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的朦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一章 破局,错花落,昨夜的朦胧,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晋王妃在勤政殿被罚跪了两个时辰,其中第一个时辰是被皇帝陛下斥责,第二个时辰是被韦贵妃斥责。她是被宫里的太监架回来的,太医用了上好的膏药治疗了半个月才算保住了她的双腿。
李治觉得是自己害得王妃受罚,最近对她是刻意的宠溺。这个时候他才发觉自己其实是审美疲劳了,才会天天守着这样一个绝色美人儿却还会想其他的女人。
想想巧儿真的没法和自己的王妃比,如果章文怡是大户人家的小姐,那巧儿只能算得上一个村姑,也不知道自己当时犯了什么邪对她痴迷难忘。
让所有人跌破眼镜的是经历了这起件事,反倒促使晋王夫妇琴瑟相谐。
这个事件的始作俑者尉迟恭并未被众人所知,因为在很平淡当中尉迟恭被调任夏州都督并即刻赴任。夏州是西北重镇,是看护突厥、鲜卑各族的要冲之地,尉迟恭做为朝廷重将赴边镇守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只有极少数的人才看得出这是一种变相的贬斥,因为夏州是重镇鄜州也是重镇,都是西北重要的地方。
熟悉西北的人都知道鄜州周围富饶,素有“塞上小关中”之称。而夏州周围就荒凉的多得多了,周围黄沙漫漫人口稀少。在鄜州吃的是酒肉,在夏州吃的就只能是灰尘了。
尉迟恭的鄜州都督不仅是在富得流油的地方,而且皇帝还特许他在长安“遥领”。什么意思呢?就是住在家里还能伸手来钱。
现在不仅换到了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还要“即刻启程赴任”去夏州吃灰尘。这其中的问题不能不引人深思了。
整个事件中尉迟恭怀疑过这是晋王妃一手策划的,可是有一个关键点是无法解释。那就是查清巧儿的身世是晋王妃做不到的,如果不了解巧儿的身世是不可能布置这样一个局。因为巧儿如果是清白人家的女儿,那么这把火是怎么也烧不到她的身上。
加上皇帝的斥责和随后的处置,晋王妃怎么都不像是始作俑者。毕竟风险太大了,她差点儿就被废位,尉迟恭自认为他还没有把晋王妃逼到做出玉石俱焚的份儿上。
最后尉迟恭只能将这个事件归结于巧合,他自认倒霉的出京去夏州上任。
李世民最痛恨的就是臣子们为了私利去腐化他的嫡子,长子李承乾和次子李泰已经无可挽回,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儿子李治,这是万万不能在被各方势力左右的人了。尉迟恭竟然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取悦晋王,如果不是他功高盖世又多次救过李世民的性命这次绝对不是流放夏州去吃灰尘这么简单了。
顶着翼国公义妹的晋王妃在遭到史上王妃最严厉的训斥之后便没有对她再有其他处罚,实际上很多人对这位晋王妃还是抱着同情的态度的。
小小年纪在宫里行止端庄与人为善,这已经是很不错了。这宅斗技能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满格的,皇帝后妃如此严厉的斥责对她多少是不公平的。
其他人对李治的态度就多种多样了,有幸灾乐祸的、也有为之鸣不平的、也有恶意诋毁的,总之由于皇帝的亲自干涉在这场风波当中结果最好的也没有能从中获利。
上官仪略觉得不满意的是彩衣没能乘虚而入获得李治的幸临,她的年纪渐长,如是今年再搭不上李治,她就只能被放弃了。
彩衣的资质上佳,在许多才华横溢的豪门千金中也毫不逊色,而且她的容貌极美超过了许多大家闺秀。能找到不亚于彩衣的女子也不算少,可是能被拿捏的死死的女子却凤毛麟角。本来上官仪对彩衣还是比较有信心的,现在他也觉得这个女孩可能只有被放弃了。
上官仪这边还没有找到可以替代彩衣的人,那边又出了事情。皇室中有人向李世民建议,晋王之所以会被人趁机诱导犯错。完全是因为晋王的年龄到了,而晋王妃年齿尚幼不足以侍奉晋王之故。
与其留下被有心人利用的空挡,倒不如皇室自行填补。这个主意一被提及便得到了皇室的积极响应,有人推荐兰陵萧氏有女品貌端正可以为晋王侧妃。
李世民知道李治曾经中意萧瑀的幼女萧盈,只是萧瑀不再愿意与皇室结亲,他的几个女儿都出家做了尼姑。如果再逼得萧瑀将最后一个女儿也送入空门,这就不是对待功臣的态度了。
考虑实际情况李世民同意了这个方案。现在的李治与晋王妃好的如胶似漆,可是晋王妃完全能侍奉晋王恐怕还需要两三年的时间,这个期间有心人一定会大做手脚,与其如此还不如现在给李治找一个靠谱一点的。
李治现在对纳侧妃还是心有余悸的,不过他曾经追求过萧盈,那么这个萧氏女入宫他应该不会过于抵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