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无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八十四章 击败沙漠之狐,辉煌之世,上善若无水,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张诚动用自己身为战区司令的权利,以作战不利,延误战机的名义将第11装甲师大部分的重要军官全都给撸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张诚的心腹。很是顺利的就完成了一次堪称完美的夺权行动。在战时,战区司令的权利可是非常大的。
虽然德国非洲军团因为第11装甲师没能及时包抄到位,而且托布鲁克的守军也因为在之前的战斗中精疲力尽没能缠住德军。使得德国非洲军团侥幸逃出去了一部分的部队。不过,之前出尽了风头的德国非洲军团依旧在托布鲁克城下遭遇到了无法挽回的惨痛失败。
隆美尔麾下的非洲军团第15装甲师几乎全军覆没。他们负责在哈勒法亚隘口和卡普措堡阻击占据优势兵力的张诚兵团,战斗之激烈程度堪称德国立国以来之最。整个装甲师几乎被打光。
至于隆美尔手下另外一支强力装甲部队,在之前的战斗中席卷了突尼斯和大半个利比亚的第21装甲师则是在托布鲁克城下遭受重创。尤其是他们的师长莱因哈特中将都在激战中阵亡。至于其他几个步兵师,同样损失惨重。
面对着大明陆航海航的巨大空中威胁,同时也没有合适的,拥有完备设施的港口。哪怕欧洲各国的海军在地中海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也无法为陆军提供太多的支援。隆美尔此刻手中的兵力就是目前情况下后勤补给能够支撑的最大力量。德国并不是没有实力,只不过是形式限制和时间匆忙还没有完全发力罢了。
隆美尔试图以快速作战一举摧毁明军的抵抗信心。迅速突破至苏伊士运河,将大明地中海舰队逼迫出欧洲的传统势力圈子。他几乎就要成功了。
如果他真的能够攻占托布鲁克的话,那他就将得到一个非常靠近埃及的前线港口。大批量的物资和兵员很快就能够送到他的手里去。那样的话他就将成为整个欧洲的英雄,将震慑欧洲数百年的黄祸赶出欧洲人的传统势力范围。完成一次史诗般的十字军远征。
只不过,他失败了。
张诚刚刚抵达亚历山大的时候,整个北非司令部里面都被隆美尔的快速突击给弄成了一片悲观气氛。地中海舰队已经全部生火出海,北非司令部的参谋们居然在院子里面焚烧文件。张诚当时走进司令部之后一脚就将火盆给踹翻了。
在将大批失去战斗意志的军官调走之后,张诚凭借着自己的坚持与努力成功的在托布鲁克城外重创了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将整个北非战场上的局面完全扭转了过来。之前隆美尔横扫北非的时候有多么的风光,在托布鲁克之战之后张诚就有多么风光。
沿着海岸线一路夺命狂奔的非洲军团只有很少一部分部队逃出了包围圈。大约有近十万名德军在托布鲁克附近的海岸线上被包围起来。随后这些缺少补给,久战疲惫的德军被围歼,大部分人都成了俘虏。张诚缴获了数十辆坦克,数百辆的卡车以及百余门火炮。利比亚境内的非洲军团有生力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隆美尔带着突出包围圈的残部乘坐着各种各样的车辆沿着海岸线逃跑。所有没有搭乘上交通工具的士兵几乎全部成为了追军的俘虏。而最终拯救这支不足万人残部的不是第一航空队的拼命支援,更加不是靠不了岸的海军。而是天气。
在冲出包围圈的时候隆美尔几乎要绝望了。强大的大明陆航无视第一航空队的拼死阻拦,不断的将炸弹和子弹倾泻在德军脑袋上面。而更加致命的威胁来自于身后不远处第二装甲师的追击部队。隆美尔的手里已经一辆坦克都没有剩下了。他的部队全都是各种卡车小车桶车运输车和装甲车。一旦被第二装甲师追上了,那就是死路一条。
就在隆美尔悲观的考虑是不是要自杀来维护自己荣誉的时候,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大雨不但让大明陆航的空中优势遗憾退场,更加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将海岸公路弄成了烂泥地。
第二装甲师的重型坦克几乎全都陷在了泥潭里,它们太重了。而已经没有了一辆坦克在手的隆美尔反倒是借助这场及时雨得以逃出生天。
摆脱了追兵之后,隆美尔原本试图退到班加西休整补充。可是张诚压根就不给他任何喘气的机会。重新调整了指挥机构的大明陆军第11装甲师一路狂奔着追了上来。而张诚在指挥步兵和炮兵们将包围圈里的德军解决掉之后也同样直扑班加西。
在隆美尔率领的非洲军团残部进抵班加西之前,张诚命令崔运杰少将带着他的第一空降师在夜间对守备实力严重不足的班加西港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空降突袭。
隆美尔指挥作战习惯于集中兵力打击敌人。对于坚固的后方只维持基本的守备力量。在带领非洲军团主力出击托布鲁克之后,班加西只有大约一个团的守军。而这一个步兵团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抵挡的住号称最精锐的大明空降兵的攻击。
班加西大部分的守军都在港内忙着抢修之前进攻的时候被守军严重破坏的港口设施。崔运杰的第一攻击波很是顺利的就突袭了在城外的大型机场,摧毁了驻扎在这里的一个大队的德国第一航空队的战机,同时控制了机常随后,大规模的机降开始了。
等到第二天午后,班加西港重新回到了大明的手中。而接到这个消息的隆美尔整个人微微眩晕之后命令他的部队转向,绕过班加西之后一路败退去了的黎波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