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五章 丹心日月,秦汉豪侠传,李承侠,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雨势渐小,莞兰公主等人策马回府,秦风秦善文同在一驾马车内,两小兄弟血浓于水,时而手碰手,时而脚踹脚,脸上都挂着浅浅笑容,互相呀呀呓语,似乎也在叹息相见恨晚。
至夜暮,风停雨止,咸阳城华灯初上又现出一片繁华景象。莞兰公主等人正在咸阳城策马徐行,忽然身后人声鼎沸,喝喝哧哧,只见数百名秦兵策马急向秦王宫奔去。游人急忙闪开让道,那为首的军官背负着一个锦盒,虽是厉声策马却见春风得意,徐福定睛一看见那人正是秦军大将李信。
莞兰公主下了马车向徐福问道:“那将军怎么如此嚣张,怎可无视城中百姓安危,他是谁?先生可曾认得?”
“他就是秦军中郎将李信,是咸阳城的十万护军统领。”
“李信将军不是随王翦将军驻兵易城和蓟都吗,他怎么又回到了咸阳,难道是秦军撤了,那秦军就不会再继续攻我大燕了?”
徐福答道:“我想秦军应该暂时不会再继续攻打辽东了,只是太子丹他…?”
莞兰公主大惊险些晕倒,待情绪稳定才问徐福:“先生莫非认为我太子哥遇难了?”
徐福叹道:“若我估计的不错那锦盒装的便是太子丹的项上人头。”
莞兰公主哭道:“太子哥哥为我大燕赤胆忠心,呕心沥血,想不到到头来却落得身首异处不得善终。”
“公主先莫要悲哀,这全都是徐福的猜测,待徐福先进宫打听一番再说。”徐福说完便策马向秦王宫奔去。
徐福救过秦王一命,秦王政对其感恩戴德,可任其自由出入咸阳宫内。徐福刚进王宫,见殿臣齐聚,互相道贺,秦王政手捧锦盒哈哈大笑,满怀开心,少许秦王笑声又转为哀泣,秦王政热泪盈眶对着锦盒道:“燕丹弟,想不到你我再次相见已是阴阳相隔,想当初我俩在赵国邯郸结义,情同手足,你来到我大秦,孤王更是以兄弟相待,没想到放你回国后,你却三番两次令人行刺与我,弟莫怪王兄心狠手辣,夺你家园河山不说,还要取你性命。”
李信这时也忍不住叹气。
秦王问道:“爱卿为何也在叹气,爱卿深入燕地辽东,带来姬丹项上人头可为功劳一件,孤王定会对你论功行赏。”
李信再次叹道:“想当初太子丹在我大秦国做人质,为人也是谦和又礼贤下士,若不是各为其主,李信断不会对其穷追猛打,更可恨的是太子丹对大燕忠肝义胆鞠躬尽瘁,到头来却死在他自己父王的刀下。”
秦王政大惊问道:“太子丹不是被将军抓获斩首的么?”
李信禀道:“李信万万不敢居功,自从燕代两国各自把他们的公主遣送我国后,以为从此可以边境修好,没想到我大军会趁虚而入,不过十天便已攻下代国,代王嘉带兵逃往燕国辽东向燕王喜求救,希望燕王喜能发兵与代国一同抗击我军,岂料燕王喜胆小怕事反而与我军联合夹击代军,代王嘉誓死顽抗直到拼尽最后一兵一卒也不投降。”
秦王政叹道:“代王赵嘉面临我强秦毫不畏惧拼死顽抗,又血染沙场实在是可歌可泣。”
这时久站在一旁不语的赵高却道:“微臣虽为其六弟,可臣却认为赵嘉的作为一点也不令人叹服。”
秦王政问道:“代王嘉宁死不屈,舍身为国,也不失为血性男儿,英明之主,何以爱卿却为何贬斥代王赵嘉?”
赵高答道:“昔日赵王迁拥兵五十万,赵国儿女又众志成城那时的赵国方可与大秦匹敌抗衡,可是那时的代王嘉却偏安一隅,不思督促赵王迁一同守卫国家,又不保荐武安君李牧,到如今连邯郸都已失守,赵国灭亡已成定局,却为何还要做困兽之斗,岂不是不识时务?”
廷尉李斯讪笑道:“赵太傅,你也是赵国六公子,那赵嘉也是你的宗室兄弟,如今国亡家破,兄弟惨死,你就一点也不叹息?”
赵高叹道:“廷尉大人莫不是在辱我无有家国情怀,无有兄弟义气?”
李斯道:你已国破家亡,你的宗族死的死逃的逃,你却在此谈笑风声,若无其事。”
赵高道:“我赵高虽然拜在大王座下,又怎么会忘记自己以前是赵国人,我当然希望我王兄赵嘉能具备大智大慧,保的家国太平,若是当初我王兄能励精图治,强大我赵国,赵高当然会誓死效忠赵国,可是他赵嘉优柔寡断更是胸无大志,他居然卸任太子之位,相让赵迁,赵迁昏庸且又刚愎自用,连大将军李牧都要杀害,将军死,赵国亡,从此赵高已心如死灰,是以赵高常问:为何我赵国的君王不能如秦王一样英明神武,秦王陛下出生于赵国为何不能成为我赵国之君,如今赵国兵败如山倒,赵嘉此时才负隅顽抗,晚了,晚了!都去矣!都去矣!抗又何益?”
秦王政虽然见赵高口口声声心系赵国,更是字字出自肺腑之言,然而心中却不但不加责怪赵高,反倒更加惊叹赵高的忠肝义胆爱国情怀。又听赵高说道如何仰慕自己,心中更是畅意,便向赵高问道:“如果连代王嘉的生死都不足以可悲可叹,那么燕太子丹岂不更是死有余辜,大快人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