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道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百零七回 处置,东吴国舅,我道然,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孙策(175-227年),字伯符,吴郡富春人。//更新最快//.孙坚长子,乔仁姐夫。东汉末年割据长江以南的军阀,汉末三雄之一,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者和创立者。在江东之地绰号“小霸王”。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后脱离袁术,统一江东。赤壁之战和刘备结盟打败曹**,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割据。公元二二一年,在建业称帝。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平定山越,设置郡县,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公元二二七年五月,病逝于建业太初宫,享年五十三岁,谥号昭武皇帝,庙号太祖。其子孙绍继位,即吴灵帝。
------------------------------------------------------------------------------一千九百九十年后,百度百科
太初宫中,孙策强忍着病痛更或者是毒瘾口述着遗诏,而一边书写的自然就是乔仁了,不过孙策说得简略,其余的润色还需要乔仁来作,毕竟是遗诏不同于其他,不能誊写删改,而且又是需要对群臣宣读的,乔仁总不能就按照孙策所说那般毫无章法吧!若真的如此,孙策、乔仁这对君臣就真的成了历史书上的奇葩了。
一份遗诏乔仁洋洋洒洒的写了五百多字,但总结起来也很简单,不外乎就是孙策说的那样,吴国的皇帝陛**患病疾,时曰无多而且神志不清,故而早早的立下诏书千秋之后太子即位,尊奉乔氏为太后,任命太尉乔仁、丞相顾雍、左大司马张昭、右大司马吕范、督军大将军诸葛瑾为五辅,乔仁为首辅弼佐幼主,之类的。
“陛下写完了,您过目吗?”乔仁拿起帛书轻轻的吹了又吹直到墨迹完全干固之后,才长出一口气对孙策问道。方才也提到,遗诏是不容许修改的,自然也不会有任何的墨渍和涂改痕迹,故而乔仁写得非常的小心,不仅要避免错一个字,还要避免手不稳而掉墨。饶是乔仁握剑的手,写完这封遗诏也是大汗淋漓,右手也止不住的发抖。
“朕相信子言,就不看了吧!”孙策也知道自己现在虽然神智还算清楚,但是眼睛却不好使,还不如不看呢,反正这么多人听着乔仁也不能擅自改动,而且他还没有这个必要。“对了,子言加上一句,以后不论任何诏书都以此遗诏为准。”
看来孙策是怕自己之后会神智不清,乱发旨意反而扰乱群臣的视听,不如直接确定以这封遗诏为准。
“喏!!!”乔仁揉了揉发抖的右手,又把这句话加在了最后。然后自己又在通读一遍,确认毫无问题之后,才接过大乔递过来的玉玺,狠狠的在诏书上印了一个大红的玺印,这个个宝玺(玉玺学称)可不是那个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那颗传国玉玺,那一枚由孙坚发现之后便在孙坚手里,孙坚死后孙策用它换来了孙坚的旧部,于是传国玉玺又流落到了袁术手里,之后袁术败亡玉玺又被曹**夺回从新奉于汉室,曹丕篡汉之后,玉玺又归属于魏。但是东吴不可能没有自己的玉玺,而且秦汉制度皇帝有六玺,传国玉玺还不包括在内。不过孙策还是命人打造了一枚暂时的传国玉玺,由乔仁亲自砖写了‘昊天之命皇帝寿昌’八个大字,眼下用的就是这个暂时的传国玉玺。(六玺是: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六玺的用途都不同,由符节令丞掌管)
盖完传国玉玺,乔仁小心的把帛书一裹装进一个精美的镀金书筒,再把书筒装进一个白玉匣子中交给大乔。按照孙策的意思,这封诏书应该是由皇后保管。
“好了,朕也累了。张公、皇后您们都下去休息吧,子言和太子留下。”孙策貌似现在要好过许多了,此时拖着下颚跌坐在御塌上有了些许精神。
张昭闻言又想说些什么,却明显感受到左边的袖角被人拉着,转头过去正好看见顾雍对他轻轻的摇头,张昭心中一突,想必孙策是要和乔仁、孙绍商议什么大事,而最有可能的就是孙权的处置。张昭想到这里,不由得神色一暗,毕竟他是孙权的老师,孙权走到这一步说他不伤心是不可能的。
“喏!!!”张昭三人最先应答,趋步后撤往殿外走去。
而大乔还想要留下照顾,却被孙策和颜悦色的劝走了,说是要喝大乔亲手烹制的鹿肉羹,于是乎孙尚香和大乔都退了出去,至于孙尚香为什么会走,那是因为她要亲自去宫苑之中去猎杀一头鹿。
“好了,都走了。”孙策看着逐渐关闭的殿门,毫无形象的躺在榻上,叹了口气说道:“子言,朕要你答应朕一件事情。”
乔仁似乎想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不确信的问道:“姐夫,该不会是要提二哥求情吧!”
孙策向乔仁求情似乎不合逻辑,但仔细一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孙策虽然现在是帝王可以留住孙权的姓命,可是他还可以撑多久,孙策只要一去世。为了保证皇位剪灭后患,乔仁或是孙绍都有可能将孙权除掉,到时候可没有人能保得住他了。
“不只是仲谋还有老四。”孙匡为什么会和孙权同谋,到现在依旧是一个谜,但是这不妨碍孙策为他们求情。孙策一共五兄弟,孙朗是庶出虽然孙策对他很爱护他也很尊重孙策,但毕竟不是一母同胞,而孙翊、孙权、孙匡三人,孙翊早逝如今又要孙策杀了另外两个,孙策绝对做不到。
显然乔仁对孙策的个姓可谓熟悉异常,知道以孙策的姓格留下孙权二人姓命的几率很大,故而在围剿孙权的时候,要求活捉孙权、孙匡,而对于其他人一个不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