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雄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二十六章新想法,我的1982,大国雄起,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西服是来源于西方国家的舶来品,以前中国人是不穿西服的,自从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观念逐渐改变,才开始接受西服,穿戴一些新潮的东西。
李忠信隐约地记得,好像就是张明敏八四年春晚穿着西服唱歌以后,带动起来的穿西服的潮流,穿西装的人越来越多。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人们看到了香港那边的高层次的人都穿西服打领带,一看上去就有那么一种说不出来的范,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原因,穿西服打领带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迫切想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中国人,似乎以一种挑战的心理来主动接受这种并不陌生,但又感到新鲜的服饰文化。
这个时代的服装讲究“挺括、厚重”,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还是比较保守的,只是开始尝试一些新的东西。
西服以宽松、舒展、方便为其主旋律,西服驳领止点比较高,驳头很宽,肩斜比较小,但垫肩较小,色彩单调,黑、灰、蓝等无彩色的流行。
人们向往着上层社会的奢华生活,向往这海外那种的大佬范,逐渐开始在西服上追求名牌,讲究高质的面料、优雅的造型和精美的做工。
不过呢!在八十年代的时候,西服并不好做,几乎都是服装裁剪店用手工来制作西服。
对人进行身高,身体的各个部位用皮尺来进行测量,把所有的数据用笔记录在本子上以后,按照身体的形态来量身定制。
李忠信记得很清楚,他父亲李尚勇单位有一个叫做薛姨的弟弟,是一位服装设计师,在江城在八十年代末的时候开了一家服装裁剪学校,火得简直不要不要的。
那个时候到办服装学校,报名学习的学生无数,年轻男女都到他那个服装裁剪学校学习制作服装的技能,想要成为一名服装设计,不,应该说是学习服装裁剪的技术。
学习完服装裁剪的技术以后,在家里面就能够搞服装的制作,周边的邻居什么的想要做一套西服,或者是做两条裤子了,都得需要找他们来做。
如果水平再好一些的,可以在家里面搞小作坊的似的加工厂,到时候加工出来一批衣服,向外面进行售卖。
八十年代的时候,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都实行过年的时候搞大合唱,进行那种爱国主义的合唱大赛,每到这样的一个时候,小服装店的生意就会一下子好起来,她们需要加工加点来完成交给他们的大量任务。
也就是说,八十年代末期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的时候,中国的服装行业大多还停留在个人作坊的一种情况之下。
大型的服装厂,无非还是那些国营的大企业,而大型的服装国营企业,在十年代非但没有什么太大的作为,反到死在了改革开放的浪潮之下。
很多人都觉得,大型国营的服装厂倒闭是因为管理不善,其实并不尽然。
最为主要的原因就,这个时候国营服装厂的领导以及轻工局的领导对于服装潮流的认识不够,工厂只做那些颜色单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最早期的服装。
而生产最多的质量最好的是工厂当中的工作服,八十年代的时候,大型国营企业都有这样的一种做法,基本上每年工厂都会给工人发两套工作服,发一些劳动保护用品。
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交给国营服装厂来进行制作的,可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来临,就是工作服的定制都出现了改变,有好样子的,质量好还便宜的工作服,那自然会有选择的采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