多少人对着他破口大骂呢。
人言可畏啊!
所以,收费是不行的,至少目前的政治环境下是不行的。
但是桥还是要修的,这是开发吴淞江北岸的前提,没有这么一座大桥,开发吴淞江北岸就无从谈起,只是这修桥的钱从哪里来呢?
稍候两天,陈立夫又是找了人设计木桥的方案,因为这样成本低,但是搞出来的方案也要将近十万两银子,而且木桥每年的维护费用非常的高,每年都的几千两银子,同时使用寿命顶多只有二十年,而钢铁大桥虽然一开始投资大,但是后续的维护非常的方便,一年顶多几百两银子就搞定了,而且使用寿命可以达到五十年以上。
更加重要的是,木桥的承重能力也难以达到需求,这座大桥,可不仅仅是为行人而设计的,更多的还是为了往来北岸和商贸区、第一工业区、第二工业区之间的货运马车而设计的。
如今大唐帝国使用的货运马车,基本都是四轮马车,载重量轻轻松松都能够达到一吨以上,如果桥梁的承重能力不过关,就无法满足载重马车的需求,而这显然是不行的。
所以,综合考虑之后,陈立夫还是决定修一座钢铁大桥,至于建造这座大桥的经费,陈立夫也是让众人提出了好几个方案。
原本的从银行贷款,用过桥费偿还贷款的方案已经是被毙掉了。
直接动用财政修建也是不行。
其他人就是提出了几个其他方案。
有人提议,既然这座桥是为了北岸开发,同时联络南北岸的交通而修建的,那么是否可以向南岸的部分企业以及准备到北岸建设工厂的企业,征收一定的修桥费用,但是这也不行了。
直接收钱这种事,不管是收取过桥费,还是以其他名义收钱,都是不妥当的,容易落下口实,对名望极为看重的陈立夫自然是不会同意这种题意。
也有人说,以地方衙门的名义贷款,用后续北岸地区的税收偿还贷款,不过这个方案也是被毙掉的。
直接以地方衙门申请贷款进行基础建设,并用地方税收偿还贷款,这虽然是政策所允许的事,很多地方也是这么搞的,但是里头的风险也是不小,更何况,这五十万两银子可不是个小数目,这样的大项目申请需要经过层层审批的,最后说不准还会惊动到圣天子。
这事如果办成了,那自然是好事,但是一旦出了什么差错,那么肯定就会成为陈立夫身上抹不掉的污点。
政治风险太大,陈立夫同样是不愿意承受。
更何况,开发吴淞江北岸,是他陈立夫提出来并施行的计划,而且是上海县自己一力推动的计划,上头本来是没有这样的想法的,如今陈立夫如果要是提出来,到最后指不定有多少人掺和其中呢。
陈立夫可不愿意自己的政绩最后被人都抢光了,而一旦出了问题,负责人又是自己。
北岸开发计划,和之前的第二工业区开发计划是不一样的,甚至是性质都不同的。
陈立夫更加愿意以上海一力推动并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愿意捅到江南道乃至中央去。
最后,倒是上海码头公司那边的人,向陈立夫提出了一个方案,说是效仿当年的码头建设计划,他们上海码头公司可以出资修建这一座大桥,但是为了收回成本,他们需要获得吴淞江大桥南北两岸的部分地皮进行开发。
这个提议倒是让陈立夫有了兴趣!
用附赠地皮的方式推动基础建设,这已经是有所先例的了,这么搞倒是不会有什么政策风险。
但是上海码头公司,说是码头公司呢,但是拥有的地皮已经是非常多了,黄浦江两岸十多公里的沿江地带,都是他们公司的地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